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的创新药赛道彻底火了,一边是单品最高暴涨185%,9月单月海外授权交易金额突破20亿美元;另一边10月10日国务院刚出台新规鼓励原创新药,政策与市场形成双重驱动。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两大龙头市值差距不足300亿,“药王”之争进入白热化,谁能笑到最后?
10月的创新药赛道彻底火了,一边是单品最高暴涨185%,9月单月海外授权交易金额突破20亿美元;另一边10月10日国务院刚出台新规鼓励原创新药,政策与市场形成双重驱动。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两大龙头市值差距不足300亿,“药王”之争进入白热化,谁能笑到最后?
先看最新行业数据,2025年上半年我国创新药对外授权总金额已接近660亿美元,远超去年全年。10月11日市值显示,恒瑞医药以4679亿暂居榜首,百济神州4400亿紧随其后,两家核心竞争力各有侧重,而信达生物等第二梯队选手也在加速追赶,行业格局正被重塑。
恒瑞医药:9月连拿两单,出海玩出新花样
被称为“医药一哥”的恒瑞医药,9月堪称“出海丰收月”,短短20天内接连敲定两笔重磅交易,动作密集且含金量十足。
9月5日,恒瑞将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HRS-1893授权给美国Braveheart Bio,拿下6500万美元首付款和最高10.13亿美元里程碑付款;9月24日再传捷报,把国内刚获批的ADC药物瑞康曲妥珠单抗许可给Glenmark,又获1800万美元首付款和最高10.93亿美元里程碑付款。这两笔交易合计潜在金额超21亿美元,创下公司单月授权纪录。
更关键的是交易模式的升级,恒瑞放弃了早期一次性卖权益的简单做法,通过“技术入股+销售分成”深度绑定海外企业,能长期分享产品全球收益,而不是只赚一笔授权费。以瑞康曲妥珠单抗为例,这款国内首个获批HER2突变NSCLC适应症的自主研发ADC,已获美国FDA孤儿药资格,恒瑞保留了中美欧等核心市场权益,既控制了关键阵地,又借助合作方开拓其他区域。
依托4679亿市值和深耕多年的本土渠道,恒瑞创新药收入占比上半年已突破50%,达75亿元。加上政策红利持续释放,25个省份取消创新药入院限制,本土放量基础扎实。不过短板也很明显,目前海外收入占比仍较低,全球销售网络搭建还需时间沉淀。
百济神州:拿FDA“通行证”,全球卖药有底气
百济神州的核心优势在于全球商业化能力,近期更是拿到了美国市场的“特殊通行证”。9月下旬,其在研药物乌替德隆获美国FDA授予胰腺癌孤儿药资格,这意味着该药不仅能享受临床试验费用税收抵免、申请费用豁免,获批后还能获得七年市场独占期。胰腺癌治疗选择有限,这个资格为其抢占细分赛道先机奠定了基础。
在此之前,百济的“王牌产品”泽布替尼早已证明了全球竞争力,上半年全球收入达17.4亿美元,同比暴涨54.7%,仅美国市场就贡献12.5亿美元,欧洲增速更是高达79.7%。更难得的是,公司上半年创新药营收175亿元,还实现归母净利润4.5亿元,成为头部创新药企中首个盈利转正的玩家,现金流状况持续改善。
不过依赖单一爆款的风险也随之显现,目前泽布替尼贡献了绝大部分营收,虽然乌替德隆等在研药进展顺利,但新爆款尚未形成规模,未来增长仍需管线接力支撑。
信达生物:BD交易补短板,潜力待释放
信达生物作为第二梯队的代表,上半年创新药收入同比增幅达51%,核心策略是靠高频BD交易快速补全管线。今年与罗氏达成的DLL3 ADC授权交易,以10.8亿美元创下2025年国内BD交易纪录,这种合作模式既带来了充足现金流,又快速补齐了研发短板。
近期公司新获批的信而美开始放量,但与龙头相比差距明显:缺乏泽布替尼级别的全球超级单品,收入规模不足百亿,核心管线国际化临床进展也相对滞后。不过信达正在加码自主研发,多个双抗药物进入临床后期,试图平衡“合作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若后续管线能顺利落地,有望冲击第一梯队。
谁能封“王”?关键拼这三大核心能力
“药王”之争不是短期市值的较量,而是长期竞争力的比拼,最终要看三个维度的硬实力,这也是当前市场评判药企价值的核心标尺。
首先是全球变现能力。百济神州目前优势明显,已建立覆盖美、欧、亚的销售网络,泽布替尼的放量能力经过市场验证,乌替德隆又拿到FDA孤儿药资格,短期内难以被超越。恒瑞本土变现能力顶尖,但海外布局刚进入收获期,需要时间兑现;信达则依赖授权,自主商业化能力尚在打磨。
其次是研发与模式创新。恒瑞研发底蕴深厚,在ADC等全球60%-70%新项目集中在中国的领域布局密集,加上“深度合作”模式升级,能高效整合全球资源。百济神州管线即将进入收获期,国际临床经验丰富。信达靠BD交易快速追赶,但自主研发的顶尖品种较少,长期来看存在短板。
最后是政策适配性。10月10日国务院出台的《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明确从支持仿制药转向重点支持原创新药。恒瑞深耕本土多年,对医保动态调整、入院政策等适配性最强;百济神州的全球布局能对冲单一市场政策风险;信达则能靠灵活合作快速响应政策变化,三家各有优势。
行业变天,“药王”标准已更新
正如分析人士指出的,现在的创新药行业已不是“靠一款药就能称王”的时代,“药王”评判标准已从“单品销量”升级为“全球创新+多元变现+持续盈利”的综合能力。全球市场对中国药企“高效研发+成本优势”的认可,正推动行业从单个企业突破转向集体性全球合作。
从当前进度看,恒瑞靠着9月两笔重磅交易和本土根基,后劲十足;百济神州凭借盈利兑现和全球渠道,当下更接近“药王”宝座。而整个行业的天花板还在抬高,国内创新药占比不足20%,远低于发达国家50%的水平,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这场“药王”之争本质是中国创新药产业升级的缩影。从仿制药到原创新药,从本土市场到全球布局,能笑到最后的企业,必然是真正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玩家。
你觉得恒瑞的“深度合作”模式能快速追平百济吗?还有哪些创新药企可能成为黑马?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热心精灵wQ00U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