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投标报价的时候,手都在抖——报高了吧,看着同行的低价,心里清楚大概率没戏,前期准备的标书全白费;报低了吧,又怕后期出岔子,材料涨点价、人工多算点,项目直接从赚钱变赔钱。
投标报价的时候,手都在抖——报高了吧,看着同行的低价,心里清楚大概率没戏,前期准备的标书全白费;报低了吧,又怕后期出岔子,材料涨点价、人工多算点,项目直接从赚钱变赔钱。
前几年在我前公司,我们就栽了个大跟头。当时抢一个市政配套项目,领导说“先中标再说,成本后面想办法控”,硬把报价压了15%。我当时心里就有点慌,偷偷查了下主材价格,发现最近一直在涨,但没敢多问——毕竟领导拍板的事。
结果项目还没开工,主材直接涨了20%,财务一算,预亏!当时我懵的一逼,心里只剩后悔:早知道多坚持下,找些同类项目参考下也好啊,也不至于这么盲目压价。
说真的,以前找招标信息那叫一个费劲。得在全国好几个平台切来切去,今天看政府采购网,明天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搜的时候还得反复换关键词。比如想找污水处理站运维的参考项目,只输这几个字,那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托管、小型水质净化设施运营的项目根本搜不出来,全漏掉了。有时候翻100多条信息,能有用的也就3、5条,花1个多小时不说,还总担心漏了关键项目。
后来同事给我推了个公众号,叫标探云脑。一开始我还嫌麻烦,觉得又是个要注册、要下载的工具,结果点进去一看,不用下载不用注册,微信搜一下直接就能用,上手特别快。
有次搜智慧教室硬件采购的项目,我本来只想着找直接带这几个字的,结果它居然能识别出多媒体教学终端、互动白板、录播系统这些细分需求,还能把招标信息里的预算、技术参数都提出来,变成清楚的标签。3分钟不到,就推了10来个高匹配的项目,比我以前花1个多小时找的还准。当时就觉得,这玩意儿真香,早用它也不至于之前漏那么多项目。
上次报一个装修项目,我搜工装、小型装修,以前用传统平台,只出来3个项目,还都是不怎么相关的。结果用标探云脑一搜,连企业办公空间局部改造、地下车库翻新的项目都出来了,信息比以前多太多。
后来我对比了下这些项目的报价,发现同类项目的合理利润空间其实在10%-15%,早知道有这些参考,上次也不会傻到压价15%了,千万别犯我这个错。
不过说句可能挨骂的话,这个工具虽然好用,但也有个小问题——太高效了。以前找标得花1个多小时,现在3-5分钟就搞定,推送的还都是高匹配的,不用在没用的信息上浪费时间,每天能省出半小时摸鱼时间。可老板要是看到你找标这么快,说不定会觉得“你挺闲啊”,再给你加别的活。
还有个我摸索出来的小窍门,用它的时候不用纠结关键词对不对。以前搜广告设计,只输这四个字,结果VI设计、宣传册制作的项目全漏了,后来用标探云脑,就算关键词不一样,它也能匹配上,信息比以前全太多。不过目前我只用它找过工程和采购类的项目,服务类的还没试过,不知道效果怎么样,这点我暂时还没想通。
其实吧,报价难就难在没参考,只能靠经验“拍脑袋”。有了这些精准的同类项目信息,心里就有底了——知道业主方预算大概多少,同行报价在什么范围,甚至能预判材料会不会涨价,预留点风险空间。这样报出来的价格,既不会因为太高没竞争力,也不会因为太低亏到哭。
别人有没有过这种报价纠结我不知道,反正我是栽过好几次。现在有了这个工具,至少不用瞎猜了,不过这只是我这种小公司的经验,要是大公司有专门的投标团队,可能看不上这点便利,哈哈。
来源:big菠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