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当考生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0 17:41 1

摘要:前段时间热播的影视剧《国色芳华》中,涉及到一段推动科举制度改革的剧情令我记忆犹新,剧中两朝元老重臣徐祖平徐祭酒,即是帝王是,更是因满腹学识得天下无数学子唯他马首是瞻。当时,出现了地方士族通过相互保举,更与长安权贵相互勾结,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势力企图动摇皇权统治。

前段时间热播的影视剧《国色芳华》中,涉及到一段推动科举制度改革的剧情令我记忆犹新,剧中两朝元老重臣徐祖平徐祭酒,即是帝王是,更是因满腹学识得天下无数学子唯他马首是瞻。当时,出现了地方士族通过相互保举,更与长安权贵相互勾结,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势力企图动摇皇权统治。为此企望从科举入手,提高寒门子弟入仕为官的比例,积极引外力进入朝廷内部制衡、打击权贵和士族。徐祭酒便是致力于科举改革的代表人物,旨在规范选拔制度,打击徇私舞弊行为,并要求重新分配中榜名额,将官学与私学的录取比例从九比一调整为六比四。

儒家所推崇“学而优则仕”和“修齐治平”的最高理想深刻洗礼下,科举制度的神圣地位在古代知识分子心中难以撼动,但科举是皇权的附属品,把具有思考有能力的人才招揽进朝廷,框定在大家熟知的权力的游戏里,从而实现“天下英雄尽入彀中”的目的。唐朝科举制度在隋朝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促进了唐朝政治、社会和文化等的发展,并为以后历朝所沿袭。“不知多少人为了这功名汲汲营营,皓首穷经,留下很多佳话,也留下很多遗憾。”符合于时代需要的科学制度之外,当时的考生又有着怎样的经历,《披荆斩棘的唐朝考生》一书或许可以带给你答案。

曾出版《锦衣行》《大明诡事录》《乘风破浪的唐朝女子》等备受读者喜爱历史题材作品的作家扶兰,近期推出《披荆斩棘的唐朝考生》通过关注28位人物鲜为人知的生平事,从这样一个角度带领读者纵览大唐科举。这是非常巧妙的视角,对于科举的参与者而言,考场亦是风云莫测的江湖,考官也是不可忽视的角色,在这个故事中深入了解唐代科举制的发展,也能一并感受具体的大唐风貌,可谓“品古今考场、官场、职场生存之道”,以历史化作智慧,巧妙的是书中趣味科普干货很多,将知识点也梳理的条理清晰,读来轻松有趣,收获颇丰。

“大唐这种兼容并包的宏阔气象,在安史之乱后,直至晚唐时期,依然未变。何谓大唐?这就是大唐。”最近又到了一年的考研季与国考季,紧张的备考之余,考生们可以到这部作品中寻求一丝放松与乐趣。其实这部作品中呈现了历史上,李淳风“不会编历法的道士不是好公务员”、张九龄“宰相回乡再就业,gap year兼职包工头”、孟浩然“说好不考公,写诗求offer”、杜甫“全员挂科,子美躺枪”,今天的年轻人所遇到的、焦虑的,历史上的人也是如此,不如放下心结,轻装上阵,你看他们不也名垂史册了嘛。

来源:书海泛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