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滨州市委政法委与滨州中院联合举办“向人民报告——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精品案例讲评会,以典型案件讲评的形式生动诠释了“实干诠释忠诚、担当护航发展”的深刻内涵,展现了滨州法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使命担当,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坚定追求
近日,滨州市委政法委与滨州中院联合举办“向人民报告——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精品案例讲评会,以典型案件讲评的形式生动诠释了“实干诠释忠诚、担当护航发展”的深刻内涵,展现了滨州法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使命担当,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坚定追求。
表演者:滨州中院 成望政 王函莹 夏海鑫 王云鹏
较量
【故事梗概】
某女子在病友药转群中转售父亲生前剩下的止痛药,包括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和氨酚羟考酮片。一审法院认为其以牟利为目的,贩卖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精药品,构成贩卖毒品罪。后经中院发回重审后,案件被妥善处理。
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系国家规定的第二类精神药品,羟考酮为麻醉药品,都属于阿片类药物,是“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虽然是自医院合法购买,但有着接近毒品的药效和管制标准。
案件审理告一段落后,滨州两级法院也在深入调研“成瘾性麻精药品的收回路径问题”。调研中发现,在临床阶段,医生开出此类药品较为谨慎,也会提醒患者及家属,剩余药品需送回医院销毁。但由于回收药品并不给付费用,此类药品的流向大多是被丢弃,或像本案中的当事人一样,通过药转群转卖。
针对上述情况,中院与立法机关进行了沟通,向相关部门发出了司法建议,探索社会层面规范成瘾性药品的使用和回收,必要时可以建立有偿回收机制,得到了积极回应。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推动下,相关部门已就加强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闭环管理工作出台专门意见,并通过开展座谈、选定试点医院等步骤,将意见落地实施。
【典型意义】
案件始于看似微小的“剩余药品”问题,但其背后关乎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人民健康。禁毒斗争不仅要严厉打击毒品犯罪,更要注重预防和管理。
麻精药品一旦脱离医疗监管流入非法渠道,就是害人的毒品。案例为人们敲响警钟,有助于提升“药品”与“毒品”界限的认知。将麻精药品纳入严格的闭环管理,探索有偿回收机制,堵住合法药品非法流失的渠道,是麻精药品管理的创新实践,体现了新时代司法机关的履职担当,为推进平安中国、心安城市建设提供了司法保障。
来源:掌握滨州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