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孙颖莎手握筋膜放松杆,在32℃高温的球馆里扭腰转背、单手持杆拉伸时,活脱脱是“齐天大圣”附体,连场边的裁判都忍不住举着手机偷拍。
印度亚锦赛:莎莎开心的像悟空,巴特拉的评价让人意外。
图片来源网络
当孙颖莎手握筋膜放松杆,在32℃高温的球馆里扭腰转背、单手持杆拉伸时,活脱脱是“齐天大圣”附体,连场边的裁判都忍不住举着手机偷拍。
图片来源网络
更让人意外的是,曾击败过她的印度名将巴特拉,赛后的评价远比比赛结果更有话题性。
图片来源网络
视频里莎莎把长杆架在后背扭成“麻花”,转肩时耍得虎虎生风,最后往地上一杵的动作,和孙悟空收金箍棒的架势如出一辙。网友连夜配上《云宫迅音》BGM,调侃这是“莎莎版大圣出征”。
图片来源网络
能在印度的“魔鬼赛场”耍起“金箍棒”,莎莎的状态肉眼可见地轻松。要知道这次亚锦赛条件有多苛刻:球馆空调三天两头罢工,湿度高达75%,打一场比赛堪比蒸桑拿,连水龙头流的水都是浑浊的。
图片来源网络
体能教练王翔早把低温舱搬进球馆,赛后第一时间让她“预冷”恢复;局间休息时递上冻成冰沙的补糖饮料,一口下去就能快速回血。难怪莎莎说:“有他们在,我只管专心打球。”这种底气,让她在面对印度选手的“怪球路”时,总能稳稳掌控节奏。
图片来源网络
作为印度乒乓的“一姐”,巴特拉曾在去年亚锦赛击败过莎莎,她的反手长胶打法被球迷称为“鬼火球路”。虽然这次没能和莎莎交手,但看完莎莎的比赛后,她的评价却很中肯:“大家只看到她热身的可爱,却没注意到她对节奏的把控有多可怕。她总能提前预判我的回球落点,这不是运气,是背后无数次的针对性训练。”
图片来源网络
这番话戳中了关键。为了应对印度选手的颗粒胶打法,国乒科研组连夜剪辑视频,一帧一帧标注球的旋转轴,训练馆的灯亮到凌晨三点。莎莎自己也在采访里说,面对陌生对手,最重要的就是“适应节奏”,哪怕遇到幸运球也不慌,专注打好下一分就行。这种“萌态下的专业”,正是她成为世界第一的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
莎莎这股“悟空劲儿”,早就圈粉无数。她既有赛场上“大闹天宫”的霸气,4次闯入国际决赛全部夺冠,以11300分断层领跑世界排名;又有场下“憨态可掬”的可爱,赢球后会蹦跶着和教练击掌,采访时被问起“大圣梗”还一脸懵懂:“啊?我就是正常热身呀!”。这种反差萌让她的抖音话题播放量破48亿,连国际乒联都发香蕉 emoji 戏称她“Monkey King”。
图片来源网络
巴特拉最后补的那句“她让更多印度人爱上乒乓球”,或许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当运动员不再只有“胜负”这一张标签,当专业里藏着可爱,严肃中带着温度,这样的体育故事才更动人。就像网友说的:“看莎莎打球,赢了过瘾,输了也服,这才是体育该有的样子。”
图片来源网络
如今亚锦赛还在继续,“孙大圣”莎莎的征程刚过半。不管接下来遇到什么对手,想必她还会带着这份专业与可爱,在赛场上继续“大闹天宫”。而巴特拉的评价,或许会让更多人明白:真正的强者,从来都是把压力藏在笑容里,把功夫下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来源:霓虹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