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朋友圈,爆出当年圈内大瓜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0 14:19 1

摘要:2025年的上半年,原起点创始人之一林庭锋(宝剑锋)发了一则朋友圈,瞬间让网文圈感受到了风雨欲来:

第二十九辑:

一代新人换旧人

2025年的上半年,原起点创始人之一林庭锋(宝剑锋)发了一则朋友圈,瞬间让网文圈感受到了风雨欲来:

五年之期之(已)到,可以干点什么了,想想现在的环境,可以干点啥呢?

配图是一张龙王踏海归来的图片。

恍惚间,人们似乎又想起了五年前,以吴文辉(黑暗之心)为首的起点创始团队败走阅文集团的前前后后。

五年眨眼而过,吴文辉的离去,恍如昨日。

2015年,在阅文集团刚刚成立的第二个月,中国移动和龙的天空以及浙江的媒体搞过一个很大的活动。

他们做了一个很像封神榜的东西,名叫“首届中国网文之王”。不仅要评出网络文学的“王”,还要评定“五大至尊”和“十二主神”。

从奖项的设置中,策划方的主持人看来是金庸的小说以及《圣斗士星矢》的忠实粉丝,但好在以“80后”为主流的网络文学大神们也是如此,这个活动很顺利地得到了开展。

“网文之王”最终由唐家三少毫无悬念地收入囊中,而“五大至尊”则分别是辰东、猫腻、梦入神机、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

除此之外,烽火戏诸侯、风凌天下、方想、酒徒、柳下挥、猫腻、月关等人则和上述几位一起位列“十二主神”的行列。

从点击量上来看,这份榜单在当时毫无争议,且与“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上的人名高度重合,所谓仙之人兮列如麻,不过如此。

这个活动在搞了三届之后,就因为人物的高度重合变得没有意思起来,最终取消。而阅文集团的网络文学大一统,让这个颁奖变成了接近起点中文网年会般的存在,显得鸡肋而富有争议。

倏忽之间,十年过去。2024年底,阅文集团搞了一个2024年度网络文学榜样作家“十二天王”名单,分别是:城城与蝉、神威校尉、蛊真人、孤独麦客、康斯坦丁伯爵、一片雪饼、古羲、陆月十九、纯九莲宝灯、愤怒的乌贼、鹤招、米饭的米。

2024年度网络文学榜样作家“十二天王”名单

还是12这个数字,却已经是物是人非,换了人间。当年“十二主神”,如今已没有任何一人还在“十二天王”的行列中。

以新换旧固然是时代大潮滚滚向前,但老书迷在晃神之间,也会忍不住问一句,这十年变的,真的只有作者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2019年的11月,一部现象级的网络文学IP上映,《庆余年》第一部在爱奇艺和腾讯视频上映,全网开启了狂欢追“小范大人”的狂潮,“超时点播”这种模式也在《陈情令》之后,正式成为了网络平台的定式。

作为阅文集团数年磨一剑的作品,选择《庆余年》作为IP改编的标杆,显然有起点创始团队自己的考虑。

《庆余年》剧照

《庆余年》的经典剧情和完整剧情当然是第一位的,陈萍萍之死之类的剧情,成为了一代网络文学读者心中泪流满面的意难平。

但除此之外,猫腻作为创世中文网时期第一位投效的“元老”,对猫腻的支持,其实也是吴文辉等人在表明一个态度。

资本本不该拒绝人情味,前提是不耽误赚钱。但毫无疑问,《庆余年》身上的人情味,并没有阻止阅文集团在IP道路上再进一步。

这一年,阅文集团版权运营收入达到 44.2 亿,同比激增 341%,占整体收入的 53.0%。

但繁花似锦之下,却已然烈火烹油,谁也没想到,《庆余年》竟成了起点中文网创始团队在阅文集团的最后绝响。

《庆余年》内页

2020年4月27日,巨变陡生,阅文集团突然宣布管理团队调整,现任联席首席执行官吴文辉、总裁商学松(藏剑江南)、高级副总裁林庭锋(宝剑锋)等部分高管团队成员荣退,辞任目前管理职务。

阅文集团在一夜之间,突然换血,宛如2014年那样,吴文辉又在仓促之下,被迫离开了他所熟悉的网络文学王座。

只是这一次,站在他对面的不再是那个文艺青年侯小强,而是年富力强的腾讯嫡系高层。

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出任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而腾讯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副总裁侯晓楠则出任阅文集团总裁和执行董事。

阅文集团官方公告截图

所有的猝不及防,都是早有端倪。

2017年的时候,春风得意的吴文辉在接受北大采访的时候,在IP改编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面对关于IP这个事儿,吴文辉保持了难得的清醒:

“目前整个数字阅读和网络文学产业加起来也不过百亿,但是下游的游戏等产业加起来有万亿。

同时下游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其实并不是很够,它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偷窃创意,复制创意,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成本很低。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是现在我们碰到的一个困境。”

曾几何时,吴文辉站在侯小强面前的时候,扮演了现实主义者的角色,他冷静地看出了盛大文学的乌托邦不切实际。

吴文辉与侯小强

现在时隔七年,yesterday once more(昨日再现),他还是那个现实主义者,腾讯集团现在告诉他:

你太慢了,网络文学要为了IP时代服务,利润不应该产在作品的连载中,而应该产生在作品IP的改编之后。

七年过去了,侯小强的影子似乎还站在吴文辉的对面,拿着盛大文学的宏大计划,对着后者冷笑一声。

只是这一次,吴文辉似乎很难再战胜这个影子了,他默默收拾了自己的办公室,摘下了“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的牌子。

吴文辉

在离职的时候,吴文辉在朋友圈发布了这样的一段话,这位北大的理工男,和网络文学20年书龄的老书迷,难得展现了文艺青年的一面:

“记得小时候看武侠小说,几乎每一个大侠最爱的结局都是退隐山林。

我虽不是大侠,也不爱山林,却也有个海边读书的梦想,今日便是这个梦想之始了。

过去十八年来,无数刀光剑影,但终算为中国网络文学于中国和世界文化之中争得了一席之地,终算为当年所蔑为微末的草根作家争得足以自豪面对妻儿的稿费,每思如此,虽身心伤疲,只觉心满意足。

然天下无不散之筵席,面向大海,读书看花,等我已久。

此时无法尽谢所有过去关注、支持、帮助的朋友,待风平浪静,我于湖海之畔,扫席以谢诸君,只是彼时相待者,有茶,无剑。黑暗之心 拜谢。”

起点创始团队

只是这一次,网络文学世界未必还能容得下文艺青年。

吴文辉等人离职只是一场大戏的开幕式,在起点中文网创始团队离开之后,一则消息在网络文学圈悄然流传。

阅文集团的新合同被曝光,许多大神级别的作者明确指出,这份合同实在是太不合理。

在传言中,这份合同内容包括并不止于“小说版权全归阅文所有,而小说作者只是被平台‘聘请’创作,且平台并不承认雇佣关系;阅文有权运营作者所有社交账号进行宣传等。”

甚至合同里还出现了“阅文集团可随时终止协议并请第三方以原笔名续完小说”这样的类似内容。

消息一出,激起千层浪,许多作家纷纷抗议,并在网络上发起“五五断更节”的活动。

某网友的微博发文

虽然后续阅文集团迅速在5月6日辟谣,但这件事还是迅速发酵,成为了作者和网站“劳资矛盾”的焦点。

无论是吴文辉等人的离开,还是“五五断更节”,本质上都是时代大潮拍打礁石轰起的滔天白浪。

阅文集团在2020年之前并非一帆风顺,在“VIP制度”和网络文学付费阅读模式开辟了近二十年后,免费网文再次卷土重来。

与当年的“5200”或者各种盗版网站不同,这一次,免费网文穿上了高端大气的外衣。

2018年5月,“趣头条”下属的免费网络文学产品米读上线,截至2018年12月末,平均日活突破500万,在网文阅读行业名列前三。

而“趣头条”投资方中,领投的就是腾讯,在后者眼里,阅文集团和吴文辉的付费模式,从来都不是唯一的选择。

阅文集团

不久之后,阅文集团更大的对手上线。

2019年11月,抖音旗下的免费网文阅读APP“番茄小说”正式崛起。

随后在2020年4月15日,也就是吴文辉团队离职前不到两周的时候,“番茄小说”联合今日头条、抖音、国内14家文化机构,发起“都来读书”全民阅读计划。

而吴文辉“付费网文”的故事却开始有些讲不下去了,也是在2019年,阅文集团的月度付费用户数为980万,付费用户比率为4.5%。

与此同时,阅文集团收入结构中,版权运营首次超过在线服务,占比达到 55.6%。

番茄小说

几乎就在一夜之间,似乎免费小说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连“网文之王”唐家三少都开始感慨:

“免费阅读应该是未来的趋势。我认为未来的内容就应该是免费的,所有付费可能都是在内容的增值上,就是我们所说的多版权运营上。”

但网络文学的世界里只有一个唐家三少,可以靠着IP斩获上亿收入,或者只有很少数的头部作者,才可以真正让IP改编的收入超过写书的收入。

吴文辉的“为当年所蔑为微末的草根作家争得足以自豪面对妻儿的稿费”的行为和阅文集团以及整个网络文学大环境中运用知名IP实现盈利和转型,很难说孰是孰非。

2013年,吴文辉出走盛大后加入腾讯

没有吃到的葡萄,可能是酸的,也可能是分外甜的。

历史不是一件事,而是一堆事,掺杂着无数人的不知所措和无可奈何,在某个极短的时间,编织交汇,并最终构成后来的一切。

就像2015年的无数事情开启了IP时代一样,在2019年11月到2020年4月的短短半年之间,许多事情也将注定未来很多年的方向。

但至少在2025年,网络文学30年之际,这个方向依然没有被人们看到。

数据可以给我们一部分答案。中国网络文学行业市场规模情况的统计数据显示,市场规模一直在高速增长,但增速却在2021年出现了急转直下的趋势,而网络文学行业出海市场规模情况则与之相似。

当然,阅文集团的诸多数据也和大趋势休戚与共。阅文集团的总收入,2020年和2021年分别约为83和85亿元,随后在2022年跌至76.3亿,2023年直接俯冲70亿,虽然2024借助《庆余年2》的热播重回80亿,但能否保证每年都有一部《庆余年2》依然是个问题。

而阅文集团之前最核心的在线阅读业务在2021年之后,连续三年下滑。但在另一方面,阅文集团的IP改编收入和利润率却依然稳定增长。

2024年阅文收入创三年内最高水平

在2020年,阅文集团选择另外一条路是对的吗?谁也不知道。

但可以肯定的是,阅文集团作为网络文学曾经最有风向标的巨无霸,在逐渐丧失着引领网络文学本身发展的那种绝对领导力,这种领导力也许并未体现在体量上,而是体现在“重新定义在网络文学上”。

阅文集团的身上,流淌着起点中文网、晋江文学城这样“旧时代残党”的血液。

在那个千禧年之后,榕树下轰然倒塌的时代里,这些网站曾经用自身的建设,回答了“什么是网络文学”这个宏观的命题。

他们用“女频”“男频”“玄幻”“穿越”等一系列名词,搭建了我们今日所认知的网络文学的一切。

那是互联网刚刚兴起的年月,一群二十多岁的创业者和一群二十多岁的作家们,用着昂贵的拨号上网,在双飞燕的键盘上不断敲击。

人们渴望文字,渴望着更多的信息,坚信着自己和世界都会变得更好,文艺青年和理想主义者饮酒狂歌,撑起了一个网络文学的创始时代。

但当时间来到IP时代,当年的青年们还在舞台上,但已经穿上了定制西服,身材发福,看着跳动的股价,说着上亿的资本交易,最终伴随着商业洗牌,雨打风吹去。

而在上海陆家嘴的阅文集团总部之外,新一代的年轻人们急匆匆地赶着地铁,他们手持智能手机,在短视频和算法的包围下沉浸其中。

他们不是缺乏信息的一代,而是信息爆炸的一代,他们看着网络文学成长起来,但却未必有时间一直看网络文学。

利益决定绝大多数东西,这是在各种行业都行得通的准则,但网络文学显然是特殊的那个,假如文学逐渐被抹杀理想主义,会怎么样呢?

类似这样“狼来了”的问题,在2024年之后,随着AI的不断发展,开始变得迫在眉睫了起来。

2024年,番茄小说的新条款中,爆出了这样的内容:

“甲方可将签约作品的全部/部分内容及相关信息作为数据、语料、文本、素材等用于标注、合成数据/数据库建设、AI人工智能研发、机器学习……”

简而言之,很可能作家辛辛苦苦塑造出来的人物、设定、情节等,会被网络文学网站送到专业的AI数据库,成为AI学习模仿的“养分”,后者可以在这些内容的训练下进行再创作。

这件事虽然很快得到了解释和辟谣,但存在的可能性却是实打实的。

番茄小说的回应

随后在2025年初,读者又在起点中文网某LV5作者更新中,发现了未加删除的AI对话指令,疑似作者本人使用了AI进行写作,但复制到文档中的时候不小心连AI指令一起端过去了。

从网站到作者的各种AI奇观看下来,网络文学到底是什么,似乎又在一片争议中变得模糊化了。

套路化和大数据,曾经让网络文学变得逐渐千篇一律起来,但现在,AI来了,它可以创造更多千篇一律的内容,甚至文笔更好。

那如果没有质变,网络文学,会陷入“证明自己的作品不是AI创作”的怪圈吗,这个质变,又该发生在哪个方向呢?

也许这是下一个10年或者30年,需要回答的问题。

策划:翟晨旭 夏夜飞行

排版/编辑: 洛溪 夏夜飞行

来源:悦享娱乐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