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蹲点没抢到,转头去楼下光明邨,现烤鲜肉月饼排了82米,前面的大姐说:便宜,才4块5,香。
中秋还没到,钱包先被月饼掏空?
昨晚8点,茅台流心刚上线,568一盒,两分钟没。
我蹲点没抢到,转头去楼下光明邨,现烤鲜肉月饼排了82米,前面的大姐说:便宜,才4块5,香。
同一座城市,同一轮月亮,有人为一口酒味流心砸钱,有人只想吃热乎酥皮。
中间那档188的礼盒,超市货架上灰都积厚了。
我蹲完两队,发现一个残忍真相:月饼已经不再是月饼,是社交门票。
茅台+美心,白酒溢价的最后一滴,落在月饼里,立刻变成“我可以发一条带定位的朋友圈”。
喜茶+广州酒家,奶茶味奶酥皮,拍视频颜色刚好,滤镜都不用调。
买的人不一定吃,吃的人不一定买。
另一边,现烤档口火到冒烟。
盒马数据说,鲜肉月饼一天能翻台18次,师傅胳膊抡出火星子。
没有礼盒,没有刀叉,一张油纸托着,边走边咬,嘴角掉渣,像回到小学门口。
便宜、热、当场能吃到,成了最大美德。
中间价位最尴尬。
150-300块,想送礼不够硬,想自己吃又嫌贵,健康概念也讲不明白。
厂家以为加两克橄榄油就能卖贵50,消费者不傻,转身去直播间。
直播间更狠。
工厂老板直接站在烤炉旁,拿刀切开,流心淌出来,弹幕刷“上车”。
没有层层经销商,价格砍到线下七成,传统商超直接变展厅。
去年直播占18%,今年35%,再晚一步,经销商连纸箱都卖不掉。
环保盒也卷成花。
星巴克把咖啡渣压成盒,吃完还能种多肉;广州酒家送收纳抽屉,我妈现在拿来装缝衣针。
阿里说,带环保字样的月饼销量涨65%,年轻人可以不吃,但盒子必须能二次出镜。
健康赛道更离谱。
低糖已经不够看,今年流行“三低”——低糖低脂低热量,还要口感复原。
罗汉果糖、赤藓糖醇轮番上,一口下去,大脑在喊“甜”,血糖纹丝不动。
协会数据,真正达标且好吃的款式,销量翻了3倍。
健身党终于找到借口:吃月饼补碳,不算破功。
最惨的是数字月饼。
去年NFT炒到上千,今年白送都没人要。
反倒AR礼盒活了,扫码跳出月亮兔子,录屏发抖音,5亿播放。
仪式感没变,只是载体一年一换,追不上就掉队。
我排完82米,买了4个鲜肉,花了18块。
咬第一口,热气烫舌头,突然想通:
月饼生意只剩两条路——要么贵成面子,要么便宜成里子。
想两边通吃,最后只能被剩在货架上,连回收阿姨都嫌占地方。
中秋还没来,市场先给答案:
要么让人抢着晒,要么让人马上吃。
中间那档,明年估计连影子都看不见。
来源:一个人很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