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3月,国家出台了新版《建筑环境通用规范》,明确提出提高住宅隔声和噪声控制指标。然而现实中,许多老旧小区和商品房的隔音问题依然突出。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可邻居太近,连电视声、脚步声、说话都能听见,就并不愉快啦。
今年3月,国家出台了新版《建筑环境通用规范》,明确提出提高住宅隔声和噪声控制指标。然而现实中,许多老旧小区和商品房的隔音问题依然突出。
.01
房子隔音差有多痛苦?
网友@独孤妖妖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我邻居的噪音,从忍受到提醒,最后到愤怒,面对不讲理的人你的愤怒值只会越来越高!
为什么不应该是督促开发商把房建好点吗? 来看看这些让人崩溃的真实案例:
1、邻居扰民噪音
现代人喜欢住老旧小区是有原因的,人少,老年人生活比较规律安静。都不想遇到这位网友的遭遇:我楼上邻居直接11点到凌晨四点打王者荣耀,打的时候不停说话,打输了大哭,打赢了兴奋地各种尖叫。
夜间扰民有明确时间规定:从晚上22点到早上6点,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建议先找物业协调,若无果,可拨打12345市民热线投诉。毕竟,谁的睡眠都不是用来牺牲的。
2、孩子玩闹噪音
“孩子还小,哭闹难免”——面对这类噪音,很多人会陷入“想维权又怕显得不近人情”的纠结。有时上门去友好沟通,家长不但不管,还吼“小孩子都这样”。
网友@老李家的宝儿们给出一个制衡办法:
业主群先发一下,孩子玩会儿该收了,差不多得了;要是还不消停,我会发“我精神状态不太稳定”附张诊断;再不消停,我直接接了水往下泼;再不消停,我就整个喇叭循环播放,谁也别消停起来一起嗨…到现在为止就走到第三步。
3、装修噪音
电钻声、锤子敲击声……叮叮咣咣的装修噪音着实让人烦躁,早上睡懒觉被吵醒更是恼火。
根据规定,装修需在物业提前备案并公示施工时间,通常工作日8:00-12:00、14:00-18:00。午休、夜间及法定节假日禁止施工。若遇违规施工,保留证据并及时投诉是关键。
.02
房子隔音差怎么办?
隔音这事儿,开工不做,后期只能欲哭无泪!装修时顺手搞定,省心又省钱。等住进去再被吵到想补救?那就难了。
一位对噪音极度敏感的网友分享:交房的时候就发现隔壁说话声都能听到,更别提楼上脚步声和拖拉椅子的声音了,简直就是灾难。于是果断做了全房隔音。
效果反馈不错:没安装之前噪音在70分贝出头的样子,装完过后室内在30分贝左右,后悔以前老房子舍不得拆忍受了好久。
1、顶面是怎么做的?
减震器+龙骨+环保声学棉+隔音板+石膏板。厚度9CM左右,做完之后不至于楼上一点声音听不到了,至少不会影响到生活。测过了,降低了很多,楼上的脚步声小多了,也听不到邻居说话。
2、 墙面怎么做的?
跟顶面差不多,具体方案原始墙体+吸音棉+新砌墙体,三层防护让声音无缝可钻。
有人担心做完隔音之后室内面积会不会变小?人各有选择,墙体加厚一点,面积相对来说会小一点,但是不至于到压抑的地步。对比每天听着邻居说话声音睡觉,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该网友特意强调注意材料选择:无醛无味的,材料费大概是三百多一平,隔音是做在基层,怕甲醛散不掉。我家里有中央空调,做隔音方案时还对我的中央空调出风口做了特殊处理,这一点我很满意。
3、封窗隔音
很多朋友阳台换窗是为了隔音更好,但是经常花了大价钱还没有好的隔音效果。
如果房子噪音很严重,千万不要选推拉窗、折叠窗,而是选择平开窗。市面上有隔音强的重型推拉窗,但是普通人不会分辨,一不留神就掉坑。
断桥铝型材搭配三层夹胶玻璃,能有效阻隔外界噪音。记得选择密封条质量好的款式,让马路的噪音通过空气介质传进来。
.03
入住后如何隔音?
已经入住或租房的小伙伴别慌,花小钱办大事,这4招物理硬隔音,不搞玄学,效果杠杠的!
1、门贴隔音棉
薄薄的门板是传声的主要通道。自粘式隔音棉价格亲民,安装简单,卧室这一面沿着门缝贴一圈,能立马隔绝走廊里的各种声响。
2、铺厚地毯
许多家庭客厅和卧室铺地毯,不仅美观好看,毛茸茸的踩在上面也舒服,还能吸收走路蹦跳的声音,避免影响楼下邻居。
而且,能减弱楼下传来的噪音,一举两得。选择带橡胶底的地垫,隔音效果更佳。
3、用隔音帘
如果住的房子临街,或者小区楼下小孩玩耍声大,可以买加厚材质的隔音帘。不仅能遮光,还能有效吸收外界噪音,周末可以睡懒觉了。
4、装大书柜
靠着邻居的那面墙,放置顶天立地的大书柜,里面装满书籍和物品,能形成有效的隔音屏障。一位书友分享:自从放了书柜,再也听不到邻居的电视声了。
千金难买好邻居,毕竟不是所有人遇到恶邻就搬迁的,除了上述的办法,你还有哪些建议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来源:三餐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