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可是他卸任中国乒协主席后,头一回以这么个新头衔深度掺和国际乒联的赛事。说白了,就是换了个跑道,继续为他最爱的乒乓球事业折腾。
WTT中国大满贯赛现场,镜头扫过观众席,眼尖的球迷立马炸锅了。
那不是咱熟悉的“那个不懂球的胖子”刘国梁吗?没错,就是他。不过这次,他的身份标签换了新花样。
身边坐着现任乒协主席王励勤,俩人一边看球一边唠,刘国梁时不时点头,笑得那叫一个开心。
您要以为他只是来蹭场边VIP座位看球的,那可就想简单啦。人家现在可是正经八百的“WTT中国大满贯赛推荐大使”。
这可是他卸任中国乒协主席后,头一回以这么个新头衔深度掺和国际乒联的赛事。说白了,就是换了个跑道,继续为他最爱的乒乓球事业折腾。
您可能纳闷,刘指导这段时间忙啥去了?答案是,回归家庭了。用咱们大白话讲,就是好好当了一把“女儿奴”。
高尔夫球场边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全力支持闺女打比赛。这突然杀个回马枪,回到聚光灯下的乒乓球场,效果真是立竿见影。
他往那儿一坐,啥也不用干,本身就是话题中心。据赛事组委会内部人士透露,自打放出风说刘国梁要当这个推荐大使,赞助商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
最后算下来,赞助金额比上一届愣是涨了百分之三十。好些以前觉得乒乓球“不潮”的运动品牌,还有八竿子打不着的数码巨头,都主动凑上来谈合作。
这就叫“金字招牌”的效应,刘国梁往这一站,比啥广告都好使。
更神的是,还带来一波“破圈”的流量。
好多平时只看个决赛、认不全队员的“吃瓜群众”,因为听说刘国梁回来了,也开始琢磨:“这比赛有啥看点?”“哪个小将值得关注?”
这种因为个人影响力带来的好奇心和关注度,可是现在所有体育赛事做梦都想要的。这说明啥?说明刘国梁这个人,已经成了乒乓球的一个超级符号,能撬动圈外的资源。
当然,咱刘指导可不是来当花瓶的。看比赛的时候,他脑子就没停过。
当时场上正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逆袭战,咱们的年轻小将陈俊菘,在先落后的不利局面下,硬是咬紧牙关,把比赛拖入决胜局,最后3比2险胜了法国选手泊雷特,闯进了十六强。这场面多提气啊。
刘国梁一看这球,立马侧过身跟旁边的王励勤交流起来,手指还比划着,显然在分析技战术。据边上工作人员后来爆料,刘指导当时就提了个特专业的建议。
他说,咱们的赛事直播,解说不能光报比分,喊“好球”,得趁着这种年轻队员打出精彩比赛的时候,通过解说员的嘴,把孩子的成长故事、技术特点啥的,给观众讲透彻喽。
这建议可真是一针见血,直接点到了现在很多体育转播的软肋——观众光看个热闹,里头的门道根本摸不着。让观众变成懂行的“内行”,这比赛看着才更带劲,粉丝粘性才更高。
有人可能觉得,挂这么大一名头,肯定收入不菲吧。嘿,您又猜错啦。刘国梁这次出山,纯属“用爱发电”,分文不取,是纯粹的公益行为。
了解他的人都一点不奇怪,这人啊,从当运动员到做教练,再到后来当官,心里那团为乒乓球燃烧的火就没灭过。让他为乒乓球干事,谈钱可就俗了。
他从当年横扫世界乒坛,成为中国第一位男子大满贯运动员,到转型教练,带着国乒团队南征北战,拿冠军拿到手软,每一步都踩在了中国乒乓球发展的节拍点上。
现在角色又变了,成了推广者,这心思还是一如既往地扑在这颗小白球上。
而且,人家眼光放得更长远了。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刘国梁也没藏着掖着,直接说了下一步的大计划。
他要借着国际乒联副会长的这个平台资源,把中国大满贯赛往全世界推。
听说已经跟欧洲、亚洲好些国家的体育媒体搭上线了,后续还打算请那些国际上响当当的乒坛名宿一起来站台助威。这是要把咱中国的高水平赛事,卖到全球去啊。格局一下子就打开了。
所以啊,看着刘国梁坐在场边,您就明白了,他压根就没离开过乒乓球这片天地。只不过是换了个姿势,继续冲锋。
从台前到幕后,从管理到推广,他总能在最适合的位置上,为中国乒乓球保驾护航。
这个全新的“推荐大使”身份,对他来说轻车熟路,对中国乒乓球和世界乒乓球来说,绝对是件大好事。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热爱一件事,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总结来说,刘国梁的这次回归,不仅提升了赛事热度,更指明了乒乓球推广的新方向。他人虽不在帅位,心却从未离开。
来源:娱体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