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上周去峨眉山脚下的老赵棚,1993年发现它的那棵母树还在,树皮被摸得发亮,当地人说“摸一把,回家就发新芽”,迷信归迷信,红一品确实争气,扔在阳台边,忘了浇水也能硬挺,叶子油得能照出人影。
你花十块钱买杯奶茶,二十分钟就空杯,十块钱买棵红一品,能看它年年抽箭爆花,这笔账谁不会算。
我上周去峨眉山脚下的老赵棚,1993年发现它的那棵母树还在,树皮被摸得发亮,当地人说“摸一把,回家就发新芽”,迷信归迷信,红一品确实争气,扔在阳台边,忘了浇水也能硬挺,叶子油得能照出人影。
别被“八大名品”吓到,它当年拿金奖靠的不是身价,是脾气好。2005年雅安博览会评委把几十盆兰扔在30℃大棚里,别的品种蔫成面条,它照样站得笔直,花形一点没散,评委当场拍桌子:就它了!
于是白送一个“特别金奖”,奖品是锦旗加三百块,老板笑到合不拢嘴,晚上直接拿奖金请全场吃烧烤。
后来行情一路跳水,跌到十块一苗,兰友群里哀嚎遍野,我反而多买了十盆,为啥?
便宜不等于烂货,它再跌也跌不成草,基因摆在那儿。
去年川农大论文我蹲到半夜三点抢先看,用LED补光每天多照两小时,再撒点他们配好的“懒人肥”,我的红一品一杆蹦出十二朵,比官方数据还多两朵,花期拖到国庆,朋友圈照片点赞暴涨,虚荣心瞬间拉满。
更离谱的是,今年成都兰展出现“红韵”,红一品的亲闺女,花径直接干到5厘米,像把爸爸的小圆脸拉成网红瓜子脸,老兰友摇头说没灵魂,年轻人排队扫码,十五秒卖空。
我蹭了一棵回家,跟老爹红一品摆一起,老子娇小精致,闺女肥美张扬,同框直播,弹幕全是“父女反差萌”,流量蹭得明明白白。
省里最近给它上了“川兰”地标,文创店顺势推出红一品雪糕,抹茶味,吃完棍子印着兰花口诀,我咬了一口,甜得发齁,还是回头啃我的苗实在。
十块钱,买不了上当,买得到每年春天准时发来的“四川来信”,信封里夹着花香,告诉你:别急,日子还会红。
来源:灿烂可乐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