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大理金融监管分局办公室 中国人民银行大理白族自治州分行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大金办发〔2025〕67号)工作要求,洱源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我行”)紧密结合区域金融消费者需求与自身服务实际,以“保障金融权
根据《大理金融监管分局办公室 中国人民银行大理白族自治州分行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大金办发〔2025〕67号)工作要求,洱源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我行”)紧密结合区域金融消费者需求与自身服务实际,以“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系统化、多层次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切实将金融知识普及与风险防范意识培育落到实处。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进学校:筑牢校园金融安全“防护墙”
2025年9月18日,我行宣传团队走进洱源县职业技术中学,针对青少年群体金融知识薄弱、风险防范意识不足的特点,开展专项金融教育宣传。活动聚焦“防范校园贷”“识别电信诈骗”“守护个人征信”“假币快速辨别”“消费者权益保护”及“宪法与民法典金融相关条款”六大核心内容,通过发放定制化宣传折页、剖析典型案例、组织互动问答等形式,将金融知识转化为生动易懂的实操指南。活动有效帮助学生群体提升金融知识储备,树立“理性消费、合规借贷”观念,强化个人征信保护意识,从源头上远离校园贷、电信诈骗等金融风险。
二、进市场:织密商户金融权益“保障网”
2025年9月18日,我行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洱源监管支局,共同走进洱源县商贸小区农贸市场,面向市场内商户、摊贩及周边居民开展精准宣传。宣传内容围绕“防范非法集资”“保障网络金融安全”“解读存款保险制度”三大重点,通过现场讲解、发放宣传资料、解答疑问等方式,重点普及非法集资“高息诱惑、虚假承诺”的典型特征,讲解网络支付安全操作要点,明确存款保险对个人存款的保障范围与限额,切实消除商户及居民的金融认知盲区,提升其风险识别与自我保护能力。
三、进村组: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自2025年8月起,我行提前谋划、精心筹备,组建专项宣传小组,联合各村组干部深入乡村一线,开展“走村入户式”金融服务与宣传。活动中,宣传人员既为村民提供“手把手”的电子社保卡激活指导、手机银行转账缴费等实操教学,解决农村居民“用卡难、用网银难”的实际问题;又同步普及“防范电信诈骗”“远离非法集资”等知识,通过结合农村地区常见的“冒充亲属借款”“虚假投资项目”等案例,用“方言+土话”的通俗表达,让金融风险防范知识深入民心,切实提升农村居民的金融获得感与安全感。
本次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中,我行通过“进校园、进市场、进村组”的多场景覆盖,借助“案例讲解、互动问答、实操教学”的多形式融合,实现了金融宣传的精准化、立体化与实效化。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积极传播相关内容,由点及面,实现金融宣传的普遍化。活动后,广大金融消费者对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的识别能力显著提升,对反假币、反洗钱、个人征信保护的认知深度进一步加强,有效助力区域金融安全意识整体提升。同时,我行以专业、贴心的宣传服务,进一步拉近与客户的距离,树立了“扎根地方、服务民生”的良好社会形象,为后续持续推进金融知识普及、守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奠定了坚实基础。(赵小雪)
责编:张炜 王丽娟 王晶晶 曹阳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农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