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a2霸美区APP免费榜!OpenAI要造内容生态,普通人咋抓机会?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0 18:35 1

摘要:2025年9月30号,OpenAI干了件让整个科技圈炸锅的事——不光升级了视频生成模型Sora2,还直接推出了个独立APP,就叫“Sora”。

2025年9月30号,OpenAI干了件让整个科技圈炸锅的事——不光升级了视频生成模型Sora2,还直接推出了个独立APP,就叫“Sora”。

我身边搞AI的朋友连夜抢着要邀请码,拿到手用了都说“邪乎”,那视频逼真到能以假乱真。到10月9号的时候,这个APP还稳稳占着美国AppStore免费榜第一,可见火到什么程度。

但说实话,这事儿在科技圈、内容圈吵翻了天,普通人可能还没弄明白:不就是个做视频的工具吗?至于这么激动?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掰扯清楚,Sora2到底牛在哪,OpenAI藏着什么野心,还有它会让哪些行业天翻地覆。

1

先说说Sora2到底有多“吓人”。这次OpenAI不只是把模型升级了,更关键的是出了独立APP

以前想玩AI生成视频,得懂点技术,要么上官网输代码,现在掏出手机就能用,门槛一下就降下来了。

现在X平台(就是以前的推特)上,已经有人用Sora2搞出了“大活”:有人伪造了一段监控录像,拍的是OpenAI的CEO山姆・奥尔特曼“偷GPU”,那画面里的动作、光线,跟真监控拍的没区别;

还有更离谱的,生成了已故物理学家霍金坐着轮椅出现在高速公路上,甚至玩极限滑板、打拳击的视频,你要是不提前说这是AI做的,十个人里有九个会信。

跟2024年2月出的初代Sora比,Sora2最狠的地方不是“画质多精美”,而是“够真实”。以前的AI视频,总透着一股“影视大片范儿”——画面是好看,但一看就知道是做出来的,太精致了反而假。

Sora2不一样,它能模拟手机、DV甚至老相机的画质,生成的视频就像你随手拍的朋友圈内容,歪歪扭扭的镜头、偶尔的糊帧,全是生活里的细节,反而让人分辨不出来是AI做的。

OpenAI自己也不谦虚,说Sora2是“视频生成领域的GPT-3.5时刻”。

这话啥意思?就是以前AI做视频,总有些一眼就能看穿的毛病:比如人走路像飘在天上,手指有时候会变成六根,杯子掉地上不碎反而弹起来,违反物理规律。

现在Sora2基本把这些毛病改了,人走路脚踏实地,东西掉地上该碎就碎,动作看着特别自然。

而且它还能跟谷歌的Veo3一样,自动给视频配音效——下雨有雨声,开门有关门声,不用再自己后期加,省了大麻烦。

更重要的是那个独立APP:现在只在美国和加拿大的iOS上能下,得要邀请码才能用,早期是免费的。

里面有个新功能挺有意思,推荐算法不推“最火的视频”,而是推“你可能想模仿的视频”——比如你平时爱拍宠物,它就给你推别人用Sora2做的宠物视频,相当于直接给你灵感,上手特别快。

其实OpenAI搞这么大动静,根本不是想卖个“做视频的工具”,它是想搭个“内容生态圈”——简单说,就是让你在它这儿做视频、发视频、看别人的视频,它从中间赚所有环节的钱。

这事儿从奥尔特曼10月4号发的博客里就能看出来,他把Sora的商业模式说得明明白白,重点提了两件事:解决版权问题,找赚钱的路子。

2

先说说版权,这可是AI生成内容的“老大难”。之前Midjourney、MiniMax这些公司,因为训练模型用了别人的版权内容,被起诉到焦头烂额。

奥尔特曼的思路不一样,他想让版权方“自己说了算”——比如迪士尼有米老鼠的版权,迪士尼可以决定要不要开放权限,让用户用Sora2做米老鼠的视频;

要是开放了,用户做视频赚了钱,迪士尼也能分一杯羹。

他还专门提了个例子:今年3月GPT-4o更新了文生图功能,当时全网都在做“吉卜力风格”的图——就是《龙猫》《千与千寻》那个工作室的风格,连奥尔特曼自己的X头像,现在还是这种风格的照片。

网上甚至传过AI生成的“吉卜力回应”,虽然是假的,但奥尔特曼说他特别惊讶:“没想到用户跟日本这些内容的联系这么深”。

这话其实就是在暗示:要是能跟吉卜力这种版权方合作,用户能合法做喜欢的内容,版权方能赚更多钱,这不就是双赢吗?

再说说赚钱的路子,奥尔特曼初步想法是“按生成次数收费”,然后跟版权方、视频里的形象原型分成。

比如你用Sora2做了个含米老鼠的视频,花了10块钱,迪士尼可能就能分到2块。

10月8号他在播客里还吐槽了一句,说现在市面上有那种“消除AI视频水印”的工具,他特别反感——这其实是在保自己的利益,要是水印能随便消,版权追踪、分成这些事就没法搞了。

他还透了个底:ChatGPT靠会员费赚钱的模式很成熟,但Sora不行。要是你用Sora只是看别人的视频,那插广告赚钱就合理;要是你自己做视频发出去,那就得用别的模式。

至于Sora到底是“工具”还是“内容平台”,他说要到明年一季度末才看得出来,但“按次收费肯定合理,先试试水”。

这么一看,OpenAI的野心就藏不住了:它想做个“全能平台”,你在这儿生成视频,分享给朋友,刷别人的视频,所有动作都在它的圈子里,它从中间抽成。

这模式要是成了,OpenAI就不只是个搞AI技术的公司了,会变成跟抖音、YouTube一样的内容巨头。

3

Sora2这东西,对行业的冲击可不是小打小闹,几乎能改半个互联网的规矩,咱们一个个说。

首先是内容创作行业,以前做视频是“专业人士的活”——得有相机、学剪映、做特效,成本高还费时间。现在有了Sora2,你只要会打字,就能做高质量视频。

比如你想做个“猫咪跳街舞”的短视频,打一行字进去,几分钟就出来了,还带背景音乐和音效。这意味着什么?内容创作的门槛直接被拆了,任何人都能当创作者。

但这对专业人士来说,是机会也是坑:机会是能省成本、提效率——以前拍个产品视频要一天,现在用AI生成素材,自己稍微改改,一小时就搞定;

坑是竞争更激烈了,以前靠“会拍视频”吃饭,现在大家都会用AI,你得靠“创意好”“想法独特”才能站得住脚。

然后是影视行业,传统拍电影、拍电视剧,要搭场景、找演员、搞后期,花几千万上亿不说,周期还长。

现在有了Sora2,很多场景不用实地拍了——比如拍个古装剧的皇宫,AI直接生成,演员对着绿幕演就行,后期把场景叠上去,成本能砍一半,时间也省了一大半。

但这对有些人来说不是好事:比如摄影师、灯光师、传统的特效师,以后可能没那么多活干了。以前拍个广告要找个团队,现在品牌方自己用AI就能做,这些岗位的需求会越来越少。

广告行业也会变天。以前做一支广告,找导演、拍素材、做后期,小品牌根本扛不住成本——比如一个小面馆想做广告,花几万块找团队拍,可能还没赚回来。

现在用Sora2,打几个字“我家牛肉面出锅,热气腾腾”,几十块钱(早期免费)就能出视频,效果还不差。这意味着小品牌也能跟大品牌拼广告,行业格局会彻底变。

游戏行业也会受益,尤其是独立游戏开发者。以前做游戏要大量美术资源——角色建模、场景设计、动画制作,得雇专业团队,花不少钱。

现在用Sora2,很多资源能直接生成,比如做个“森林场景”,AI几分钟就搞定,开发者能把更多精力放在玩法上,不用再卡在美术上。

AI生成森林场景

电商行业也会跟着变。现在电商卖东西,大多靠图片展示,视频虽然效果好,但做起来麻烦。

有了Sora2,商家随便做个商品视频——比如衣服的上身效果、家电的使用过程,买家看得更清楚,说不定买的人就多了,转化率能提不少。

4

说到这儿,有个问题绕不开:Sora2这么费算力,会不会带火一批行业?答案是肯定的。

视频生成比文本、图片费多了——生成几秒的高清视频,需要的计算量是生成一张图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以后用Sora2的人多了,对算力的需求会爆炸式增长。

最先受益的是GPU厂商,英伟达作为行业老大,肯定赚翻——现在Sora2训练、生成视频,大多用的是英伟达的GPU,需求一涨,英伟达的芯片肯定卖得更火。

AMD、英特尔这些厂商也能分点汤,毕竟算力不够,大家都会抢着买芯片。

然后是云计算服务商,比如亚马逊AWS、微软Azure、谷歌云。很多用户自己没有足够的算力,得靠云服务生成视频,算力需求涨了,这些云服务商的生意也会变好。

数据中心建设也会迎来高潮——要装更多的服务器,就得建更多数据中心,连带着服务器组装、电力供应这些产业链,都会跟着火起来。

除了刚才说的GPU、云计算,还有几个行业值得关注。

一个是AI芯片行业,除了英伟达、AMD这些老玩家,还有Cerebras、Graphcore、SambaNova这些初创公司——它们专门做AI训练和推理的芯片,比通用GPU更适合AI干活,效率更高。

现在算力需求暴涨,这些公司会迎来黄金期,说不定能冒出几个新巨头。

另一个是内容分发平台,比如抖音、快手、YouTube、Instagram。Sora2生成的内容多了,这些平台的视频数量会暴增,用户看得更久,流量和活跃度都会涨,平台也能赚更多广告钱。

还有版权管理和内容审核行业。AI生成的内容多了,版权问题会更复杂——比如谁的版权、有没有侵权,还有内容审核也会更难,比如有没有假新闻、违规内容。

这些都需要专业公司来处理,所以版权管理、内容审核公司会有更多活干。

5

最后咱们说说普通人该怎么抓这波机会,给大家几个实在的建议。

如果你是内容创作者,别犹豫,赶紧学用Sora这类工具。现在是早期,平台肯定会给流量红利——比如你是第一个用Sora2做某类内容的,很容易火起来。

而且用AI能省不少时间,你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创意上,比别人跑得更快。

如果你在影视、广告、游戏这些行业工作,别等着被AI取代,要主动学AI工具。

以后的岗位需求会从“纯执行”转向“创意和管理”——比如以前你是做特效的,现在可以学用AI生成特效,然后负责调整、优化,变成“AI特效主管”,这样才不会被淘汰。

如果你有创业想法,可以围绕AI视频生成做细分工具。

比如针对宠物店的“宠物视频生成工具”,针对教育机构的“课程动画生成工具”,或者做版权管理、内容审核服务——这些细分领域竞争小,需求又大,很容易做成。

如果你是投资者,可以关注GPU制造商、AI芯片公司、云计算服务商、内容分发平台这些领域。

现在算力需求暴涨,这些公司的业绩大概率会变好,不管是买股票还是找项目,盯着这些领域,不容易出错。

其实Sora2和它的APP,不只是一次技术升级,更是OpenAI向内容巨头转型的关键一步。它会重塑内容创作、分发的规矩,带火一批行业,也会让一批岗位消失。

这波变革来得又快又猛,能不能抓住机会,就看你会不会学习、会不会适应。

历史上每次技术变天,都是奖励那些敢拥抱变化的人——比如当年电商火的时候,敢开店的人赚了钱;短视频火的时候,敢拍视频的人赚了钱。

这次也一样,要是你能早点跟上AI的节奏,说不定就能抓住下一个风口。

来源:知识分子李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