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丰富的演义小说、评书和古典文学作品中,“天下兵马大元帅”或“大元帅”是一个极具分量的头衔,通常授予故事中武力超群、战功赫赫、能统领全国兵马的核心统帅。当然这些大元帅大多都能从历史上找到原型。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唠唠这十位大元帅。
在我国丰富的演义小说、评书和古典文学作品中,“天下兵马大元帅”或“大元帅”是一个极具分量的头衔,通常授予故事中武力超群、战功赫赫、能统领全国兵马的核心统帅。当然这些大元帅大多都能从历史上找到原型。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唠唠这十位大元帅。
薛仁贵是唐代名将,绛州龙门人,演义中被称为“平辽大元帅”,在《薛仁贵征东》等文学作品中,他被塑造为白虎星转世,身着白袍手持方天画戟,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这些艺术加工使其形象广为流传。历史上他于贞观末年应募从军,随太宗征高丽时在安市城战役中身着白袍突阵,被太宗赏识提拔为游击将军。龙朔元年率军击铁勒于天山,发三矢射杀三人使九姓突厥溃散,留下“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的史实。乾封年间任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击吐蕃,因大非川之败被免职,后再度起用为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永淳元年率军击突厥于云州,斩首三万获驼马牛羊甚众,次年病逝,享年七十岁。其真实战功以勇猛善射著称,虽无“平辽大元帅”职衔,但历任瓜州长史、右威卫将军等职,参与唐对高丽、铁勒、吐蕃等多场边疆战役,是唐代前期重要军事将领。
薛仁贵影视形象
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相州汤阴人,演义中被称为“岳元帅”,在《说岳全传》等文学作品中,他被塑造为金翅大鹏转世,枪挑小梁王、大破连环马、收服杨再兴等故事广为流传。历史上他于1122年从军,1129年任通泰镇抚使抗击金军,1130年收复建康。1134年任清远军节度使,率岳家军北伐收复襄阳六郡。1140年郾城之战中以背嵬军大破金军铁浮屠,颍昌之战再败金兀术主力,进军至朱仙镇。其部队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金人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因宋高宗与秦桧主和,被十二道金牌召回,1142年以“莫须有”罪名被害于风波亭。其真实战绩以步兵克骑兵战术著称,组建的岳家军成为南宋最强战力,虽未实现直捣黄龙的目标,但有效遏制金军南下。孝宗时平反追封鄂王,武穆谥号彰显其军事才能,精忠报国形象成为民族精神象征。
岳飞影视形象
郭子仪是唐代中兴名将,华州郑县人,演义中常被称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因为大元帅由皇子担任。在《打金枝》等戏曲故事中被塑造为七子八婿的福将形象,具有单骑退回纥、酒醉退吐蕃等艺术加工情节。历史上他于武举出身,755年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率军东讨安禄山,收复云中、马邑等地。757年与广平王李俶率蕃汉联军十五万于香积寺大破叛军,收复长安,又于陕州击溃安庆绪主力,进位司徒。759年相州兵败后整顿残军,留守洛阳对抗史思明。765年吐蕃与回纥联军入侵,他单骑入回纥营帐说服药葛罗反戈,合击吐蕃解奉天之围。晚年任河中节度使期间削减军费、垦田自给,使河东地区恢复安定。
郭子仪影视形象
其真实军事生涯长达六十余年,以宽厚待兵、善抚蕃将著称,先后平定安史之乱、抵御吐蕃回纥入侵,史称“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85岁病逝时获赠太师衔,是唐代中期维系中央政权稳定的核心军事统帅。
杨延昭是北宋将领,演义中被称为“三关大元帅”,在《杨家将演义》等文学作品中,他被塑造为杨业第六子杨六郎,镇守边关二十余年,有穆柯寨娶亲、辕门斩子、大破天门阵等艺术虚构情节。历史上他本名杨延朗,后因避讳改名延昭,958年生于麟州,为杨业长子(非第六子)。早年随父抗辽,999年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在遂城之战中以水浇城墙结冰防御击退辽军,获“铁遂城”称号。1001年于羊山伏击辽军擒获大将,升莫州团练使。1004年澶州之盟后历任高阳关、保州、定州等地副都部署,长期驻守河北前线,治军严明且与士卒同甘共苦,辽人称其镇守的边境为“铁遂城、铜梁门”。1014年卒于高阳关任上,享年57岁。
杨延昭影视形象
其真实战绩以防御战见长,并未主持过演义中的“三关”(瓦桥关、益津关、淤口关),实际驻防范围主要在河北西路,儿子杨文广亦为北宋名将。他的军事才能受到真宗朝宰相寇准的赏识,是北宋前期抵御辽军南侵的重要边防将领。
韩信是西汉开国名将,演义中常被称为“兴汉灭楚大元帅”,在《西汉演义》等文学作品中,他被塑造为受胯下之辱、登坛拜将、暗度陈仓、背水一战、十面埋伏等传奇故事的主角。历史上他早年投奔项羽未受重用,转投刘邦后经萧何举荐任大将军。前206年提出“还定三秦”之策,助刘邦攻占关中。前204年井陉之战以三万新兵背水列阵,大破二十万赵军。前203年潍水之战用水攻歼灭楚齐联军,平定齐地。前202年垓下之战指挥六十万联军围歼项羽,助刘邦统一天下。其军事生涯为刘邦攻取七十余城,曾任齐王、楚王,与张良、萧何并称“汉初三杰”。后因涉嫌谋反被贬为淮阴侯,前196年被吕后与萧何设计诱杀于长乐宫。
韩信影视形象
韩信的真实战史以灵活用兵著称,擅长运动战与心理战,其“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术思想成为古代军事典范,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其单独立传,肯定其“功无二于天下”的历史地位。
徐达是明朝开国名将,演义中常被称为“征虏大元帅”,在《英烈传》等文学作品中,他被塑造为武艺超群的“常胜将军”,有滁州比武、夜袭张士诚、玄武湖练兵等艺术加工情节。历史上他出身濠州农家,1353年投奔朱元璋,参与渡江攻取集庆(南京)。1363年鄱阳湖之战率舰队大破陈友谅。1365年任大将军讨张士诚,破平江后俘张士诚。1367年任征虏大将军率25万军北伐,采取“先取山东、旋师河南、拔潼关控西北、后取元都”方略,1368年攻占大都推翻元朝。此后多次北征扩廓帖木儿等残元势力,1384年镇守北平时背疽发作去世,追封中山王。
徐达影视形象
其真实战绩为朱元璋攻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割据势力,北伐累计收复206府州,奠定明朝疆域基础。治军强调“令不二出”,注重后勤与情报,擅长大规模兵团作战与要塞攻坚,是明代首位同时拥有太傅、中书右丞相、魏国公头衔的武臣,获朱元璋评价“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
秦琼是唐初名将,演义中被称为“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在《隋唐演义》等文学作品中,他被塑造为锏打山东六府、马踏黄河两岸的豪杰,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典故(实为插旗故事的艺术转化),并虚构了夜打登州、倒铜旗阵等情节。历史上他初随隋将张须陀镇压卢明月起义,后转投裴仁基麾下。617年随裴仁基归附瓦岗李密任帐内骠骑,李密败后短暂效力王世充,因不满其为人于619年与程咬金等阵前投唐。随李世民参与平定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等战役,常率玄甲骑兵为先锋突阵,在美良川之战中击破尉迟敬德。626年参与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官至左武卫大将军,封翼国公。
秦琼影视形象
其真实军事生涯以勇猛善战著称,并未担任“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职衔,但作为秦王府核心将领参与多次关键战役,晚年因伤病退出军事一线,638年去世后陪葬昭陵,其形象后世与尉迟恭并列为传统门神。
尉迟恭是唐初名将,演义中常被称为“兵马大元帅”,在《隋唐演义》等文学作品中,他被塑造为黑面钢鞭、日占三城夜夺八寨的猛将形象,有单鞭救主、三鞭换两锏、挂帅征东等艺术虚构情节。历史上他早年效力刘武周政权,任偏将守介休,620年与寻相一同降唐。后随李世民参与平定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等战役,在洛阳城外单骑救出被围的李世民,于虎牢关之战中率玄甲军冲散窦建德阵型。626年玄武门之变时参与伏击李建成,射杀齐王李元吉,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官至右武侯大将军,封鄂国公。
尉迟恭影视形象
其真实军事生涯以勇猛善战著称,擅长骑射与冲锋陷阵,虽未担任“兵马大元帅”职衔,但作为李世民核心护卫将领参与多次关键战役。晚年笃信方术,658年去世后陪葬昭陵,其形象与秦琼并列为传统门神,民间传说中其黑面持鞭的形象源于战场威猛气质,后世戏曲常以其“单鞭夺槊”故事表现勇武特质。
狄青是北宋名将,演义中常被称为“平西大元帅”,在《万花楼演义》等文学作品中,他被塑造为武曲星下凡、面戴金盔面具征西的“面涅将军”,有单刀擒王、大破西夏连环阵等艺术虚构情节。历史上他出身汾州西河贫寒之家,早年因罪刺面充军,1038年西夏元昊叛宋时任延州指挥使,四年间参与二十五次战役,曾负伤八次屡破西夏军。1052年广源州侬智高反宋攻占邕州,他主动请缨率军南征,于昆仑关夜袭敌营,大破侬军于归仁铺,斩首数千收复邕州。次年升枢密副使,成为北宋首位执掌军权的行伍出身枢密院官员。其用兵注重侦察与突击,常披发戴铜面具冲锋震慑敌军,士兵称其“将军天降”。因出身行伍受文官集团排挤,1056年被贬陈州,次年忧愤而卒。
狄青
真实的狄青战功以步兵对抗骑兵战术见长,并未担任“平西大元帅”职衔,但其收复邕州之战被视为宋代边防经典战役,欧阳修称其“用兵罕匹”,宋仁宗特准其敷药祛除面涅刺青时,他坚持保留以激励士卒。
罗成是隋唐题材演义中的虚构人物,在《说唐》《兴唐传》等文学作品中,他被塑造为北平王罗艺之子,白虎星转世,面如冠玉且武艺超群,擅使罗家枪,有“冷面寒枪”之称。演义中他助秦琼破长蛇阵、锁五龙擒窦建德,瓦岗散后归唐任越国公,最终遭太子李建成陷害,于淤泥河被乱箭射死,形成“白虎大元帅”的艺术形象。历史上并无罗成其人,其原型主要参考唐初名将罗士信(594-622年),罗士信十四岁随张须陀征讨农民军,曾以突袭斩敌首级闻名,后归降李唐,随李世民参与平定王世充之战,因功授绛州总管、剡国公。622年在洺水之战中为刘黑闼所俘遇害,年仅二十八岁。罗士信的真实事迹以勇猛善战著称,与演义中罗成的白马银枪形象迥异,其英年早逝的结局被艺术加工为悲壮故事,明清以来通过评书戏曲广泛传播,成为民间熟悉的隋唐英雄符号。
罗成影视形象
小结:
在中国丰富的演义小说和评书中,“天下兵马大元帅”是授予武力超群、战功赫赫统帅的崇高头衔,这些人物大多有历史原型:薛仁贵作为平辽大元帅三箭定天山;岳飞作为岳元帅精忠报国抗金;郭子仪作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平定安史之乱;杨延昭作为三关大帅镇守边关;韩信作为兴汉灭楚大元帅助刘邦统一天下;徐达作为征虏大元帅推翻元朝;秦琼和尉迟恭作为兵马大元帅助唐开国;狄青作为平西大元帅征西夏平侬智高;罗成作为白虎大元帅是艺术虚构象征勇武。他们虽经文学夸张,但真实历史中都是杰出将领,共同彰显出古代军事文化的英雄气概与民族精神。
来源:历史影视小迷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