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资到账先转房贷,剩下的钱才敢用来交房租、买 groceries。”表妹的日常吐槽,说出了无数房奴的真实状态。很多人觉得,只要不逾期、按时还房贷,房子早晚会“真正属于自己”,可很少有人注意到,还贷路上藏着4个“隐形陷阱”,不知不觉就把钱“吸”走了,看完赶紧对
“工资到账先转房贷,剩下的钱才敢用来交房租、买 groceries。”表妹的日常吐槽,说出了无数房奴的真实状态。很多人觉得,只要不逾期、按时还房贷,房子早晚会“真正属于自己”,可很少有人注意到,还贷路上藏着4个“隐形陷阱”,不知不觉就把钱“吸”走了,看完赶紧对照自查!
先给大家泼盆清醒水:房贷绝不是“按时交钱就万事大吉”,还款方式、利率变动、后续手续里都藏着“金钱门道”,踩错一个坑,可能多花几万甚至几十万。别觉得自己细心就不会中招,这4个坑,不少人还贷四五年都没察觉。
1. 死守“等额本息”不换,多交的利息能装全屋精装
房贷的“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看着只是还款金额不同,实则利息差得能让人肉疼。“等额本息”每月还款固定,前期还的钱里,70%以上都是利息,本金还得少得可怜——相当于你先给银行“打工”还利息,本金却没怎么减少。
比如表妹贷了100万,分30年还,年利率4.5%,选的等额本息:前3年一共还了16.2万,其中本金仅2.8万,利息却交了13.4万。要是她一开始选“等额本金”,前3年能多还2.5万本金,总利息能少9万多;就算还贷后手头宽裕了,申请“提前部分还款”并缩短年限,也能省下不少利息。
很多人觉得“换方式麻烦”“前期还款压力大”,可越往后拖,利息越滚越多,最后多交的钱,足够给房子装一套全屋精装,甚至能买个小面积的储藏室。
2. 忘了“LPR重定价日”,一年白扔上千利息
现在大部分房贷都和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挂钩,每年有一次“重定价日”(通常是1月1日或贷款发放日),LPR降了,你的房贷利率也该跟着降。可很多人压根没关注这个日期,明明利率下调了,还在按去年的高利率还款,相当于白给银行送钱。
比如2024年5年期以上LPR比2023年降了0.25个百分点,若你贷了80万,分20年还,按新利率计算,每月能少还108块,一年就是1296块。可要是你忘了在重定价日前跟银行确认,或者银行系统延迟调整(虽少见但需留意),这一年的利息就白白多交了,相当于少买了好几件换季衣服。
建议每年12月或贷款发放日前,查一下最新LPR,再对照贷款合同上的“重定价日”,提前跟银行确认还款额调整,别让“疏忽”变成“冤枉钱”。
3. 提前还款不看“规则”,刚还20万先扣2000违约金
手头有闲钱想提前还房贷,以为能省利息,结果银行一句话浇灭希望:“要收违约金”——这是很多人踩过的坑。不同银行的违约金规则差异极大:有的规定“还贷满2年免违约金”,有的按“提前还款金额1%收手续费”,还有的要求“每年只能提前还1次,每次最少5万”。
比如同事小张贷了70万,还贷刚满1年就想提前还20万,银行按1%收取违约金,一下子扣了2000块。要是他再等1年,满2年再还,这2000块就能省下来,还能多还1.8万本金。
提前还款前,一定要翻出贷款合同查看“提前还款条款”,或拨打银行客服电话问清楚,别脑子一热就操作,最后“省的利息还不够交违约金”,得不偿失。
4. 房贷还清不办“解押”,房子不算真的“归你”
最容易被忽略的坑,就是房贷还清后忘了办“房产解押”。很多人以为“最后一笔钱还完,房子就归自己了”,却不知道没解押的房子仍抵押在银行,就算你想卖房子、过户给家人,都无法办理手续,甚至可能因产权问题,影响后续房产交易,让房子变成“看得见却用不了”的资产。
去年邻居张叔还清房贷后,没及时办解押,今年想把房子过户给儿子做婚房,才发现手续卡住了——又跑银行开“贷款结清证明”,又去不动产登记中心排队,花了15天才搞定。其实解押流程很简单:还清房贷后,让银行出具“结清证明”和“他项权利证”,带着身份证、房产证去不动产登记中心,半天就能办完。
房贷还清只是“第一步”,解押才是给房子“彻底松绑”,别等用到房子时才着急,多跑一趟就能避免后续麻烦。
最后想跟大家说:还房贷是一场“长期战役”,按时还款只是基础,避开这些陷阱才能少花冤枉钱。若你不知道自己的房贷有没有踩坑,不妨先查3件事:一是还款方式是等额本息还是等额本金,二是LPR重定价日和最新利率,三是贷款合同里的提前还款规则。早发现早调整,就能多省一笔钱。
你还知道哪些还房贷的“省钱技巧”?或者踩过哪些还贷的坑?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更多房奴少走弯路~
来源:茯苓枸杞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