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道扬镳!再看曾经国乒3剑客的处境,在役与退役差距一清二楚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0 15:10 1

摘要:整理旧物时,我从箱底翻出一张泛黄的照片——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团领奖台上,马龙、张继科、许昕勾着肩笑,张继科还歪着头凑在马龙耳边,不知道说些什么悄悄话。看着照片里意气风发的三人,我突然愣了神:才十年啊,怎么他们的人生,就岔到了完全看不见彼此的路上?

整理旧物时,我从箱底翻出一张泛黄的照片——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团领奖台上,马龙、张继科、许昕勾着肩笑,张继科还歪着头凑在马龙耳边,不知道说些什么悄悄话。看着照片里意气风发的三人,我突然愣了神:才十年啊,怎么他们的人生,就岔到了完全看不见彼此的路上?

我至今记得当年守在电视前看决赛的样子。马龙第一个出场,3:0赢得干脆利落,挥拍时眼神亮得像燃着的火;张继科带着腰伤上场,每一次弯腰捡球都透着吃力,可扣杀时依旧狠得像头豹子;许昕更绝,一记“神仙球”救回赛点,解说员喊“这球能吹一辈子”时,我在客厅里拍着桌子叫好。领奖台上,张继科搂着马龙笑:“咱们这时代才刚开始!”那时候谁能想到,这竟是“三剑客”最后一次并肩站在奥运最高领奖台。

后来的日子,像被按下了快进键,又突然在某个节点急转直下。

第一次知道张继科淡出赛场,是刷到他打封闭针的新闻。21针啊,光是想想都觉得疼,可他当年就是凭着这股“用生命值打球”的狠劲,445天就拿了大满贯。可再狠的人,也扛不住伤病的磨。2018年后,他出现在赛场的次数越来越少,我还总在等他复出的消息,直到2023年那场丑闻炸开——欠赌债、拿私密照抵债,曾经高调炫耀“JK445”车牌的大满贯得主,一夜之间成了人人喊打的“污点艺人”。

前阵子刷到网友拍的视频,张继科在宁波一条小巷里的小俱乐部教孩子打球,穿着简单的运动服,头发剪得短短的,再也没有当年撕球衣、踹广告牌的张扬。他的社交媒体还停留在恭喜樊振东巴黎夺冠,评论区却满是“蹭热度”的嘲讽。我盯着视频里他弯腰教孩子握拍的样子,突然想起里约时他说“咱们这时代才刚开始”,鼻子一下子酸了。

而马龙,好像永远是那个“定海神针”。东京奥运会上,他成了乒坛第一个双圈大满贯,35岁的年纪,在巴黎奥运会团体赛上依旧独挑大梁。有人说他傻,放着那么多商业代言不接,可他说“不想训练时间被占用”。退役后他接任乒协副主席,办公室里挂着巴黎奥运的金牌,依旧是当年那个沉稳的模样。上次看他接受采访,被问到张继科,他只是轻轻说“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话里没多提,可我总觉得,他心里也记着当年一起打球的日子。

最让我意外的是许昕。当年那个在赛场上耍着直板、被称为“人民艺术家”的他,退役后居然成了“网红解说”。上次看他解说世乒赛,一口段子说得比打球还溜,“这球打得像我当年丢的那个”“他这反手,还没我家孩子练得稳”,直播间里笑翻一片,粉丝涨了上百万。后来他开了运动品牌,主打复古国潮,直播间里带货乒乓球拍,忙得脚不沾地。网友调侃“许昕的喜剧人设比运动员时期还火”,可我记得他当年混双失利后,笑着说“下次一定赢”的豁达,或许从那时起,他就早想好要走一条不一样的路。

刘国梁当年说的那句话,现在想来真是精准:“马龙是定海神针,张继科是火药桶,许昕是润滑剂。”性格里的伏笔,早就悄悄写好了他们的结局。队医当年的感叹更扎心:“张继科治伤像补破船,缝缝补补还是漏;马龙保养像打磨艺术品,细致得很。”是啊,一个靠着狠劲透支身体,一个靠着自律延长生涯,命运的分岔路,其实从一开始就铺好了。

商业世界的残酷,更是把三人的差距拉得越来越大。张继科代言的茶饮品牌爆雷后,资本像躲瘟疫一样避开他;马龙只接国家队指定的广告,反而保住了国民度;许昕干脆自己当老板,自创品牌的收入,比当运动员时还高。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当年张继科能收敛一点,许昕没选择退役,马龙没有坚持到巴黎,他们的人生会不会不一样?

可没有如果。那张里约的合影早就泛黄了,照片里勾肩搭背的三人,如今连公开同框都成了奢望。马龙的办公室挂着金牌,许昕的直播间堆着商品,张继科的训练营海报藏在宁波的小巷里,他们从同一片赛场出发,却走向了三个再也碰不到的终点。

有球迷说:“当年羡慕他们并肩作战,现在看懂了个体的孤勇。”深以为然。马龙在规则里拼到了极致,张继科在规则外摔得粉碎,许昕在规则边缘开辟了新战场。他们都曾是乒坛的传奇,也都为自己的选择付了代价。

盯着那张旧照片,我突然想起当年决赛结束后,三人一起举起国旗的样子。那时候阳光正好,他们的笑容比金牌还亮。只是不知道,现在的他们再想起那一刻,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来源:Timmy宺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