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所谓“乱世奇葩多”,在魏晋南北朝这个乱世,便多有奇葩皇帝,北齐更是因为历代皇帝普遍残暴荒淫而被称为“禽兽王朝”,而在五代十国这样的另一个大乱世,同样有一个奇葩政权,相较于北齐也不遑多让,它便是南汉。
正所谓“乱世奇葩多”,在魏晋南北朝这个乱世,便多有奇葩皇帝,北齐更是因为历代皇帝普遍残暴荒淫而被称为“禽兽王朝”,而在五代十国这样的另一个大乱世,同样有一个奇葩政权,相较于北齐也不遑多让,它便是南汉。
说到南汉政权,还得从刘隐的父亲刘谦说起。唐朝末年,“黄巢起义”爆发,乾符五年(878年),起义军渡江南下,转战于福建、广东等地,时为广州牙将的刘谦多次率兵与起义军交战,因功官拜封州刺史、贺江镇遏使,经略梧、桂以西地区。
刘谦在封州励精图治,仅用一年多的时间,便使得境内肃然,更招募了精兵万余人,麾下战舰百余艘。乾宁元年(894年),刘谦去世,其长子刘隐迅速平定内部叛乱,广州官员遂表刘隐为封州刺史,静海军节度使刘崇龟闻其才,召补为右都押牙,不久朝廷诏令下达,刘隐接任封州刺史。
乾宁三年(896年),刘崇龟去世,唐昭宗任命薛王李知柔为静海军节度使,李知柔南下赴任,却被广州牙将答应卢琚、谭弘玘所阻,谭弘玘又拉拢刘隐共同对抗朝廷,并许诺将自己女儿嫁给刘隐为妻,刘隐佯装答应,却趁其不备斩杀谭弘玘,又入广州袭杀卢琚,进而迎接李知柔南下广州,主持节度使事务。
李知柔到任后,感念刘隐之功,上表朝廷任命刘隐为行军司马。
光化三年(900年),李知柔去世,徐彦若继任静海军节度使,又上表朝廷任命刘隐为静海军节度副使,并将军政事务委托于刘隐。次年十一月,徐彦若去世,遗表荐举刘隐代理清海留后。
彼时,朝廷已失去对各地辖制,各个节度使各自割据一方,唯独岭南地区没有藩镇割据,以致军阀林立。刘隐遂于天祐元年(904年)通过贿赂朱温,被任命为静海军节度使,总领岭南地区军政事务,次年又加任同平章事。
开平元年(907年),朱温废唐昭宗,称帝建立后梁,刘隐又被加任检校太尉,兼任侍中,刘隐则奉朱温为正朔。
此后,刘隐在弟弟刘䶮的辅佐下,对内消灭刘昌鲁、卢光稠、叶广略等军阀,对外则与武昌节度使马殷征战,不断扩展疆界,为刘氏割据岭南地区奠定了基础。乾化元年(911年)三月,刘隐病逝,其弟刘䶮继任其位。在逐步消灭了各个割据势力后,刘䶮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称帝,初定国号为大越,次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
刘䶮在位早期,倒也颇有一番作为,对内他通过开科取士,以平衡唐朝后期以来的武人乱政局面,对外四面征战,以稳固自己的割据统治,但到了统治后期,却开始贪图享乐,广聚珠宝珍玩,又大兴土木,并逐渐排斥士人,再也听不进他人谏言。
刘䶮后期猜忌心极重,为了巩固统治,他设立了“汤镬铁诸具”,制定了“灌鼻、割舌、肢解、跨剔、炮炙、烹蒸”等酷刑,不仅动辄施以酷刑,甚至将此作为享乐手段,《新五代史》便记载刘䶮“每视杀人,则不胜其喜,不觉朵颐”,甚至因此流下口水,以致当时的人们都以为他是蛟蜃。
南汉大有十五年(942年)四月,刘䶮重病不起,由于长子、次子早逝,而三子刘弘度和四子刘弘熙又骄横任性,刘䶮一度想立“孝谨有智识”的五子刘弘昌为太子,后在崇文使萧益的劝说下,这才立三子刘弘度为太子。四月二十日,刘䶮去世,终年五十四岁,刘弘度即位,改名刘玢,是为南汉殇帝。
正所谓“知子莫若父”,不出刘䶮所料,刘玢的确毫无明君基因。不等父亲的丧期结束,刘玢开始纵情享乐,他不仅大作声乐酣饮,与娼女整日鬼混,甚至还让男子和女子脱光衣服来供自己观赏取乐,五弟越王刘洪昌多次进言劝谏(为避讳,弘改洪),刘玢却始终我行我素。
由于刘玢的胡作非为,导致其渐失人心,四弟晋王刘洪熙因此升起夺取帝位之心。为此,刘洪熙一面用盛妆打扮声妓,进献刘玢以博取信任,并促使其更加作恶;另一面则联络五弟越王刘洪昌、十弟刘洪杲等宗室大臣,以获取支持。
光天二年(943年)七月,知道刘玢喜爱手搏的刘洪熙,命令指挥使陈道庠引领力壮的武士刘思潮、谭令、林少强、林少良、何昌廷等五人在自己府中习练手搏,并将消息泄露给刘玢,刘玢听说后果然很高兴。
七月初八日,刘玢与诸王在长春宫宴饮,并命刘洪熙带陈道庠、刘思潮等人入宫,表演手搏助兴。宴饮至深夜才结束,刘玢喝的酩酊大醉,刘洪熙趁机命陈道庠、刘思潮等人将刘玢拉杀,又将其左右随从全部杀死。次日,越王刘洪昌带领诸弟拥立刘洪熙为帝,刘洪熙即位之后,改名刘晟。
刘晟夺取皇位后,册封刘洪昌为兵马元帅,刘洪杲为副元帅,刘思潮等也都被封为功臣。刘晟因为得位不正,担心难以服众,因而即位后采取高压政策,刘洪杲曾劝刘晟杀掉刘思潮以消除非议,结果因此触怒刘晟,被召入宫中处死。
杀死十弟刘洪杲后,本就是通过弑兄夺位的刘晟,又担心弟弟们会效仿自己,于是又开始对其他弟弟下手,而首当其冲的便是多有贤名的五弟刘洪昌。乾和二年(944年)夏,刘洪昌被杀,接着他又听说邕州出现凤凰祥瑞,于是便又杀死了镇守邕州的弟弟刘洪泽。
乾和三年(945年),刘晟杀死弟弟刘洪雅,又杀死了刘思潮等五人,这让曾与刘思潮共同参与弑君的陈道庠大为惊惧,好友邓伸以韩信、彭越被杀之事向陈道庠示警,刘晟得知后将两人全部杀死。不久,刘晟任命右仆射王翻为英州刺史,但又派人将其杀死于赴任途中。
乾和五年(947年),刘晟在一日之内将弟弟刘洪弼、刘洪道、刘洪益、刘洪济、刘洪简、刘洪建、刘洪暐、刘洪昭等全部杀死。
缺乏安全感的刘晟,除了对弟弟们高举屠刀外,又采取残酷统治,他命人修建活地狱,大凡开水锅、铁烙床之类,无不齐备,臣民但凡犯错,便会遭受酷刑折磨。
乾和十三年(955年),刘晟又杀死了弟弟刘洪政,至此刘晟的十五个兄弟全部被杀。当初,刘䶮共生有十九个儿子,除长子、次子早逝和九子刘洪操战死外,其余十五个儿子全部死于刘晟之手。
为了消除威胁,刘晟又想到了父亲刘䶮昔日的做法。当初,刘䶮晚年多有猜忌,他认为士人多有子孙后代,平日做事难免会为子孙考虑,根本不可能一心替国君尽忠,而宦官没有后代,才能一心忠于皇帝,因此大肆任用宦官,以致宦官势力高涨。
刘晟对此深以为是,于是便也开始大肆任用宦官,《十国春秋》对此有载,“高祖(刘䶮)虽宠任中官,其数裁才三百余,位不过掖庭诸局令丞而已。中宗(刘晟)时,益广至千余人,略增内常侍、渴者之称”,刘晟屠戮宗室、大臣,这些宦官便充当帮凶,以致“宗室勋旧,诛戮殆尽,惟宦官林延遇等用事。”
除了宦官之外,刘晟甚至还重用宫女,例如宫女卢琼仙与黄琼芝便俱为女侍中,得以参决政事。
乾和十六年(958年)秋,刘晟去世,其长子刘继兴即位,改名刘鋹,史称南汉后主。
刘鋹即位时年仅十七岁,不通政务的他,遂将政事全部交给了宦官龚澄枢、陈延寿和女侍中卢琼仙等人,又按照当初父亲的做法,大肆任命宦官和宫女为官,使其进入决策层。
或许是延续了父祖的“优秀”基因,刘鋹也认为群臣都有家室,会因为顾及子孙而不肯尽忠,因此更为信任宦官,而且相较于父亲,他的做法更为激进。刘晟当初宠信宦官,也不过让其在内朝任职,外朝官员仍以士人充任,而到刘鋹在位时,宦官则开始由内朝向外朝蔓延。
为了确保大臣的忠诚,刘鋹要求凡是有才能想要为朝廷效力者,都必须经过阉割后方能任职,《十国春秋》对此有载,“凡群臣有才能及进士状头或僧道可与谈者,皆下蚕室,然后得进,亦有自宫以求用者,亦有免死而宫者”,《广州人物传》也记载“群臣小过及进士状头,或释道有才略,可备问者,皆下蚕室,令得出入宫闱。”
彼时,宦官不仅可以在朝廷和地方任职,甚至军中将领也由宦官担任,刘鋹倚重的宦官龚澄枢便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后改任上将军,左龙虎军观军容使、内太师,执掌军政大权,宦官李托也通过进献美女官至骠骑大将军、内太师。宦官官至太师,乃南汉首创。
在刘鋹的这通操作下,南汉宦官数量剧增,以致“阉人渐十倍于乾和时”,《资治通鉴》有载,“(刘鋹时)宦者二万人,贵显用事之人,大抵皆宦官者也,谓士人为门外人,不得预事,卒以此亡国。”
刘鋹除了宠信宦官外,又想方设法搜罗美女,当时广州多有异国客商来往,刘鋹便搜罗了不少来自异国他乡的美女,纳入后宫以供自己淫乐;他又饲养了大量虎豹,并热衷于观赏死囚与这些猛兽的生死搏斗,甚至在赏玩之时,随意将大臣扔入斗兽圈内,观赏其被咬死。
后来,刘鋹又将政事全部交给了女巫樊胡子,就连龚澄枢和卢琼仙都要依附于她,以致政事愈加紊乱。在刘鋹的如此统治下,朝廷乌烟瘴气,南汉国力日衰,民心尽失、军心动摇,焉能不亡国。
大宝十三年(北宋开宝三年,970年),潘美率兵攻打南汉,南汉军备荒废,如何能够抵挡。次年初,刘鋹见大势已去,遂选了十几艘船,满载金银财宝和嫔妃,打算逃亡入海,结果还不等出发,宦官和卫兵便盗取船舶逃走,刘鋹只能投降,南汉就此灭亡。
来源:香茗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