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花换文言文!小学生变少,老师跨界教初中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0 20:34 1

摘要:“手里还攥着给一年级新生准备的小红花贴纸,电话里就通知我明天去初中报到。”开学前一天,教了六年小学的语文老师盯着突然塞进怀里的七年级课本,感觉像“游泳教练被临时派去教跳水”。这个秋天,类似的剧情正在全国多地上演:福建长汀遴选30名小学教师驰援初中,湖北鄂州直接

“手里还攥着给一年级新生准备的小红花贴纸,电话里就通知我明天去初中报到。”开学前一天,教了六年小学的语文老师盯着突然塞进怀里的七年级课本,感觉像“游泳教练被临时派去教跳水”。这个秋天,类似的剧情正在全国多地上演:福建长汀遴选30名小学教师驰援初中,湖北鄂州直接核减500个小学编制补到初中,江西丰城29名小学老师跨界站上高中讲台——随着小学生源萎缩、初中入学高峰到来,一场教育界的“潮汐式”师资大挪移正在悄然发生。

这场变动的根源,藏在人口数据的“一减一增”里。2016年“全面二孩”带来的出生高峰褪去后,全国出生人口连年下滑,江西万年县的出生人数从2008年的7934人跌到2024年的2478人,当地测算每年将富余230多名教师。反映在校园里,就是村小的“缩水”:湖南某镇小学二年级从七八个学生减到四个,有的教学点直接撤并;而初中校园却在“扩容”,惠州初中在校生一年增了6330人,隔壁镇的初一班级从8个暴增至20个。教育部早已预警:小学在学规模2023年已达峰,而初中生源还在持续增长,师资的“结构性错配”成了必然。

转岗的老师们,正经历着“从哄娃到攻坚”的极限挑战。北方某县级市的陈丁丁刚从小学低年级调去初中九年级当教研组长,看着课本里的文言文虚词用法,“脑子一片空白”。她每天要花三天时间备课,对着教参把遗忘的知识点一点点捡回来,甚至不敢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小学转来的”。更棘手的是课堂氛围的剧变:以前播放朗诵视频,小学生会跟着手舞足蹈;现在的初中生只在底下偷笑,让她硬生生把到嘴边的“小眼睛看黑板”改成了淡淡的“坐好了”。

理科老师的跨界更是“硬核闯关”。湖南乡镇的数学老师小鱼到初中报到第一天,就发现办公室电脑里存着十年中考题。她翻出自己当年考满分的卷子重做,结果120分只得了101分,压轴的二次函数题完全没思路。更意外的是,她还被安排兼任物理课,只能深夜做完数学卷子再啃物理公式,“凸透镜成像规律背到凌晨两点”。有老师自嘲:“这就像儿科医生突然转去急诊科,不仅要补专业,还得改脾气。”

转岗的姿态也分“主动突围”和“被动接令”。王衫听说全市小学在校生少了近万人,主动报名转岗,“与其等着被分流,不如自己选路”;而山东某年轻老师开学前一周接到校长电话,被告知调岗是“政治任务”,连和学生好好告别的机会都没有。各地政策也松紧不一:中部某省会搞起“竞聘制”,语文老师要随机抽课文试讲,八九个人里只录取两个;杭州富阳则提前办起培训班,给50名小学老师配初中导师,让他们沉浸式听课适应。

这场“挪移”里,既有手忙脚乱的狼狈,也有悄然生长的惊喜。陈丁丁原本焦虑“怕教坏孩子”,却在批改周记时看到学生写:“您讲《岳阳楼记》时眼里的光,让我懂了什么是担当”;王衫把没发完的小红花偷偷贴在精彩回答的作业本上,成了师生间的秘密彩蛋;教了一年初中的老师发现,当学生因为自己的讲解解开困惑时,那种成就感“比哄好哭闹的小朋友更强烈”。

专家们却提醒,热闹的转岗背后藏着隐忧。西南大学唐智松教授指出,小学教育专业出身的老师可能难以适应初中教学,若学科跨度大又缺乏培训,容易影响教学质量。福建长汀就明确要求转岗老师必须有初中教师资格证和对应专业背景,否则只能转行政岗 。好在各地已开始补短板:湖南拿出9000万元国培资金开转岗课程,江西推行“跟岗半年再独立授课”的预备期制度,尽量让跨界衔接更平稳。

那些从小学课堂走来的老师们,带着哄娃时的耐心,补着久违的知识点,正在初中讲台找到新的节奏。而那些没发完的小红花,或许终将变成学生试卷上的红对勾,成为这场教育变局里最温暖的注脚。

来源:番小茄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