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压境,歼-20告急?中国空军的胜算,藏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6 19:03 2

摘要:上千架-肥电-压顶,歼-20仅三百来架?中美空中力量的数量差距触目惊心,未来真打起来,中国空军会不会因为飞机不够而吃大亏?

上千架-肥电-压顶,歼-20仅三百来架?中美空中力量的数量差距触目惊心,未来真打起来,中国空军会不会因为飞机不够而吃大亏?

别只盯着五代机的数字游戏!历史昭示,代差碾压和体系变革的力量远比单纯堆砌数量可怕。

真正决定未来天空主导权的,或许根本不是谁的F-35更多,而是那尚未完全揭秘、足以颠覆现有空战规则的-下一代-!

确实,美国这F-35的产能吓人,一年上百架,到了2030年奔着两千去不是没可能。

而且这飞机满世界卖,跟美国盟友抱团,这声势就更大了。

就算撇开欧洲那些,光是亚太方向,我们的歼-20飞行员未来很可能要面对好几架F-35围攻,甚至还得搭上F-22。

你说歼-20单机性能好,我们信。

可在这种绝对数量劣势下,本事再大也得被压制。

我们歼-20量产起步晚,尽管现在生产线快起来了,想短时间追平F-35那几千架的规模,基本是痴人说梦。

毕竟歼-20的定位不一样,它不像F-35那样搞全球推销,几千架的量对我们来说也不太现实。

那是不是说,这空中优势就这么定局了?还真未必。

打仗这事儿,有个铁律:代差碾压,往往比数量堆积更管用。

想想五代机刚出来那会儿,面对四代机,那简直是隐身、机动、信息全面占优,说是-单方面透明屠杀-都不夸张。

美军自己模拟过,损失一架F-22,得拿一百多架四代机去换。

这逻辑往后推,要是未来的六代机能像五代机对四代机那样,形成代际上的压制,那F-35那点数量优势,恐怕瞬间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甚至可能被彻底掀翻。

空战理论一直在变,以前大家迷信单机格斗,那是体系化作战还没成熟。

F-15、苏-27那会儿,还是追求谁的盘旋率高、谁能咬住尾巴。

后来随着电子设备、数据链上飞机,再加上预警机这些大家伙出现,空军作战才开始真正奔着体系化去。

一个有眼睛、有耳朵、有大脑、有拳头的完整作战体系,对上单打独斗的对手,那优势就跟现代陆军多兵种联合作战,碾压拿着烧火棍的散兵游勇一样,根本没法比。

六代机,就是要在这条路上走到极致。

六代机得有本事自己变成个小型空中作战节点。

预警机虽然厉害,但真打起来它就是对方优先招呼的目标,比如歼-20的霹雳-15,射程两百公里开外,就是冲着你预警机去的。

六代机要是能自带预警指挥功能,哪怕弱一点,也能在预警机被打掉的时候,自己撑起一片天,让编队不至于抓瞎。

听说我们下一代飞机可能更大,起飞重量奔着五六十吨去,就是为了多装设备和油。

更厉害的是-忠诚僚机-这概念。

六代机能指挥一大帮无人机小兄弟,这些无人机便宜啊,能去侦察、去干扰、甚至当-飞行的导弹架子-,等于花小钱就把有人机的作战半径、火力、生存能力一下子放大了好几倍。

再加上模块化设计,飞机能快速换装,把预警雷达模块换成电子战模块,一架标准六代机立马变成隐身电战机,这灵活性,是歼-20那种强调气动隐身的五代机干不了的。

歼-16D的成功,不就是这思路的最好证明吗?

在六代机这事儿上,中美两边好像步调不太一样,遇到的坎儿也不同。

有风声说,我们成飞那边,去年底好像某个验证机已经首飞了。

要是真的,那项目进度可就往前迈了一大步。

照这节奏,到2030年,我们说不定就能看到少量六代机部队了。

再看美国那个叫NGAD的项目,江湖人称-F-47-,好像没那么顺。

虽然有前总统说早飞了,但DARPA那边的口风听着更谨慎,说现在还是技术验证机在跑,不是原型机。

有分析就觉得,美国这项目可能还在选型阶段,或者刚开始搞早期验证机。

想在2030年前首飞,那得跑得飞快了。

美国现在面临着多项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事务,其中-民兵III-洲际导弹的换代是重中之重。

核武器的优先级通常高于常规战机,这可能会对下一代战机的研发经费造成挤压。

有人猜测,为了节省开支,美国可能会考虑研发一种-轻型六代机-。

这让人联想到当年F-35为了平衡成本和性能而做出的妥协。

我国这十年航空技术发展太快了,好多核心技术都取得了突破,给六代机打下了底子。

谁知道呢,也许未来十年,我们还真能再来个奇迹,在六代机上先声夺人,到时候在空中较量里,位置可就不一样了。

当未来的某一天,六代机真把天空当成自己的主场,那带来的绝不仅仅是飞机本身的升级,而是整个空战玩法的颠覆。

那时候,再掰扯F-35和歼-20谁数量多,可能真就没啥意义了。

这场决定未来天空主宰权的竞赛,现在说谁赢谁输还太早。

但有一点很清楚:天空的游戏规则,正在被一点点改写。

举报-反馈

来源:渝鲜生大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