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8日晚,发动机的轰鸣声尚未完全消散,上海赛车场外的夜风中便已传出尖叫声——但这次并非因冠军而起,而是因为一张明星海报。24岁的贺某某、46岁的贺母以及23岁的黄某三人扭打在一起,荧光棒被踩得如同糖纸般破碎,保安的哨声仿佛给这场混乱按下了快进键。就在仅一分
10月8日晚,发动机的轰鸣声尚未完全消散,上海赛车场外的夜风中便已传出尖叫声——但这次并非因冠军而起,而是因为一张明星海报。24岁的贺某某、46岁的贺母以及23岁的黄某三人扭打在一起,荧光棒被踩得如同糖纸般破碎,保安的哨声仿佛给这场混乱按下了快进键。就在仅一分钟前,她们还一同为偶像呼喊助威;仅仅过了一分钟,“喜爱”这两个字就成为了行政处罚决定书上的记载。
“看个比赛,怎么就成了全武行,
”视频一出,评论区瞬间炸锅,
有人吐槽“饭圈疯了”,有人摇头“年轻人冲动”。
再刷一下热搜就能看到,像这样的情节差不多每个月都会有新的版本:为了抢到签名,半夜就去排队然后大打出手;为了占到C位,把机场的玻璃门给挤碎了;甚至在小学门口,两个妈妈替孩子“应援”都能登上热搜。
追星从一个人的小鹿乱撞,变成一群人的情绪火药桶,似乎只需一个镜头、一句拉踩。
别忘记在冲突现场不只是那三个女孩。周边的人拿着手机,闪光灯像一片光的海洋一样,但真正走上前去拉架的人却很少。我们早就已经习惯了“先拍照然后再传播”,却把“先劝阻然后再评判”给忽视了。在心理学里有一种现象叫做“责任分散效应”——旁观的人越多,单个的人就越容易觉得“总会有其他人站出来管”。结果就是,当拳头落下来的时候,围观的人群反而变成了默默的背景音。
再往深里琢磨,母女一起参与“战斗”才是真正让人担心的事。46岁的贺某本应该给女儿递上一杯热奶茶,轻轻地说一句“喜欢的话可以温和些”,可她却偏偏把偏袒的心性演变成了“混合着打”的样子。当宝妈全身心投入到饭圈中时,亲情的那层遮挡物和粉丝的狂热一层一层地叠加在一起,喜爱反而变成了最堂而皇之的暴力。
还有一个隐藏着起作用的东西:算法。短视频平台每15秒就有一个让人兴奋的点,能把“互相撕扯”剪成让人觉得很痛快的部分,点赞的数量跟情绪的浓烈程度直接相关联。平台悄悄地统计着流量,粉丝生气地数着对方的情况,谁还能记得偶像一开始说的“变成更优秀的自己”呢?
但故事的确有另外一面。在同一个赛车场,去年也有个小姑娘摔倒了,旁边一个不认识的男孩立马把她扶了起来,接着顺手把她的灯牌举到了头顶,由于担心会挡住后面人的视线——那一条视频仅仅获得了三百个赞,却在那个夜晚让整个看台都感受到了温暖。
之前成都大运会结束散场了,观众们主动留下来,把垃圾整理得像“九宫格”一样;在杭州亚运会时,志愿者用漫画给外国选手画“专属头像”,这些消息在国外的网络上广泛传播。事实表明:大型赛事中最能打动人的时刻,从来都不是灯牌有多耀眼,而是陌生人间自然而然产生的那种默契。
喜欢一个人、一场运动、一座城市,方式有千万种,最硬核的一种叫“不给旁人添麻烦”。把热情留在尖叫里,把秩序留在心里,才能把“我们”写成更大的“我们”。
赛车引擎会冷却,但人心的温度可以自己点火。下次再遇人潮,你愿意做那个先伸手的人吗?评论区聊聊:你有没有在哪场活动里,被陌生人轻轻保护过?或者你怎么看待“饭圈母女兵”?把好故事留给大家,也把温柔留给人潮。
来源:在石滩上欣赏海贝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