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建孝义新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0 19:26 1

摘要:1948年孝义解放后,古城作为孝义的县城,是孝义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地势低洼,20世纪60年代初,古城水位上升、水害频发,街道积水、房屋倒塌,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全力开展抗灾斗争的同时,县委开始选址新建县城。按照“先迁物资仓库、后迁商业公

1948年孝义解放后,古城作为孝义的县城,是孝义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地势低洼,20世纪60年代初,古城水位上升、水害频发,街道积水、房屋倒塌,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全力开展抗灾斗争的同时,县委开始选址新建县城。按照“先迁物资仓库、后迁商业公司,先迁生产单位、后迁行政机关,先迁水害严重的、后迁水害较轻的”原则,分期分批将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迁往新城。到1974年,除县革委会政工组、办事组和人民法院、公安局、广播站等8个单位外,县直69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驻县23个单位已迁至新城。新城区划内总占地面积2450亩,约为古城总山地面积731亩的3.4倍。

从1963年5月至1965年5月,孝义县人委先后五次就古城只宜简易维修,不宜重新扩建,县址应该迁移的问题专题报告山西省人委。

1974年孝义县革委会又先后两次专题报告吕梁地区革委会和山西省革委会,进一步陈述了迁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由于在此过程中,国营煤矿、铝矿陆续进驻孝义,矿区生产生活区已逐步形成,所以在1974年的第一份报告中指出,“我县迁城问题的提出,当然旧城水害是一个因素,而且在当时还是一个主要因素,而若按现状讲,迁城的主要因素已转化为城镇设施能否适应工矿发展的问题了”。同时强调,“新城与旧城相距七华里,在绝大多数县级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已经迁至新城的情况下,县革委仍在旧城,已经给工作造成了极大不便。因此,我们认为,县革委亦应迁至新城。至于旧城区的问题,我们考虑作为一个公社所在地的集镇去妥善安排为宜”。

1975年5月,山西省革委会以晋革发[1975]100号文件批复吕梁地区革委会,同意孝义县址迁至新城。从此,新城作为孝义新的县址正式翻开了建设和发展的崭新一页。 资料来源 | 《新城记忆》

来源:小亿搞野讲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