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桢五一探望97岁嫩娘,《老娘舅》主创重聚,老戏骨长寿秘决真实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0 11:15 1

摘要:“斌斌来啦!”五一假期的上海,一间温馨的屋子里传出熟悉又亲切的声音。前上海台主持人朱桢提着水果礼盒,快步走到一位老人面前,熟练地挽住她的胳膊,亲昵地喊了声“奶奶”。这位被朱桢称为“奶奶”的老人,正是海派喜剧界的传奇——97岁的嫩娘。画面里,嫩娘穿着红色外套、戴

“斌斌来啦!”五一假期的上海,一间温馨的屋子里传出熟悉又亲切的声音。前上海台主持人朱桢提着水果礼盒,快步走到一位老人面前,熟练地挽住她的胳膊,亲昵地喊了声“奶奶”。这位被朱桢称为“奶奶”的老人,正是海派喜剧界的传奇——97岁的嫩娘。画面里,嫩娘穿着红色外套、戴着红色帽子,精神矍铄地笑着,瞬间把网友拉回二十年前《老娘舅》的片场,一场跨越时光的“亲情重逢”,成了这个五一最暖的回忆杀。

一、《老娘舅》主创再聚首:戏里亲情,戏外真情

提到《老娘舅》,上海观众没人能绕开嫩娘饰演的“老舅妈”。这部从1995年开播的海派情景喜剧,用石库门里的家长里短、邻里间的嬉笑怒骂,陪伴了三代上海人的成长。剧中,朱桢饰演的“斌斌”是嫩娘的“孙子”,两人的对手戏充满生活气息——斌斌犯了错,老舅妈一边假装生气地批评,一边偷偷塞给他糖吃;逢年过节,祖孙俩一起包饺子、贴春联的场景,成了无数观众心中的“家庭模板”。

这次五一探望,不只是朱桢一人前来,《老娘舅》里的“阿德哥”毛猛达,还带着妻子张小玲一同到访。刚进门,毛猛达就握住嫩娘的手,大声说:“老舅妈,我们来看您啦!”张小玲则递上准备好的红包,笑着解释:“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祝您身体一直这么硬朗!”镜头下,三位老艺术家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拍《老娘舅》时的趣事:嫩娘说当年总忘词,朱桢会偷偷给她递提示卡;毛猛达调侃自己常被嫩娘“骂”,但心里却特别服这位“老戏骨”。

这样的场景,让网友忍不住感慨:“《老娘舅》早就停播了,但他们的感情一点没淡。戏里是一家人,戏外还是一家人!”更有人晒出当年的剧照对比:二十年前,朱桢还是满脸青涩的“小斌斌”,毛猛达正值壮年,嫩娘头发还带着些许黑色;如今朱桢成了成熟的“朱老板”,毛猛达添了白发,可嫩娘的笑容依旧灿烂,那份跨越时光的温情,比任何剧情都动人。

其实这些年,《老娘舅》主创从没有断过联系。李九松老师在世时,大家会定期一起吃饭;嫩娘生日,朱桢总会第一时间送上祝福;毛猛达夫妇更是常来陪嫩娘聊天解闷。就像朱桢说的:“《老娘舅》不只是一部剧,它更像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这个家里的成员,这份情永远都在。”

二、嫩娘:从“拒绝出演”到“国民老舅妈”,她用演技征服观众

很少有人知道,嫩娘当初差点错过“老舅妈”这个角色。1995年,《老娘舅》剧组找到嫩娘时,她一口回绝了。理由很实在:“我比李九松大8岁,他演‘老娘舅’,我演‘老舅妈’,观众会觉得不像夫妻的!”

那时的嫩娘,早已是上海滑稽界的“前辈”。早在1949年,她就凭借《三毛学生意》里的“小英”一角成名,剧中与“瞎子”斗嘴的桥段,至今仍是滑稽戏的经典片段;1961年,她在电影《大李老李和小李》里饰演的“高度近视眼妇女”,一个扶眼镜、眯眼睛的小动作,让观众记了几十年;后来《婚姻大事》里的“阿红娘”、《滑稽春秋》里的“阿毛娘”,每个角色都鲜活立体。可即便有这么多代表作,嫩娘还是对“老舅妈”这个角色没信心——她怕自己的年龄,会让观众出戏。

转机来自嫩娘的先生于飞。这位同样是艺术家的老人,劝她说:“你是演员,演员就要能演不同的角色。再说上海浦东有个习俗,就是娶大娘子,观众会理解的。”听了先生的话,嫩娘才松了口。进组后,她更是把“老舅妈”当成了自己的家人:为了贴近角色,她特意去石库门里跟老街坊聊天,学她们说话的语气、做家务的动作;拍“老舅妈给斌斌补衣服”的戏时,她特意把线缝得歪歪扭扭,因为“真实的老舅妈,手可能没那么巧”。

就是这样的用心,让“老舅妈”成了“国民角色”。观众说:“看到嫩娘,就像看到自己家的外婆、舅妈,特别亲切。”甚至有老街坊碰到嫩娘,会拉着她的手说:“老舅妈,我家孩子跟斌斌一样调皮,你帮我说说他呗!”直到现在,还有人叫嫩娘“老舅妈”,而她总会笑着回应——这个角色,早已成了她生命里的一部分。

三、97岁嫩娘的长寿秘诀:不忌口、心态好,活成“不老少女”

如今97岁的嫩娘,活成了大家口中的“不老少女”。镜头里的她,听力、视力都很好,跟人聊天时思路清晰,还能偶尔跟朱桢开个小玩笑。有人问她长寿的秘诀,嫩娘从不藏着掖着,直白地说:“没什么秘诀,就是不忌口,什么都吃!”

这话可不是随口说的。多年前,电视台给嫩娘拍演艺特辑,编导亲眼看到她一顿吃了6个大闸蟹,还意犹未尽地说:“今年的蟹挺肥!”除了螃蟹,嫩娘还特别爱吃冰淇淋,夏天时冰箱里总塞满各种口味,连朱桢都笑称:“奶奶比我还爱吃甜的!”有人劝她“年纪大了要少吃凉的、荤的”,嫩娘却有自己的道理:“想吃就吃,心情好才最重要。要是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活着多没意思?”

除了“不忌口”,嫩娘的好心态更是关键。年轻时,她经历过演艺事业的起起落落,却从没抱怨过;先生于飞去世后,她虽然难过,但很快调整过来,每天听听戏、看看书,跟老朋友们聊聊天。朱桢说:“奶奶特别乐观,有一次我心情不好,她还劝我说‘凡事看开点,天塌不下来’。”何婕采访嫩娘时也说:“嫩娘老师不管在舞台上还是生活里,都能给人带来快乐,这种快乐是会传染的。”

现在的嫩娘,依然保持着规律的生活:早上起来会在院子里散散步,上午看看报纸、听听滑稽戏,下午跟老朋友们打打麻将,晚上早早睡觉。她说:“日子过得充实,就不会觉得孤单。”偶尔,她还会翻看《老娘舅》的剧照,想起李九松、想起剧组的点点滴滴,眼眶会有些红,但很快又会笑着说:“他们都很好,我也要好好活着,替他们看看现在的上海。”

结语:时光会老,但温情不老

从《老娘舅》开播到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李九松老师走了,当年的“小斌斌”成了“朱老板”,“阿德哥”也成了“老艺术家”,可嫩娘的笑容、主创们的情谊,却从未变过。这次五一探望,不只是一次简单的拜访,更是一场对青春、对经典的致敬——致敬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角色,致敬那些用真心演绎角色的艺术家,更致敬那些跨越时光、从未褪色的真情。

就像网友说的:“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青春。时光会老,但温情不老。”希望嫩娘一直这么健康、快乐,也希望《老娘舅》的故事,能一直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因为那里面,藏着我们最珍贵的童年和最温暖的亲情。

你还记得《老娘舅》里的哪些经典片段?你喜欢嫩娘饰演的“老舅妈”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回忆!

来源:奇妙圆月x9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