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敦煌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大IP,敦煌莫高窟作为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标高之一。这里所保存的壁画、彩塑和文献,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宝藏,跨越千年依然闪耀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神光芒。
敦煌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大IP,敦煌莫高窟作为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标高之一。这里所保存的壁画、彩塑和文献,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宝藏,跨越千年依然闪耀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神光芒。
敦煌这个大IP具有三大特质:
其一,敦煌是跨越千年的文明坐标,其文化内核自带稀缺性和权威性;其二,敦煌地处古丝绸之路要冲,历史留存的7百多个洞窟、4万多平米的壁画、2千多尊彩塑,使它成为全球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其内容的延展性,有着跨越时空的衍生能力;其三,敦煌艺术(壁画、彩塑、书法)是中国古代的一座艺术巅峰,是世界级的“视觉宝库”,具有持久的全球吸引力。
在网络时代,敦煌IP的跨媒介叙事潜力巨大。比如,敦煌壁画和文献中蕴含着大量的故事素材,可以直接转化为叙事内容;敦煌艺术中的色彩、纹样、造型等视觉元素,为不同媒介提供了丰富的视觉资源;还有,敦煌IP中蕴含的多元文化交融的精神,为当代文化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正因为如此,敦煌IP需要借助数字化媒体的文学叙事和艺术表达,来实现敦煌IP的多元呈现。
网络文学是一种新型文学形态,更是一个强大的IP孵化器,网络文学与敦煌IP的结合,既能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提供新的可能,也为网络文学创作本身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自带流量的敦煌IP,可以通过跨媒介叙事,把敦煌故事延伸至影视、游戏、动漫等多个领域。
网络文学中的敦煌叙事,既包括以敦煌为背景的历史题材创作,也包括将敦煌元素融入时代精神的现实题材作品。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成功的先例。如王熠的《敦煌:千年飞天舞》以敦煌莫高窟的文物修复和开发为重心,将真实历史与虚构情节巧妙融合,让一代年轻人的命运与古老的敦煌文化产生奇妙而又真实的交集。还有如《敦煌密码》《敦煌传奇》《数字敦煌之恋》等网文作品,它们在多元类型融合下的叙事创新、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形象塑造、虚实相生的文本建构、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等方面,为网络文学的敦煌叙事做出了创新性探索。
敦煌IP的网络文学叙事前景十分广阔:
第一,技术赋能为敦煌IP的多元呈现提供新的契机。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学的敦煌叙事将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形式和更加丰富的内容。例如,AI 技术可以帮助创作者更高效地创作融合敦煌文化元素的作品;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可以为读者和观众提供更加沉浸式的体验;“数字敦煌”的在线开放,让公众更便捷也更深入地了解敦煌文化。
第二,跨界融合为敦煌IP多元呈现提供产业支撑。不同媒介在网络创作领域的深度融合,将促进敦煌IP从“静态文物”到“动态内容”、从“实用产品”到“体验场景”的全链路衍生,覆盖文化、教育、消费、文旅等多个领域,打造出更加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例如,“跟着短剧去旅行”计划的实施,正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微短剧里看非遗”计划,将促进文化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加速敦煌文化在应用中传承,让IP分发走向日常生活场景。
还有,国际化传播为敦煌IP多元呈现延伸传播半径。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敦煌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将通过网络文艺等媒介形式走向世界,我们的敦煌IP将从“中国文化符号”转化为“全球文明 IP”,以世界为半径的传播,必将提升敦煌文化的传播度和影响力,使其成为中国文化出海、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亮丽名片
总之,通过网络文学叙事,敦煌IP不仅实现多元呈现,还能达成敦煌文化深度与敦煌IP传播广度的统一;既彰显千年文明沉淀的“稀缺性内核”,又通过数字化、商业化实现大众触达;既承载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与情感记忆,又能引发全球范围的文明互鉴。这样,从文学到艺术,从文物到文化,从国内到全球,敦煌IP就将成为一个“活态的、生长的、多元的”文化生态点、文学聚焦点、艺术闪光点和产业增长点。这正是网络文学叙事与敦煌IP多元呈现的意义所在。
(演讲嘉宾系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院院长、教授,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欧阳友权)
来源:甘肃省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