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底,央视的一期已经播放了近半年的访谈节目,再次在舆论环境和互联网中引发热议和关注。
#上头条 聊热点#
2025年9月底,央视的一期已经播放了近半年的访谈节目,再次在舆论环境和互联网中引发热议和关注。
旧闻恢复热度,往往都有清晰的现实逻辑:要么是和当下的一些情况形成了隔空共鸣,要么,就是一些自媒体为了博流量,借助一些当下事件,搞翻炒旧闻的把戏。
这一次,属于前者:2025年迎来传统意义上的“金九银十”,虽然市场面和舆论维度热度不高,但是2025年的这个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在互联网上,更多的是对房价和楼市的反思,甚至是直接看空的内容和观点。
翻炒旧闻的这种破事我干不出来,对于新闻来源,讲究一个明确的溯源和定位:
这次头部官媒央视的节目名称,叫做《面对面》,而引发热议和关注的这一期,是3月30日,栏目记者和曾任央行副行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的朱民,进行的一次对话节目。
图片来源:见图
在央视官网上可以轻松找到这个节目的完整录制内容,没看过的朋友建议先完整观看以后再继续对本文的阅读和讨论。
这期节目的主题是“方向与信心”,本是想通过朱民的解读,让大家对经济多些底气。开场聊外贸数据回暖、消费补贴见效时,氛围还很轻松,朱民笑着说“中国经济的韧性藏在细节里”。
可一碰到房地产,画风突变。
这里先给大家科普一下,朱民可不是什么普通民间经济学家,更不是用一大堆华而不实的浮夸头衔去包装出来的什么砖家,他是前央行副行长,现任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的院长,还是第一位出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的中国人,在博鳌论坛可以代表中国向世界发声的大佬级人物。
所以朱民可以在网上公开传播的观点,一定程度上是代表了官方态度的。
大家都知道央视节目访谈包括视频肯定是通过审核才发出来的,而且作为央媒它的报道对社会会产生很大影响,这个访谈发出来本身就是一种舆论引导。
而这一次,朱民在央视访谈节目前,对国内房价的观点和看法,显然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有一说一,当时这个访谈的内容并没有多少热度,也不知道为什么半年过去了,又重新热起来了。
那么,这位朱民先生,在央视这个节目中,对于国内的房价和楼市,具体说了什么,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这篇文章,将基于对央视在3月30日这一期访谈节目相关内容的详细梳理,结合当下国内楼市的几个现实情况,从敬畏常识,尊重规律的角度,深入挖掘这期时隔半年再次引发热议的央视访谈节目,释放出来的一些不一样的信号。
阅读提示: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3月30日,央视频道播出的《面对面》专栏节目,对于国内的炒房群体,以及对房价还会上涨抱有期待的群体,无疑是一次直接而又沉重的心理打击。
这或许,也是这个节目在当时没有第一时间引发舆论热议的原因之一吧?
这期节目的主题是“方向与信心”,本是想通过朱民的解读,让大家对经济多些底气。开场聊外贸数据回暖、消费补贴见效时,氛围还很轻松,朱民笑着说“中国经济的韧性藏在细节里”。
可一碰到房地产,画风突变。
央视先是按惯例放了段“稳预期”旁白:“近期楼市成交量环比回升,重点城市房价趋稳。”
谁料旁白刚结束,朱民就接了句大实话:“能企稳已经很不容易,但房地产的需求在萎缩,价值回归是必然,我们得认。”
主持人赶紧圆场:“这么说会不会让大家没信心?”朱民却不绕弯子:“怕就怕认不清现实。要是还想着买套房坐等像90年代那样翻百倍,那这辈子都别想有踏实的信心。”
主持人问:「那房子还有可能再涨起来吗?」
图片来源:网络
朱民斩钉截铁的回答:
「很难」
「原因很简单,人口老龄化,我们的人均(住房面积)42平米达到欧洲水平,中国的人均GDP只有欧洲的一半不到」
「所以房价要起来不那么容易」
接下来他谈到了中国房产结构不均衡的问题,谈到了结婚必须买房这件事,对年轻人压力太大了。
「所以现在政策是大力发展租房市场」
他又说欧洲很多国家,年轻人普遍租房,甚至一辈子都租房,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最后他说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买房是被迫买房,因为价格太高,年轻人必须「掏空六个钱包」才能买到房。
但租房却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的经济实力,选择租什么样的房子,有钱就租贵一点的,没钱就租便宜点的。
「当你是个人选择的时候,你应该有信心」
图片来源:网络
朱民用这句话,将节目的主题给串起来了。
以上就是他在央视关于房地产的全部采访内容
聊完之后,朱民还聊了股市、聊了人工智能、聊了中国制造
特别是聊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他还激动得哽咽了
中国的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的30.3%,是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的总和
他特别骄傲,为中国工程师骄傲,为中国制造骄傲
他说这才是中国未来的方向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朱民直接承认房价很难再涨,这让很多炒房客和房产大V受不了甚至破防了。
别的什么所谓的专家,还有自媒体,对楼市说点偏向于悲观的论调和内容,都要被冲,但是这个可是央视,冲的动么?敢冲么?
这个节目的录播,在央视的官网上可以轻松找到,没有任何门槛。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一下完整的版本看看。
事情,就是这么一个事情,2025年9月底,这个节目的相关内容,再一次在网上有了热度。
回到朱民这次在面对面访谈节目上的观点来看,首先这个人,身份就不简单。
这期节目的主题叫《方向与信心》
说白了就是央视想请一位专家给普通老百姓讲讲,虽然现在经济大环境不太好,但中国经济的韧性其实是很强的,大家一定要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朱民先讲了外贸,之后又讲了国家保民生、促消费的情况,这些当然都是比较积极的一面。
但是对于房地产,特别是房价,朱民是一点都不客气了。
收尾阶段,他说了这么一句话:
「如果你买房子还想像1990年一样涨100倍,你永远没有信心,你一辈子没有信心,你的孙子都没有信心」
这句话说的很重,听到这,他的核心观点已经出来了。
其实朱民代表的,是成本一派的观点,央视能放出来,也说明目前这一派占上风。
「成本派」,普遍认为房价很难涨起来,政府也不应该让它立刻涨起来,因为房价过高会让老百姓的居住消费过大,挤压其他消费。
而还有一类群体属于「资产派」,他们认为房价应该涨起来,政府应该立刻采取有效措施,稳住大家的房产估值。
「成本派」的潜台词是房价涨不涨主要由市场决定,目前中国的经济现状,叠加人口老龄化,并不足以支撑住当下的房价。
只有当中国其他产业起来了,老百姓收入提高了,房价自然就能企稳。
「资产派」的潜台词是房价涨不涨主要由政府决定,只要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一起发力,房价是能稳住的。
稳住了房价,就是稳住了中国人的主要资产,就是稳住了中国经济。
这里没有必要去讨论哪一派是正确的,只需要看哪一派占据主导就好。
大家细品一下。
这个国庆假期,楼市的成交数据出来了。
说实话看了之后,心情有点复杂。
重点十四城的新房,每日平均仅售449套,较去年国庆时降低了27.2%;
二手房市场更为冷清,八个重点城市每日平均成交239套,同比直接减少了38%。
可能光看数字没感觉,但大家想想,接近三成的跌幅,确实不小了。
趋势的情况可没法子给藏起来——市场确实是在降温。
当然,市场也不是一刀切的冷。
就拿北京这类城市来说,假期新房成交量比去年多了五成,这就说明核心城市、优质地段的房子,还是有人买的,不过这样的城市数量毕竟不多,没法撑起整个市场的大局。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整体偏冷,局部回暖;新房还行,二手房更难。
2025年,金九无从谈起,看来这个银十,也没啥盼头。
这或许就是未来中国楼市很长时间,都会保持的一个常态了。
2024年还有924的新政组合拳,而2025年,氛围都不一样了。
看不懂新闻的人,正在被时代抛弃。
最近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都在告诉所有人,中国未来经济的逻辑变了。
年中最重要会议召开,罕见没有提到砖头,国家当下发展的底层逻辑,已逐步调整为为“强国体系”优先,“民生体系”并行,未来的发力点正在改变,大家意识到了吗?
这条主线之下,看不到任何资产派支撑房价和楼市的任何利好。
接下来,价格挤泡沫,行业大洗牌,市场紧平衡的持续,应该没有任何争议。
文章最后,简单分享几点个人的思考和理解,不一定对,权当抛砖引玉,供大家进行一个讨论和参考就好:
1,头部媒体的信号,需要看准:朱民不仅级别高,发声的平台还是央视。
这一次,朱民把楼市最后一块遮羞布撕掉了,那就是当城镇化率超过66%,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3㎡以及人口老龄化之后,支撑房价上涨的根基正在破灭。
朱民这次针对房地产发言的主旨就是,他认为房子直接关系到民生问题,如果房价一直涨,几乎等同于民不聊生,因为会导致老百姓不敢生孩子,不敢消费。
别人这么说,可能会被房多群体,利益关联的群体冲到退网,但是他是不怕的,这才是信号。
2,朱民已经说的很委婉了,说白了就是类似新能源汽车等科技行业才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而不是房地产。
当然房地产的故事不会这么快结束,就此退场,在城镇化放缓、人口负增长成为常态的大背景下,要想房价继续上涨,唯一的驱动力,只能是经济基本面的强劲复苏和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对于房价走势和市场温度,其实没有多空利益吵架的意义,是市场经济的环境,用真金白银投票的结果而已。
如果老百姓对就业,收入的信心和预期得到恢复,大家认为国内股市和楼市,谁更有想象力?
3,朱明说得对,还是不对,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指导当下的行动。
大家现在的心态,就应该是面对现实。
接受房价短期内不会再大涨的事实,接受当下这一代人,可能就是要经历一个资产缩水的周期。
丰年要过,荒年也要过,遇到了就得认,而且还不能用过往那套经验和思维,来指导当下的行动和决策。
最后的最后,简单总结一下,央视这次访谈,再次告诉大家一个真相:
房价很难上涨了,房子正变成一个消费品。
所以对待房子的态度应该变了,应该像买车一样,有居住需求买来住可以,但还想靠它来改变人生,实现财富成倍增长,那就是痴人说梦。
全文完,如果觉得内容不错,有所收获和共鸣,还请大家不吝“点赞,收藏,转发”三连支持一下。感谢。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来源:熊猫贝贝小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