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出新精彩!江西举行“十四五”规划教育专场新闻发布会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0 18:20 1

摘要:10月10日15时,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辉煌‘十四五’ ‘赣’出新精彩”系列新闻发布会,省教育厅厅长郑磊介绍“十四五”时期教育高质量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小强,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勇,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

10月10日15时,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辉煌‘十四五’ ‘赣’出新精彩”系列新闻发布会,省教育厅厅长郑磊介绍“十四五”时期教育高质量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小强,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勇,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程裕秋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一起来看郑磊厅长的介绍——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江西教育事业的理解、关心和支持。

“十四五”以来,在省委和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教育部的悉心指导下,全省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始终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强省战略,奋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江西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各项指标总体达成,教育高质量发展迈出有力步伐,为“十五五”时期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成绩:

第一,立德树人成效更加显著。

思政教育进一步守正创新。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坚持不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扎实推进以“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综合改革,创新打造“思享荟”思政微课,精心组织开展“牢记嘱托强国有我 行走赣鄱感恩奋进”系列主题思政实践活动,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追寻领袖足迹,感悟思想伟力。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全国首创开展《中华民族大团结》课程教学比赛。

红色基因传承进一步推进。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红色基因传承”的殷殷嘱托,全面推进部省共建红色文化育人高地,率先成立红色文化育人共同体。编写《红色文化》系列教材,获得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基础教育类一等奖。推出“我的八一行”“我的井冈行”等具有江西特色的红色研学精品线路,其中5条线路入选为“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每年在赣参与红色研学实践的大中小学生累计超千万人。开展“诵读红色家书 讲述英烈故事”巡演53场,参演师生达3万余人,收看直播人数超亿人次,被社会各界誉为“一堂流动的、生动的思政大课”。

五育并举体系进一步完善。大力加强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劳动习惯养成计划、科学教育“十百千”工程。赣州市获批全国首批8个青少年校园足球高水平综合改革试点区之一,并在新时代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足球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南昌大学男排夺得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总决赛亚军;我省代表队在首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上收获20枚奖牌。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陶艺作品展。3个县区入选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我省代表队在2025年第十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荣获团体二等奖。圆满完成“双减”三年攻坚任务。校家社共护学生身心健康的育人体系逐步形成。

第二,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更加充实。

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2024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1.95%、97.28%、93.95%、58.76%,较2020年分别提高4.35(2020年为87.6%,2024年为91.95%)、1.23、1.45、6.76个百分点。

基础教育供给公平优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全省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5.04%,今年学前一年免费惠及近40万儿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新增义务教育学位76.6万个,建成一大批群众“家门口”的优质学校。加快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实施县中发展振兴计划,县中办学条件、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特殊教育、专门教育加快发展,适龄残疾儿童、特殊群体受教育保障机制更加健全。

高等教育布局持续优化。江西飞行学院、江西职业技术大学等4所本科高校获批设置,江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11所高职院校获批设立,赣南医科大学、江西水利电力大学2所高校更名大学。“十四五”期间,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数量由105所增加到117所,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由8所增加到11所,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由14所增加到17所,博士学位授权点由49个增加到9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由407个增加到519个, 江西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和层次进一步得到优化和提升。

第三,教育服务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有力。

人才培养供需更加适配。紧密对接“1269”行动计划,加大理工农医类学科专业设置,新设本科和专科专业点与“1269”行动计划紧密相关的比例分别达到74%和77.8%。启动教育部人才培养供需适配机制改革试点,实施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专项行动,严格落实毕业生去向落实率“红黄牌”提示制度,推进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全省新增本科专业点312个、高职专业点919个;停撤本科专业点335个、高职专业点740个。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契合度进一步提升。

学科建设水平取得突破。全国高校第五轮学科评估B类及以上学科增加46.9%,“A+”学科实现零的突破。ESI全球前1%学科数从19个增加到61个,1个学科晋级前千分之一学科。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布局建设5个省级学科交叉中心,自主设置交叉学科方向25个,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十四五”期间,我省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共3项,在各省份地方高校获奖总数排名中并列第一;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8项,在无部属院校的13个省份中名列第一。高校牵头和参与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7个,获批航空领域国家实验室创新中心1个,依托高校建设的2个省实验室启动运行。高校研发投入实现年均超20%增长,获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12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累计立项近70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累计立项4800余项;全力推进“1+M+N”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建设,12所高校成果转化中心落地运行,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20年的1059.5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4.46亿元。

产教融合水平不断提升。建设32个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先进铜产业学院入选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设立48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4家省级卓越工程师学院,建立142个科技小院。推进部省共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示范区建设,建设22个市域产教联合体和45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教育对外开放加快拓展。南昌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江西财经大学格里菲斯数智学院获批设立,实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零的突破。实施“赣教出海”行动,省内高校与境外高校(机构)共建20个国际联合实验室,布局设立22个“中文工坊”“天工学院”等海外办学机构和技能培训中心。打造“留学江西”品牌,具有外国留学生招收资质院校从36所扩大到55所,累计吸引109个国家近3万名留学生来赣交流学习,学历生占比从62%提升至70%。连续举办江西高校海外展、江西教育国际展、鹅湖论道国际学术会议,打造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有力支撑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建设。

第四,教育综合改革取得新进展。

在基础教育方面,全域推进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改革,优化整合80%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妥善安置学生6.99万名,合理调配教师1.85万名,农村学校“小而散”“空心化”问题基本解决。推进考试招生改革,新高考全流程平稳落地。

在职业教育方面,出台《江西省职教高考实施方案》,加快构建职普融通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平稳完成30所省属职业学校隶属关系调整。

在高等教育方面,推进高校分类管理改革,制定“一校一策”建设方案,高校分类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高等教育体系更具特色、更有内涵,综合考核导向激励作用更加明显。

在教师队伍方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每年1万名左右教师和校长参与交流轮岗,教师资源配置更加优质均衡。

在教育数字化方面,建成覆盖全省、1000多万学习者,总浏览量超过4.1亿次,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名第5,集教育资源、教育服务和教育管理于一体的江西智慧教育平台,有效支撑了教育公平和个性化学习,以数字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谋划好“十五五”时期加快教育强省建设的实施路径,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中彰显教育担当。

谢谢大家!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