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段时间以来,“西方伪史论”话题热烈,争论持续。古埃及草鞋尚且不论,亚里士多德竟然也成了问题。鉴于近现代西方文明是地中海东南、印度洋西北三大古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实为苏美尔)早期人类文明的直接后裔(差别只在于血统多少)。从更宏观更原初的人类四大古国
一段时间以来,“西方伪史论”话题热烈,争论持续。古埃及草鞋尚且不论,亚里士多德竟然也成了问题。鉴于近现代西方文明是地中海东南、印度洋西北三大古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实为苏美尔)早期人类文明的直接后裔(差别只在于血统多少)。从更宏观更原初的人类四大古国文明起源视角,看“西方伪史”之争谁是谁非,可以更加清楚明白。
农业爆发和人口膨胀是人类原生文明起源的必备条件,有的吃才能孕育更多人口,更多人口才能推动社会分工、财富集中、阶层分化,产生文明。但是,现代社会看似不成问题的农业与人口,在人类早期却是最大的问题,需要极其苛刻的环境条件,成功率极低。
深入考察人类文明史中四大原生文明起源地,也就是一度广为传播的“四大文明古国”之古埃及、古巴比伦(实际是苏美尔)、古印度、中国,会发现四者拥有惊人相似的农业爆发和人口膨胀8大条件:
热:从空间看,地球表面温度分布特征是纬度越低,温度越高;纬度越高,温度越低。植物生长自然是温度越高长得越好。所以,只有纬度相对较低平均温度较高的地区,农作物才长得更快、更高、更大,长得快才可一年轮种二季甚至三季,收获更多食物;从时间看,只有地球运行远离末次盛冰期,进入全新世大暖期及至其高温平台期,才进入孕育人类文明起源最佳时期。
水:农作物生长须臾不可或缺的灌溉之水有三种来源:降雨、河流、湖泊。但是,降雨必须适量,过多过频既影响农作物生长,也易产生洪涝灾害。
肥:农业耕种,土地越肥沃越好,越疏松越好。尤其在铁具发明之前,石木骨器农具效率十分低下,要求土壤必须非常疏松以宜翻种。绝大多数肥沃宜作的耕地都是河流冲击或湖泊退水产生的淤泥(中国黄土高原例外)。
平:平坦也是农业耕作的重要条件,坎坷之地多贫瘠,无法支撑高水平农业,大河河谷盆地天然平坦宜耕。
种:自然环境条件满足之后,农业发展还需要最优质的谷物种类——单株量多,亩产量大。在美洲两大高产粮食物种玉米和红薯引进之前,欧亚非大陆最优质的农作物只有两种:水稻和小麦。中国北方广泛种植的旱作物种粟和黍,产量太低,无法媲美。水稻驯化于中国南方;小麦驯化于西亚地区,三大文明古国率先享用。
干:早期人类医疗水平低下,流行病、传染病对健康威胁极大。只有生存在降雨较少相对干燥的环境中,才可能有较长的平均预期寿命。雨水太多,湿气太重,难以长寿,影响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所以《史记》有载:“南方卑湿,丈夫早夭。”1正因为对干燥有很高要求,靠近赤道的很多地区直接被排除出原生文明起源的备选名单之列。
引发这次西方伪史之争的主要话题古埃及草鞋,就与这个“干”大有关系。持伪史论观点者以中国内地气候之常识看古埃及文物,完全不理解古埃及的自然气候条件——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木乃伊文化现象,为什么只在古埃及产生?因为只有古埃及有成本极低难度极小的人死不腐条件。
大:同时符合前面“热、水、肥、平、种、干”6个极度苛刻条件都还不够,要想孕育文明,还需满足宜耕地域面积足够大的条件。只有足够大的耕地面积,才能产生足够多的人口数量。小块零星耕地可以产生文化,但不能产生文明。从最终形成文明起源的独立单元看,其核心面积没有小于3万平方公里的。
独:满足前7个条件之后,空间上终归会呈现一个要么完全独立,要么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在此之中,因为共同的生产生活方式,民众会逐渐形成向心力,发生文化认同,随之王者、军队、公权力、国家机器、大型基础设施等文明核心要件不断产生并与时俱进。
末次盛冰期之后,人类经过逾万年的反复尝试与探索,最早一批原生文明起源,能且只能在基本满足以上8大条件的地域诞生,没有偶然,没有巧合,没有投机,没有例外——钢铁一般的自然规律。
用8大标准衡量地中海东南、印度洋西北孕育三大古国——古埃及、苏美尔、古印度的原生单元,无一例外均完全符合条件。
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最北面地中海海岸线不超过北纬32度,核心城市孟菲斯北纬29.51度,阿拜多斯北纬26.11度,卢克索北纬25.7度。
古埃及文明地图
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最北面宜耕区不超过北纬33度,核心城市埃利都北纬30.48,乌鲁克北纬31.18度,乌尔北纬30.57度。
两河流域古文明地图
印度河流域古文明:最北面宜耕区也不超过北纬33度,核心城市哈拉帕北纬30.38度,摩亨佐达罗北纬27.19度。
印度河流域哈拉帕古文明地图
三大最早农耕原生文明起源地,无论最终定型的文明形态、成就、特色表现得有多么不同,其文明产生的环境与条件却几乎完全一样。低纬度平坦肥沃河谷,干旱少雨,周边沙漠戈壁。以上游河水持续滋润,确保产量的核心谷物都是旱作农业最优品种小麦。面积够大,可耕种面积均不低于5万平方公里(古埃及)且地理空间相对独立。三个地区尽管无一例外早期辉煌的文明都中途断裂了,但是进入近现代工业社会后,还是形成了三个独立的民族国家——埃及、伊拉克、巴基斯坦。共同的文化心理经数千年依然顽强存在,不愿分离,不可割裂。如果化用希罗多德名言“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2,则可以说伊拉克是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的赠礼,巴基斯坦是印度河的赠礼。
三大人类古文明乃现代西方文明的杂交共祖,是一个史实,但却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史实,很多支持“西方伪史论”的网友不完全知道,甚至完全不知道。
迅速爆发的农业,高速膨胀的人口,高度发达的文明,如果没有遇到灭顶之灾,就会遵循文明演化的自然规律,沿着合乎自然的迁徙路线,一直向前,永不停歇。地中海风平浪静,一片祥和,三大河谷孕育的人口会有一部分向外自然迁徙,从南岸、东岸顺海漂流到达北岸面积为8000平方公里的克里特岛,汇聚出熙熙攘攘的地中海贸易中心,形成次生的克里特文明——既是古希腊文明的第一波,也是整个西方实体文明的滥觞。
克里特岛位置图
这次西方伪史之争的另一个代表性案例:“希腊半岛地域狭小,山多地少,能养育人口有限,如何支撑高水平文明”的疑问,完全出于以中国本土农耕经验考量异文明演化历程的无知。古希腊文明繁荣的内核是“商贸+海洋”,农业贡献极小。四大文明古国入选标准必须是原生的农耕文明,古希腊是次生的商贸文明,故未被列入其中。
现代考古显示,克里特人的族群主体并非后来白皮肤蓝眼睛的欧洲人,而以古埃及和两河流域人种为主加上少数印度河流域商人,与第二波迈锡尼文明主体人种来自欧洲大陆都有区别。再往后,杂交而成的古希腊文明在地中海北岸和欧洲大陆不断进步和迁徙,衍生出一轮轮冲击波,经过希腊半岛的古典希腊,到意大利半岛的古罗马、中欧神圣罗马、若干大帝国、再到大航海时代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无敌舰队、大英日不落帝国,一直演化到今天独居世界一极的北美大漂亮国。西方文明和历史有着清晰的轮廓和轨迹。在与东方文明交相辉映的宏大历程中,产生与老子、孔子同等级别的的大哲亚里士多德,不是太正常的事吗?
西方文明演化路线图
中国的整体地理特征先民早就认识到并总结为“天倾西北,地陷东南”3。三级地形阶梯面对东方东南方广阔的太平洋,“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对比其他三大原生文明起源之路,以8个条件考察上古中国农耕文明起源优劣:北方黄河流域中游黄土高原虽足够肥沃但海拔偏高温度不够,下游缺乏大面积肥沃淤泥土壤且湿度偏大。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也是肥沃土壤面积不足。唯一高度重合的是长江下游的环太湖流域,5300年前孕育了以高度发达物质文明和独树一帜精神世界,“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良渚文明。
热:良渚遗址的纬度正是北纬30度,与古埃及-孟菲斯、苏美尔-乌尔城、古印度-哈拉帕神奇地完全一致。+1
四大文明古国都城同在北纬30度示意图
水:比之三大古国,环太湖流域最不缺的就是水,从来不用担心发生旱灾,有一个饱含水德的诗意美名“江南”,直到民国年间还是全球知名的水乡,出行船多于路。+1
肥:太湖流域充斥着大湖小泽岸边的淤泥土壤,比之三大古文明河谷冲击之地,肥沃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1
平:整个长江下游天目山之外的环太湖流域都极其平坦,平局海拔不到10米,除了少数面积不大的丘陵基本没有起伏。+1
种:中国南方驯化了全世界其他地方都没有的最优良农作物水稻,早期一直是农耕文明单位亩产的天花板,良渚水稻亩产已经达到300斤,与2000年之后的汉代近乎持平。比另外三大古国的小麦更加有利于人口增长。+1
干:与三大古文明起源地相比唯一短板,因为季风气候显著,每年降雨量较大。距今5100年是最近一万年中太湖流域气候最干旱、降雨量最小的历史时期,良渚文明随之达到辉煌的顶峰。+0.5
大:环太湖流域文明起源核心区域约36500平方公里,如果加上北面的苏中地区,西面的宁镇地区乃至辐射巢湖流域,不下10万平方公里。其有效文明区域也许比不上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印度河河谷,但绝对不输尼罗河河谷。+1
独:环太湖流域以天目山、东海海岸线、长江为清晰的天然地理屏障,产生了相对独立特色鲜明的良渚文明,繁荣了约1000年,对中华文明起源产生了深刻乃至决定性的影响。+1
综上,以8大条件对照太湖流域人类文明起源要素,满分8分,太湖流域可以打7.5分,妥妥的高分优等生。良渚文明与其他三个古国比肩并首,交相辉映。
良渚文明在距今4700年就遇到了东海海浸,环太湖流域因稻田盐碱化无法支撑庞大的人口,遂北上殖民山东,先战后和与东夷人结成联盟,逐鹿之战与西高地炎黄联盟失败,沦为被支配者和逃亡者。即便如此,在4700年前的那个时代堪称庞然大物的良渚文明,依旧主导了中华文明后数千年的半壁江山。
“择其善者迁于邹屠之地”,被黄帝在中原就地安置的良渚遗民,创造了考古学话上辉煌的龙山文化,杰出后裔虞舜成长为五帝之一,其中一支繁衍生息在淮河中游叫作涂山氏,把女儿嫁给大禹形成夏代皇族昆吾氏。北迁的良渚人在张家口山寨了一个逐鹿之战足以鱼目混珠,很多年后还在吉林建立了扶余国。南下的良渚人创造了辉煌的石家河文明,继续南迁形成西南苗族瑶族,还在成都平原建立了古蜀文明第四代杜宇王朝,崩溃之后还进山成就了一族的六组分支,成为现代彝族公认的祖先;当初没有北上留在浙江的良渚人南迁形成畲族,部分畲族与后来南下的河洛夏人融合形成客家人。继续南下漂洋过海形成今天南岛语族的上层主体,一直到今天新西兰的毛利人还保留着良渚人浓郁的“哈卡”神韵。良渚后裔成就最高之集大成者无过于周人,不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国祚最长的周朝,还在自己的礼制中把良渚意识形态传承发挥到了极致——或者苍璧礼天、黄琮礼地,或者四季轮回、周而复始,或者虞夏商周、断章取义,端的是良渚文明的好子孙!后世中国,凡高度重视农业本体、熟练掌握奇技淫巧的文明成就者,几乎无一例外,俱是良渚一脉。
良渚遗民四方迁徙路线图
其一,开弓没有回头箭!虽远隔高高原大山脉极致屏障,东西方文明一旦在天选之地东地中海与西太平洋岸边各自独立起源,就会按照共同的演化规律一路前行,风雨无阻,绝不止步。虽有此起彼伏,潮涨潮落,却也螺旋上升,生生不息。西方若是伪史,东方必不可独真;东方若是真史,西方必不会独伪。
其二,任何人类文明,只要有后人记载和叙事,必定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人为造假,文明越大越久,造假越多越深,西方历史自不孤本横绝,东方历史也绝不独善其身。但是,认为整个西方文明史的高度与内核俱是造假的“西方伪史论”,也是伴生于人类文明进步大潮中新鲜出炉“历史造假”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撰.史记[M].中华书局,2005.
[2] (古希腊)希罗多德著,.历史[M]. 商务印书馆 , 1959.
[3](晋)郭璞.山海经[M].南方出版社,2019.
来源:历史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