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家长来问我,婷姐,孩子以前成绩挺不错,现在咋突然学不进去?是不是懒了?是不是叛逆期?是不是手机害的?坦白说,这些问题我听得太多了。可你真问我,孩子为什么突然不学了,我得说一句——情绪才是头号“杀手”,大人们往往低估了它的威力。
有家长来问我,婷姐,孩子以前成绩挺不错,现在咋突然学不进去?是不是懒了?是不是叛逆期?是不是手机害的?坦白说,这些问题我听得太多了。可你真问我,孩子为什么突然不学了,我得说一句——情绪才是头号“杀手”,大人们往往低估了它的威力。
咱们换个角度想:你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是不是也啥都不想干?领导说你两句,朋友冷落你一下,一天都蔫了,哪还有心思搞工作?孩子其实也一样,甚至更敏感。
很多家长盯着孩子努力没努力,作业写没写,补课报没报。可真没几个家长留意过,孩子到底开不开心。别小看这个“开心”二字,按科学说法,情绪问题比智商影响成绩还要大!有研究专门做过数据,抑郁症的学生占比能到一半,四成学生因为情绪问题休学。这不是危言耸听,是真实发生在身边的事。
你看那些原本成绩拔尖的孩子,到了新环境,发现周围都是高手,自己成了“普通人”,心理压力一下子就顶上来了。这种落差,别说孩子,大人都难受。想努力又怕达不到预期,不努力又看着成绩往下掉,精神内耗,谁受得了?
情绪这东西,最会“偷”你的脑力。你以为孩子不专心,是不够努力?其实是大脑的“内存”被负面情绪塞满了。焦虑、烦躁、怀疑、孤独感,统统挤在那,哪里还有空间装知识?有点像电脑后台开了一堆程序,主界面卡得要死,点啥都反应慢。
再严重点,身体都跟着闹情绪:失眠、头痛、肚子疼,啥毛病都来了。你还在说“矫情”?家长一句“别人怎么能你怎么不行”,老师一句“你要争气”,情绪雪上加霜,孩子越来越不想学。
这几年我接触的家庭越来越多,发现有个现象特别典型:家长只会加码,不会减负。孩子状态不好,第一反应就是补课,报班,生怕落后。可很少有人问一句:你怎么了?你最近还好吗?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情绪问题不解决,学再多都白搭。
你要真想帮孩子,得先把“情绪健康”摆在第一位。先让孩子状态正常,再谈学习。这不是鸡汤,是科学。脑科学都讲得明明白白:只有人在安全、愉快、放松的状态下,学习效率才高得离谱。紧张、害怕、委屈,大脑直接罢工。
有人说,孩子情绪不好,家长就该不断安慰、不断陪伴?错!孩子情绪上头的时候,你说啥都是错。家长学会后退一步,别硬碰硬,给孩子空间,等情绪过了再谈学习,效果好十倍。
还有,别老给道理,少说多听。孩子愿意开口时,放下手机,专心听他讲。哪怕只是“嗯嗯哦哦”,也比大段大道理强一百倍。让孩子知道你在乎他,比啥都重要。
你可以让孩子每天做点有氧运动,哪怕溜达个十分钟、骑骑自行车、打打球,都能让大脑多巴胺分泌,心情爽,效率高。学会观察自己情绪,难受就写写日记、深呼吸、和朋友聊聊,别把所有压力都闷心里。
我一直强调,“有苗不愁长”,但你得先保证“苗”活着,别还没长大就被情绪给掐死了。成绩不是死磕出来的,是在情绪健康、心态平稳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冒出来的。你别信那些“拼命三郎”的神话,真正能跑到最后的,都是会调节情绪的“高手”。
说到底,谁不是普通人?学习这事,拼的是心态,是情绪,是坚持。家长要有耐心,孩子要有信心,状态对了,成绩自然往上跑。别急,慢慢来,谁全年无休?
来源:湖南升学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