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见过不少人,为了省5块钱打车费,顶着烈日走半小时;为了抢直播间9.9元的临期零食,定闹钟蹲守两小时;甚至为了退10块钱的运费,和客服拉扯一下午。
网上常有人说:“成年人的体面,藏在银行卡余额里。”
有人总把贫穷归为运气,却没发现,很多时候不是没钱才养成了坏习惯,而是坏习惯困住了赚钱的脚步。
尤其这三个“穷习惯”,往往比缺钱本身更可怕。
第一个习惯,是“用时间换廉价的省钱”,把精力耗在低价值的消耗里。
见过不少人,为了省5块钱打车费,顶着烈日走半小时;为了抢直播间9.9元的临期零食,定闹钟蹲守两小时;甚至为了退10块钱的运费,和客服拉扯一下午。
表面看是“会过日子”,实则是把最宝贵的“时间成本”抛在了脑后。
要知道,普通人最值钱的不是钱,而是能创造钱的时间——用蹲直播间的两小时学个技能,用走路上班的时间听节网课,长期下来带来的收益,远不是几块钱能比的。
真正会赚钱的人,懂得“把钱花在刀刃上,把时间用在值钱处”,因为他们清楚:时间比省钱更贵,精力比抠门更重要。
第二个习惯,是“只看眼前的‘划算’,回避长期的‘投资’”,在关键处总爱“省”。
身边有个朋友,工资不低却总存不下钱,细聊才发现,他宁愿每个月花几百块买游戏皮肤,也不肯花几十块买本专业书;宁愿每天点外卖,也不愿花时间学做饭——觉得“做饭麻烦,不如外卖省事”;甚至体检打折时都嫌贵,说“自己身体好,没必要花这冤枉钱”。
直到后来他因长期熬夜加班生病,光住院费就花了几万,才后悔当初没在健康和自我提升上多投入。
贫穷的本质,往往是“短视”:只看到当下的“支出”,看不到长期的“回报”。
买衣服可以挑性价比高的,但在学习、健康、人脉这些能提升“赚钱能力”的事上,越省越容易陷入“没钱→不敢投资→更赚不到钱”的循环。
第三个习惯,是“被情绪牵着走,让内耗吞噬行动力”,把“想”永远停在“等”的阶段。
“等我攒够钱就创业”“等我有空就学剪辑”“等市场好了再跳槽”——这些话,是不是很耳熟?很多人之所以穷,不是没想法,而是被“焦虑、犹豫、害怕”绊住了脚。
看到别人做自媒体赚钱,自己也心动,却怕“没流量”“被人骂”,犹豫半年还没发第一条视频;明明知道现在的工作没前景,却怕“找不到更好的”,宁愿守着死工资抱怨,也不敢迈出第一步。
反观那些能赚到钱的人,未必比别人聪明,却多了一份“先做再说”的果断:想做就先试错,不会就边学边做,哪怕一开始做得不好,也比“只等不做”强。
其实,没有谁天生就该穷,也没有谁永远会富。
与其羡慕别人有钱,不如从现在开始,戒掉那些消耗自己的“穷习惯”:把时间花在值钱的事上,在关键处敢投资自己,有想法就勇敢去做。
当习惯慢慢改变,赚钱的机会自然会主动找上门来——毕竟,你对待生活的方式,早就注定了你的口袋会有多鼓。
感谢关注清清分享的文章,欢迎在评论区点赞留言!
来源:德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