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双 11 新节奏:商家减压力消费者得从容,购物节回归本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0 17:59 1

摘要:之后小红书11号、淘天15号也陆续上线,也就拼多多还按自己的节奏来,视频号说要等到10月31号,其他主要平台全在十月中旬前动起来了。

双11启动得也太早了,10月7号快手就开了预售,紧跟着10月9号0点抖音电商跟上,当晚8点京东也凑了热闹。

之后小红书11号、淘天15号也陆续上线,也就拼多多还按自己的节奏来,视频号说要等到10月31号,其他主要平台全在十月中旬前动起来了。

好多人都纳闷,这是不是因为现在市场太卷,才靠提前启动抢生意啊?其实还真不是这么简单。

以前双11那叫一年等一次的憋大招,商家为了冲单日GMV,囤货囤到仓库堆不下,物流一到那天准爆仓;咱们消费者也得憋着需求,就等那几天买,这种模式早就撑不住了。

现在平台搞早启动,本质是把双11揉进全年的生意里,不是单纯拉长战线。

你看巨量引擎给商家的建议,就说要让双11跟中秋国庆无缝衔接,今年俩节日叠一块儿,从9月上旬就有送礼、出游的消费需求,成了超长消费季。

我9月打开抖音,好多品牌商品页都标着双11提前购,直播间里也老说保价双11,其实预热早开始了,官宣的正式开启更像个仪式感。

淘天也是这个思路,618之后每月搞两场88大促,内部都叫小双11,一直连到双11。

听相关负责人说,这相当于给商家三个月安排六次模拟考,能多测测货品、调调运营策略,省得双11临时掉链子。

说实话,这种调整挺好的。以前咱们为了凑满减,熬夜算账算到头疼,现在随时能以接近大促的价格买,不用再跟赶集似的;

商家那边,订单分散开,供应链压力小了,预售数据还能帮着精准备货,少浪费库存;平台也不用面对大促前没流量、大促后流量断崖的尴尬,生意场能稳不少。

说白了,双11现在不是卖爆一天的奇迹了,是帮全年生意稳着走的加速器,当天数据没那么亮眼,反倒是好事。

但新问题也来了,既然啥时候买价格都差不多,双11咋让咱们停下划手机的手啊?今年平台们倒挺有默契,一边盯着单品爆款,一边开拓即时场景。

先说单品,这不算新玩法,但今年做得更绝。京东搞的官方直降,专门针对单品,要求参与的商品至少得让利15%,商家还能自己加优惠,既靠平台保了价格,又用平台信誉背书,不搞那些复杂的规则,看着就清爽。

小红书也第一次搞了重点单品频道,选上的商品能拿到全场景流量,价格还有平台补。

现在大家注意力都碎得很,全品类打折根本记不住,但一个有话题性的爆品就不一样了。

再说说即时零售,618的时候它就挺显眼,双11更热闹了。

京东在商家策略里说要玩转全站流量,其中秒送就是新场景,还打通了小时达到店取,从商品到售后的数据都能串起来,另外还给即时零售商家设了35万的激励金,符合条件的能拿最高10%返利。

淘天那边也在推这个,比如迪卡侬,现在在天猫旗舰店下单,能选就近门店配送,又快又能帮着转化流量。

听负责人说,通过平台闪购,有线下门店的品牌能做到3小时送达,系统会调最近门店的库存,今年双11有上千个品牌试这个模式。

天猫超市也发力近场闪购,搞双店运营,还升级了供应链,在原来半日达的基础上搞闪购前置仓、一日三配,最快4小时就能送到,还有城市竞速赛帮品牌涨声量。

可惜了,中小品牌没那么成熟的门店网络,这波红利暂时还吃不上。

其实今年双11的变化,说到底是回归商业本质。

它早不是拼单日GMV的时候了,商家得琢磨怎么用平台的新能力把产品做好、服务做细;咱们消费者也不用再熬夜算账,随时能买到划算的东西,这样的双11,才有点样子嘛。

来源:成倚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