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统一”突破点不在马英九,也不在国民党,可能在他的身上?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0 20:43 1

摘要:说起两岸统一这事儿,总让人觉得像场拉锯战,一边是大陆的坚定立场,一边是台湾地区的各种小动作。马英九那时候推九二共识,搞了不少交流项目,但八年下来也没签成什么实质协议,国民党现在呢,内部山头林立,朱立伦想办和平论坛也总被党内路线扯后腿。

说起两岸统一这事儿,总让人觉得像场拉锯战,一边是大陆的坚定立场,一边是台湾地区的各种小动作。马英九那时候推九二共识,搞了不少交流项目,但八年下来也没签成什么实质协议,国民党现在呢,内部山头林立,朱立伦想办和平论坛也总被党内路线扯后腿。

结果呢,统一这道关卡好像卡在那儿动弹不得。可要是细想,突破口真可能不在这些老面孔身上,而是在赖清德这个看似死硬的家伙那儿。他上台一年多,抛出个“并购说”,一下子就把两岸关系搅得热热闹闹的。

赖清德这人,1959年生在新北万里一个煤矿家庭,早年父亲矿难没了,母亲拉扯六个孩子,他最小,从小就懂事儿。读了台大复健医学系,当过医生,还去哈佛拿公共卫生硕士,2003年回台后在成大医院干活。

1996年他跳进政坛,之后连任四届立法委员,2009年竞选台南市长,2010年上任,2014年连任得票率超七成。那时候他推市政改革,英语当第二官方语言,还处理过八仙乐园火灾和登革热疫情,形象还行。

2017年他当行政院长,推年金改革和一例一休,闹得街头抗议不断,2018年九合一选举民进党大败,他就总辞了。2019年接副地区领导人,2024年1月13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他只拿40.05%票当选,5月20日上任。

刚上台,台湾地区经济还行,但很快就面临压力。2025年上半年经济增长6.75%,就業情况25年来最好,股市冲上2万7301点,市值超3兆美元,全球第八。但下半年开始,赖清德支持率滑坡,8月TVBS民调显示满意度只剩28%,30-39岁群体更低到20%。

赖清德上任后,强化去中国化教育,缩减两岸学术交流,推动反渗透法和国安法,针对统派下重手。军费加码,义务兵役从4个月拉到1年,向美国靠拢,参加美日印太演习。

结果呢?岛内民调显示,不满度超55%,经济虽有亮眼数字,但企业倒闭两千八百家,台北蒸发九千二百亿新台币。可这些数字背后,民众感受到的却是物价涨、民生苦。大陆国台办多次点名,赖清德顽固台独,违背岛内主流民意,升高对立,把台湾地区推向险境。

这局面下,赖清德不是傻子,他知道倚美抗中不是长久计。美国表面一中政策,但实际通过台独牵制大陆。2025年5月20日就职周年,他面临内外双压,支持率跌到30%出头。

国民党在立法院虽有优势,但内部路线分歧,朱立伦的两岸和平倡议小组也没啥影响力。赖清德得想辙,既稳住绿营激进派,又得对外释信号。这时候,“并购说”就出来了。

2025年5月中旬,赖清德上任周年临近,在一档网络节目访谈里,他把两岸关系比作公司并购,说大陆是大公司,台湾是小公司,如果你想并购,得先提条件,不是台湾来提。

媒体分成两派,一派说这是缓兵之计,模糊空间,既不认九二共识,也不直喊独立;另一派骂荒诞至极,贻笑大方。

大陆反应更快,5月28日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说,欢迎岛内各界围绕和平统一提建议,但一中原则不动摇,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不容改变。经济上,大陆继续施压,中止贸易优惠,打击台资企业出口。

岛内舆论说,至少民间层面,能先谈条件,这比马英九时期温和多了。马英九八年执政,推ECFA和海协会协议,但没签和平协议,被绿营叫“制度化胆小鬼”。朱立伦办高雄和平论坛,提倡议小组,可国民党支持率低迷,内部争论不休。

9月底特朗普说,自上任化解多场冲突,没拿诺贝尔和平奖是侮辱。10月7日赖清德上美国广播节目,喊话特朗普,就配拿诺贝尔奖,还说留意大陆。国台办回应,正告赖清德,统一必胜,台独必亡,这是暴露台独本性。

国民党这几年,日子不好过。马英九第四次大陆行,6月25日出席论坛,带青年学子参访,致辞说两岸情感纽带强,挑战虽多,但统一是方向。可8月底赖清德威胁查办蓝营若参加大陆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国民党1923例已故签名丑闻,罢免民进党立委行动爆雷,形象大损。

朱立伦想一国一制,马英九推和平民主统一,但党内不服,洪秀柱铁统派被边缘。2025年国民党夺回立法院优势,但修法统一路径遥遥无期。2月25-26日大陆对台工作会议,王沪宁强调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从外围建新路径,不寄望台湾民意。

岛内支持统一比例升到10-30%,但低迷。大陆不靠这,转而软硬兼施:军事围而不打,掌握制空权;经济制裁台企;文化反制去中国化,推中华传播;法理期待国民党修法。赖清德角色关键,他既是台独象征,又是现实操盘手。

统一路径不再是选项,是趋势。国民党温和模糊难落地,马英九八年未果,朱立伦倡议空转。赖清德在拉扯中调整,每步被两岸国际岛内拽着,赖清德不过是撼树蚍蜉

大陆转型多维布局,期待国民党优势,但赖清德若在模糊中寻低烈度接触,从台独符号转折点,不啻讽刺,也可能分水岭。时间不等人,局势不等他。他的每步,都在考验两岸底线,也在悄然改写可能。

来源:文史旺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