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绝味鸭脖这个品牌,几年前随便走一条商业街,十有八九能看到,甚至有时一个地铁出口两边各开一家。“绝味鸭脖”三字咋那么有魔力?其实很简单,价格不贵,口味重,吃起来过瘾,尤其年轻人,下酒、宵夜、零食全都能搞定。但最近风向不对了,什么情况?一年关店4000家!这不是闹
绝味鸭脖这个品牌,几年前随便走一条商业街,十有八九能看到,甚至有时一个地铁出口两边各开一家。“绝味鸭脖”三字咋那么有魔力?其实很简单,价格不贵,口味重,吃起来过瘾,尤其年轻人,下酒、宵夜、零食全都能搞定。但最近风向不对了,什么情况?一年关店4000家!这不是闹着玩的,扎扎实实一天关十家,简直让人瞠目结舌。过去的“鸭脖刺客”,现在都快变成记忆了。
为啥会这样?说实话,咱不需要什么高深理论,纯用大白话聊聊。首先,这行太卷了,不管是绝味,周黑鸭,还是煌上煌、紫燕,有友这些老卤味品牌,日子都不好过。曾经卤味市场挺火,做啥都有人买。一到点都来排队,但现在呢?生意越来越差。
数据不是吓人的,是扎实的。绝味2024年营收62.57亿,同比下滑了13%,利润还直接少了一半多,简直要命。连带着2025年上半年,还在继续缩水。其他几个卤味大佬,也好不到哪去。数字是死的,人是活的,利润是一点点被蚕食的,市场格局变了,虽然周黑鸭今年利润暴涨了200%,看起来高大上,其实是去年太惨啦,从坑里爬出来了,但跟巅峰时期比起来,还是差远了。
为啥老品牌撑不住?最主要就是“不会玩新招”。你看看各家线上业务占比:绝味不到1%,有友不到6%,煌上煌才20%,周黑鸭也就12%。现在大家消费习惯早就变了,谁还去逛门店?动动手指头,外卖送上来方便多了。老品牌还想着“有口碑就行”,其实这套已经不灵啦。现在外卖、线上平台、抖音直播全都卷起来了,你不参与等着被淘汰吧。
老牌卤味为何玩不转线上?供应链是一个梗,做线下容易,做线上需要重新建系统,成本高得惊人。物流也是难题,卤味要新鲜,等快递送到嘴边,还得保证味道不变?企业门槛太高了。更坑爹的是,现在网上买东西都讲明白配料营养,钠含量爆表,年轻人一看,真不敢多吃了。这是时代变了,品牌转型慢了。
线下也不乐观。线下关店数据太扎心了,全国卤制品门店不过26万家,一年近2.3万家关门,绝味食品一年自己清了4000多家,门头空了,品牌形象也跟着打折。这直接说明啥?市场饱和,消费力下滑,老牌子经营方式根本顶不住。
说到底,价格变成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你还记得早期的绝味、周黑鸭,一斤四五十,后来直接涨到六十,一遇节假日、旺季,还要再涨点!你工资跟着涨了吗?卤味涨得比啥都快!现在二三十块钱只能吃个零头,以前能买一大袋,现在越来越小气。商家喊冤,说原材料贵,人工、房租、都在涨,不涨价就亏,但消费者不管这些,买不起就是买不起,该选便宜就便宜。
而且卤味又不是生活必需品,没有谁一天不吃鸭脖就没法活。原来年轻人追剧、聚会、加班都喜欢来点卤味,有时候买点凤爪、鸡爪、鸭脖权当消遣。但现在钱袋子紧张,卤味价格又贵,消费频率直接下降太多啦。
更麻烦的是,新品牌搅局了。王小卤、盛香亭、研卤堂这些年轻品牌不讲武德,来得生猛。你看王小卤,啥特色?代工模式,搞轻资产,抖音直播间卖得飞起。消费者不进门店,直接线上下单,优惠券、折扣不停,2022、2023年两年连着卖了十个亿,2024年抖音618 GMV直接冲破五千万,增速吓死人。现在流量在哪,品牌就去哪,老品牌没反应过来,全被打得找不到北。
除了线上渠道强,新品牌搞私域也牛逼。现在消费者不是光买产品,还要玩社群、薅福利、搞互动。这些新牌子专门运营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社群,和顾客成天粘着。不像老品牌,门店里服务员都不上心,买完就走人,根本抓不住回头客。新品牌复购高,口碑传播快,跟老品牌拉开差距。
老品牌问题也不少,绝味、周黑鸭、煌上煌、紫燕这些公司,股票跌得稀里哗啦,几乎看不到曙光。绝味一年跌了75%,周黑鸭跌了60%,老板、股民都直掉眼泪。营收越下滑,存货堆积,高管也没辙,市场占有率越来越低。
其实,问题的本质就是老品牌背后的资本要求和新品牌不一样。新品牌有投资人撑腰,划得来的增长、做市占率、做品牌心智,为了市场地盘可以亏点钱没事,赚了流量再说。而上市公司就是得稳扎稳打,股东要看利润和分红,赚钱才是硬道理,想砸价打市场,直接被股价教做人。所以,老品牌进退两难,不敢大胆改革,只能按部就班,结果市场被新玩家分了,一点点“溃败”下来。
说到底,这是一场新旧交替。绝味鸭脖、周黑鸭、煌上煌这些传统品牌,靠的就是重资产、线下大门店,曾经风光满天。现在线上成主流,消费者随时随地下单,私域、社群、外卖全都玩起来了。老品牌想跟进,但成本太高,动作慢,管理复杂,团队大,升级起来跟大象转身一个样,很难迅速反应。
新品牌则灵活得很,身段低,想改啥就改啥,投入快,回报也高。像王小卤,社交媒体、直播电商全部打通,新产品推新快,市场宣传给力,消费者喜欢啥就做啥。一旦抢占好口碑,市场就跟着涨。
如果你再去逛街,发现绝味鸭脖门店贴着“清仓甩卖”,其实一点不惊讶。这是市场淘汰机制在发挥作用,谁跟不上用户节奏就只能退出,永远不变的道理。绝味关店不是结局,而是时代在进步。如果老牌子学得快,能跟着新玩家转型,还是有机会翻身的。但如果一味保守,几年再看估计连绝味三字都快找不到了。
消费者买东西从来都是“货比三家”,性价比、口味、便利性哪个都少不了。新玩家能迎合年轻用户,便宜又新鲜,社交、薅羊毛都不缺。老品牌就得琢磨怎么跟上——要么降价搞促销,要么玩转私域和线上,把消费场景打通。不然还停留在老套路,只能等着市场把你舍弃。
很多人觉得,老品牌没新鲜感,年轻人不买账。其实说白了,还是跟用户的关联度不够、没及时用好平台做宣传。这年头,短视频种草、直播带货一句话就能引爆市场,谁抓住流量谁就赢。新品牌明白,得让自己年轻化,用流量把品牌炒起来。老品牌慢半拍,用户流失很正常。
聊到这,其实这场“卤味大战”不仅仅是食物、价格问题,更是品牌、资本、渠道的全面较量。绝味鸭脖还想回到巅峰,得下狠心全面革新:瘦身、降本、转线上、推新品、抓社群,不然迟早被王小卤、盛香亭、研卤堂接班。
店能关,牌子能倒,但食物的情怀还在。绝味毕竟陪了很多人度过青春、宵夜时光,偶尔路过还是会怀念。可惜市场不讲情怀,谁能紧跟用户,扛住竞争,谁能活下来。这才是真理。
总之,绝味一年关4000家,让人唏嘘,但不意外。新老之争,未来还会更激烈,谁能活到最后,谁能适应变化,才有资格继续跟消费者做朋友。这就是社会,谁的步伐够快谁就能吃到肉。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来源:阿超做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