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侯区知名民办学校的确不少。比如西川中学、西川实验,称得上是成都民办初中里的“第一梯队”,每年小升初摇号也非常火爆,补录率极低,今年更是0补录。还有2019年才开的领川外国语学校,虽然建校时间不长,但口碑也很不错。
放眼“5+2”区域,武侯区的民办学校数量是最多的。
作为成都最早发展商品房的区域,武侯区经济基础好,教学资源也起步早、发展快——民办教育成熟得早。
武侯区知名民办学校的确不少。比如西川中学、西川实验,称得上是成都民办初中里的“第一梯队”,每年小升初摇号也非常火爆,补录率极低,今年更是0补录。还有2019年才开的领川外国语学校,虽然建校时间不长,但口碑也很不错。
除此之外,武侯区的公办教育也值得提一提,除了龙江路小学、棕北中学等老牌名校,这几年新面孔也不少。七中墨池、石室锦官中学、西川悦湖学校等新学校陆续开校。
随着这些新学校的正式投用,武侯区的教育资源有多大提升?家长们的升学选择又多了哪些?
去年,七中领办的墨池书院中学和石室中学领办的石室锦官中学初中部同时招生,这绝对是武侯区这几年的大新闻。
虽然七中林荫校区地理位置在武侯区,但属于市直属,不算武侯区自己的学校。而墨池书院中学和石室锦官中学就不一样了,是正儿八经的区属学校 —— 初升高的指标到校名额,只面向武侯区学生。
两所学校都是高完中(初中+高中)。墨池书院中学小升初划片服务于武侯区4片、8片和10片,石室锦官小升初划片服务于武侯区3片和6片。
今年,两所学校的高中部也开始招生,录取分数不低:七中墨池统招线613分,石室锦官612分,两个学校录取分数仅有一分之差。作为新开办高中,这个分数已经相当优秀。
为什么这两所新学校第一届招生就如此受欢迎?
这背后其实是源于对成都七中和石室中学的信任。
墨池书院中学,是成都七中领办的。从校名“墨池”二字,就能看出它和七中的深厚渊源。
学校与七中实行“四同”——同备课、同教研、同考试、同资源。七中的名师每周会来校指导,退休校长担任顾问,连作业批改都跟七中本部同步。
师资配置也很高:校长周莉莉是原七中网校部主任、林荫校区教务处副主任,也是成都市数学学科带头人;副校长谢荣华是原七中高新信息中心主任、信息学竞赛金牌教练。教师方面,从七中派遣的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担任主要班型的主要学科教学工作。因为离七中林荫校区近,联动起来也特别方便。
再说石室锦官中学,这是石室中学在武侯区唯一的一所领办型学校。校长张良是名副其实的“老石室人”,从毕业出来就在石室工作。
管理团队和教师有石室系支持,还有来自北湖校区的骨干教师。更值得一提的是,石室本部的竞赛教练会直接参与学校的竞赛课程——学生能接触到石室优质的竞赛资源。
石室中学的书记、校长和各学科带头人,也会担任指导专家。学生有机会去石室文庙、北湖参加活动,本部的竞赛教练也会定期来上课。
这两所学校虽然新,但起点都不低。在七中和石室中学的加持下,名气和资源都有了。当然,毕竟是新学校,很多家长也是持观望态度,尤其看重师资的稳定性。
今年,在中招会现场,家长在墨池书院中学点位咨询时就问道:“听说会派七中的老师过来,那老师能待多久?会不会教一年就走了?”
的确,对新学校来说,师资尤为重要,一方面要保证师资优质且稳定,另一方面还要在今后取得优秀的出口成绩才能获得家长和学生的认可。
作为教育底蕴深厚的主城区,武侯区还有不少沉淀多年的老牌名校。
相对去年,今年小升初划片,武侯区是“5+2”区域中唯一一个没有变动的区,非常稳定。
优质公办初中主要集中在武侯1片和2片,这两个片区对口初中多年保持一致。
武侯区2025年小升初划片 来源:武侯教育
比如棕北中学,是武侯区家长公认的头部公办初中,平时声量不大,但出口成绩一直稳居全市公办第一梯队。和西川中学一样,都是武侯教育的“门面担当”。
棕北中学有桐梓林和科院两个校区,建校多年来口碑一直不错。据家长反馈,今年中考成绩依然突出,高分段考生很多。感兴趣的家长可以私下打听看看。
四川大学附属中学,大家更习惯叫它 “十二中”。学校初中部不算特别突出,高中部是老牌重高。今年统招线616分,全市公办高中第18名,也是武侯区录取线最高的高中。能在四七九系占大半的前20名中稳住这个位置,实力还是比较强的。
作为高完中,川大附中最大的优势是 “区指标定向分配”—— 高中部会给初中部派发部分指标到校名额。另外它的空军青少年航空实验班也很火,每年报名的人特别多,今年只在全省招 40 人,报考难度很大。
川大附中
除了武侯1片和2片,武侯5片也值得关注。
这个片区初中对口两所学校——四川大学附属中学西区和北二外成都附中,虽然口碑比不上1片和2片的头部,但优势在于没有明显短板,在区内都算比较不错的学校。
四川大学附属中学西区学校2014年创办,是一所公办初中,面向武侯4片和5片招生。生源在武侯区来看不算最好的,但据家长说最近几年的中考成绩在区内都是名列前茅的。今年学校拿到了9个市指标,是全区数量最多的。据家长分享,区指标一共拿到了171个,其中有50个是川大附中的指标。
北二外成都附中虽然2018年才开办,但宣传工作做得不错,人气很高,主打“科技+外语”。2023年新增千秀校区,成为“一校两址”,同年11月又挂牌了附属小学北区,覆盖从学前到高中四个学段。
2025年小升初,武侯5、6、7、8、15片都有机会摇进北二外成都附中,覆盖范围很广。
武侯12片的石室双楠实验学校也值得一提。它是武侯区第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家长评价很好。按照现行政策,石室双楠实行单校划片。也就是说,只要读了小学,初中也是稳上的,非常省心。
武侯区的家长应该能感觉到,最近几年,悦湖科技城的动作不少,尤其是教育配套一直在更新。
除了引进七中等名校资源,武侯本土的川大附中、西川中学、龙江路小学也陆续在这里落地建校。
因此,名字带“悦湖”的学校越来越多:
2023年9月,行知实验小学更名为龙江路小学悦湖学校;
2023年8月,西北中学外国语学校更名为川大附中悦湖学校,加入川大附中教育集团,实现课程、教研、管理深度融合;
2024年2月,金花中学搬迁,更名为棕北中学悦湖学校,加入棕北教育集团;
2024年4月,成都七中正式领办武青西三路中学,命名为七中墨池书院中学;
2025年9月,西川中学领办的首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西川悦湖学校小学部正式开学。
这些学校里,有的是全新建设,有的是老校升级更名。
川大附中悦湖学校和棕北中心悦湖学校的前身,分别是机投中学与金花中学。过去,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机投、金花片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生源质量也不够理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的确存在,不会短时间就全然改变。加入名校教育集团后,在口碑上暂时还没有太大提升。
相比之下,大家对新开的墨池书院中学和西川悦湖学校更寄予期望,毕竟是公办和民办头部学校领办,起点比较高。
但不论是哪种形式,背后都是实打实的教育资源升级——包括更先进的硬件设施、更优质的师资引入、以及更创新的课程体系等。
图源:武侯发布
武侯区为什么要重点发展悦湖科技城的教育?
因为这里定位为“中国西部高端新材料研发转化中心”,聚焦人工智能、新材料、机器人等产业。
人才和教育资源是深度捆绑的,想要吸引和留住人才,优质的教育配套必不可少。
龙江路小学、棕北中学、川大附中、西川中学这些本土教育品牌,正在悦湖科技城发挥引流和提质的关键作用。
但有一点非常关键:如果悦湖科技城能够凭借这些优质的教育规划,持续吸引到重视教育、关注孩子成长的家庭入住,形成良好的生源基础,那么这块区域的教育成果一定会来得更快、更明显。毕竟,好学校与好生源相辅相成,共同成长。
一个新板块的教育发展和成熟,往往需要一些时间和耐心。学校的硬件可以快速建成、品牌可以迅速挂牌,但教学氛围的沉淀、师资团队的磨合、办学特色的形成,乃至整个教育生态的优化,都需要更长期的积累。
等西川悦湖学校初中部投用后,小升初划片可能还会有调整,家长们记得关注。
你是哪个区的家长,关于你所在区的升学情况,有哪些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团长会选出大家最关注的话题进行解答!
文丨莹莹 排版丨阿乔
[END]
来源:成都儿童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