小米汽车,没有新手期!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7 10:36 2

摘要:正所谓“人红是非多”,车企也是这样,要说这两年最火的还是小米,目前仅凭SU7一款车型就在互联网上有着顶级的流量,今年2月底,小米正式发布了SU7 Ultra,52万就能买到1548马力,这在以前简直不可想象,刚开始大家都在感叹雷军和小米的勇气,但后来事情就越来

正所谓“人红是非多”,车企也是这样,要说这两年最火的还是小米,目前仅凭SU7一款车型就在互联网上有着顶级的流量,今年2月底,小米正式发布了SU7 Ultra,52万就能买到1548马力,这在以前简直不可想象,刚开始大家都在感叹雷军和小米的勇气,但后来事情就越来越不对劲了,我个人认为主要就是以下三件事...

第一,事故频发怪车还是怪人?

无论是媒体披露的还是朋友圈微信群里转发的,开着小米SU7 Ultra在公开道路狂飙的视频,想必各位都刷到过吧?还有在深夜里跑到200多快300的,这害人害己的危险行为绝对是令人唾弃的。

马力易得啊!即便小米官方为SU7 Ultra设定了新手期,但仅仅是300公里,之后就能获得大几百匹至千匹的动力输出,不得不说很多车主就是真的愣头青,没怎么开过大马力车,没参加过驾驶培训课程,不知道在极端情况下应该怎么救车,也对油门没有任何的敬畏,甚至SU7 Ultra是他的第一台车,就这,还在公开日常道路飙到200多公里,能不出事吗?

要我说这事啊,和驾驶者的关系更大一些,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识是重中之重!有的人说买这车不就是享受大马力的吗?毫无根据说这话的人就是没脑子,再大的马力也不是让你在公开道路上逞能祸害别人的,觉得自己开个1000多匹的车牛得不行,一不小心就露怯了,瞬间的事,要想感受最大马力和最强操控,还是去赛道上吧!

第二,OTA限制马力对吗?

可能小米官方意识到很多车主并不能很好地驾驭这么大马力的SU7 Ultra,在5月1日进行了一次OTA更新,限制1500马力的动力输出,引入了“排位模式圈速考核”,要求车主在指定赛道上达到官方设定的圈速成绩(如浙江国际赛车场1分46秒、珠海国际赛车场1分51秒等),才能解锁1548匹马力的排位模式。

但此举引发车主强烈不满,部分用户认为此举侵犯了消费者权益,质疑高价购车却需额外条件使用核心功能,甚至发起维权群和律师函沟通。几天之后的5月7日,小米汽车针对此事予以致歉,称已暂停了这次推送,已升级的少量用户,将会在下个版本更新中解决。

有人认为,1500匹马力在普通道路使用风险极高,尤其对缺乏赛道经验的驾驶者容易引发事故。小米客服表示,日常驾驶中该马力“用不到”,需搭配热熔胎等专业配件方可在赛道安全释放。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此举类似于“驾照分级”,旨在通过技术门槛筛选合格驾驶者。

而另一部分人觉得,购买SU7 Ultra的核心价值即在于其性能,限制马力相当于“买房锁房间”,侵犯了财产使用权。部分车主表示将退车或起诉,认为小米未在购车前明确告知限制条件,涉嫌虚假宣传。

第三,碳纤维前舱盖的“真与假”

挖孔!挖孔!挖孔帅是真的帅!小米官方宣传售价4.2万元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具备“赛道级空气动力学设计”“制动散热通道”等功能,雷军更在直播中强调其内部结构改进。

但后续有人实测发现,其内部结构与普通铝制机盖无异,无导流槽或散热系统连接;鼓风机测试显示风道无气流通过,被讽刺为“装饰性开孔”;第三方检测称其仅减重1.3公斤,成本约1万元,与售价差距显著。

小米汽车回应,对SU7 Ultra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信息表达不够清晰深表歉意。将采取以下措施:对于未交付的订单将提供限时改配服务,可以改回铝制前舱盖;对于已提车和在本次限时改配结束前选配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截至5月10日23:59:59前)的锁单用户,将赠送2万积分以表诚意。

笔者慎言:

小米下场汽车行业,仅靠一款SU7就获得了如此大的销量和热度,这在之前是从未有过的,而且SU7还是一款偏向运动个性的轿车,无可否认它是一款好车,但流量一直都是把双刃剑,对于雷总和小米来说更是这样,稍微一点点的错处都会被无限放大,另外,小米汽车如此成功,后面不知道有多少眼睛盯着呢,不知道有多少人盼着小米汽车完蛋呢,保不齐近期这些热度真的有人操作?

另外此次事件不仅是产品问题,更是小米“流量驱动”模式与汽车工业严谨性冲突的体现。汽车行业需警惕“用营销噱头掩盖技术短板”,而小米若无法从法律、产品、公关三端系统性解决争议,其以后的造车之路也不好走。最后我也希望小米整体能“厚脸皮”一点,该咋咋的,别因为这些事耽误其他规划中的正向传播和新品发售...

你觉得小米汽车怎么样?

欢迎一起友好讨论~

来源:我爱挂车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