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动障碍ADHD,90%的家长和老师都可能理解错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0 08:50 1

摘要:场景一:书房里,孩子对着摊开的作业本,削了擦、擦了削,就是不动笔。你催促了八百遍“快点写”,他却仿佛神游天外,最终以一场亲子间的筋疲力尽收场。

全文共3041字,阅读大约需要20分钟

文|夏云

深入解读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它不是态度问题,而是大脑的运行差异

引言

场景一:书房里,孩子对着摊开的作业本,削了擦、擦了削,就是不动笔。你催促了八百遍“快点写”,他却仿佛神游天外,最终以一场亲子间的筋疲力尽收场。

场景二:课堂上,一个孩子总是在椅子上扭来扭去,打断老师的提问,或者盯着窗外的一只小鸟看得出神。老师无奈地评价:“很聪明,就是不专心。”

家长们,老师们,这些画面是不是无比熟悉?

我们常常将这些行为归咎于孩子的“态度问题”——懒惰、不听话、缺乏意志力。我们用尽方法,从苦口婆心到严厉批评,却发现收效甚微,甚至让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日益紧张。

今天,我们想邀请您一起,按下“暂停键”,跳出“态度论”的惯性思维。

因为,这些行为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常常被误解的神经发育障碍——ADHD(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即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

是时候,重新认识它了。

一、 破除三大核心误解:ADHD不是什么?

在深入了解ADHD之前,我们必须先清理掉那些根深蒂固的错误认知。

误解一:ADHD = 多动 + 调皮捣蛋

这是最经典,也是最片面的看法。实际上,根据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ADHD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注意缺陷型 (Inattentive Type): 这是“隐形”的ADHD,孩子可能并不多动,反而显得很安静、内向。他们是课堂上“做白日梦”的常客,常常丢三落四,做事拖沓,容易分心。这种类型在女孩中更为常见,也最容易被忽视,她们的困境常常被误解为“性格文静”或“不够聪明”。

多动冲动型 (Hyperactive-Impulsive Type): 这符合我们对“多动症”的传统印象。孩子坐不住、话多、爱插嘴、做事不顾后果。

混合型 (Combined Type): 同时具备以上两种类型的显著特征。

所以,请不要再只盯着那些“上蹿下跳”的孩子了。那个安静地坐在角落,眼神却总是飘忽不定的孩子,可能更需要我们的关注和理解。

误解二:ADHD是教育失败,是家长惯出来的“坏习惯”

“你就是管得太少了!”“小时候打一顿就好了。”——这些论调不仅无益,更是对家长和孩子的二次伤害。

现代医学研究已经明确指出,ADHD是一种具有生理基础的神经发育障碍。其成因与大脑结构、神经递质(特别是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并具有很高的遗传性。

它不是品格缺陷,更不是家庭教育的失败。指责家长,只会让他们陷入更深的自责与无助,而无法有效地帮助孩子。

误解三:“他玩游戏能专注几小时,做作业就不行,分明是故意的!”

这是几乎所有ADHD孩子家长都会感到的困惑,也是最容易引发亲子冲突的导火索。

这并非孩子“双标”,而是ADHD大脑的典型特征。ADHD的核心问题不是“没有注意力”,而是“注意力的调节和抑制功能存在缺陷”

对于游戏、视频等高刺激、即时反馈的活动,大脑会自动分泌大量多巴胺,牢牢“抓住”孩子的注意力,甚至形成“超聚焦(Hyperfocus)”现象。

而对于写作业、阅读等低刺激、延迟回报的活动,ADHD大脑无法有效分泌足够的多巴胺来维持专注。对他们而言,逼自己写作业,就像让我们在极度困倦时强行阅读一篇枯燥的论文一样,充满生理性的困难。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从“他不想做”的指责,转变为“他做起来很难,我该如何帮他”的思考。

二、 问题的根源:被“绑架”的大脑CEO——执行功能

如果我们把大脑比作一个公司的总部,那么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s)就是这位CEO。它负责管理、规划、组织、协调大脑的各项资源,以完成复杂任务。

ADHD的本质,就是这位“大脑CEO”的功能受到了持续性的干扰和削弱。 这会导致孩子在以下几个方面遇到巨大挑战:

反应抑制 (Response Inhibition):

表现: 课堂上不举手就喊出答案、打断别人说话、无法忍受排队等待。

CEO的困境: “刹车”系统失灵,想法和行动之间没有缓冲。

工作记忆 (Working Memory):

表现: 刚交代的事情转头就忘、听写时记不住后面的词、做数学应用题读不懂题目。

CEO的困境: “大脑的便签条”容量太小,信息刚写上去就消失了。

情绪自我调节 (Emotional Self-Regulation):

表现: 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或崩溃大哭、输不起、抗挫折能力差。

CEO的困境: 情绪的“调音师”罢工了,无法有效平复和管理情绪波动。

任务启动 (Task Initiation):

表现: 严重的拖延症,万事开头难,即使是自己喜欢的任务也可能迟迟无法开始。

CEO的困境: “启动按钮”失灵,大脑无法发出“开始行动”的指令。

规划与组织 (Planning & Organization):

表现: 书包和房间一团糟、做多步骤任务时条理不清、时间管理能力差。

CEO的困境: 无法建立有效的流程图和时间线,所有任务都像一团乱麻。

当您理解了“执行功能”这个核心概念后,您会发现,孩子那些令人头疼的行为,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原因。他们不是在“对抗”你,而是在与自己功能失调的大脑艰难搏斗。

三、 我们能做什么?给家长和老师的实用“脚手架”

对于ADHD孩子来说,外部的结构和支持,就是他们大脑里暂时缺失的“执行功能”的替代品。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说教,而是为他们搭建起能够顺利前行的“脚手架”。

1、家庭篇:成为孩子的“外置大脑”

环境结构化,流程可视化:

建立可预测的日常作息:固定的起床、吃饭、作业、睡觉时间。

使用清单和视觉提示: 在门口贴上“出门四件事(钥匙、水杯、作业、口罩)”的图文清单;用不同颜色的文件夹整理不同科目的试卷。

任务分解,化整为零:

不要说“去把你的房间收拾干净”,而是说“第一步,把所有脏衣服放进洗衣篮”。

作业分成小块,每完成15-20分钟,就允许休息5分钟(可以跑跑跳跳,但避免看电子屏幕)。

让时间“看得见”:

使用视觉计时器(如Time Timer),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这比不断地口头催促“还有10分钟”有效得多。

强化积极,而非惩罚消极:

ADHD大脑对表扬和奖励的反应远比对批评和惩罚敏感。建立一个简单的奖励机制(如积分卡),奖励孩子的努力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

用“我看到你今天主动拿出了作业本,这很棒!”代替“你怎么还没开始写?”。

共情与接纳,做情绪的“容器”:

当孩子情绪失控时,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抱着他,告诉他:“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很生气,妈妈/爸爸在这里。”

最重要的一点: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怀疑孩子有ADHD,请咨询儿童精神科或专业心理科医生。科学的诊断和干预(包括行为治疗、家庭支持和必要的药物治疗)是帮助孩子的最有效途径。

2、学校篇:打造ADHD友好型课堂

物理环境的微调:

安排孩子坐在第一排、靠近老师、远离门窗等干扰源的位置。

指令清晰,化繁为简:

指令简短、明确,一次只说一件事。

结合口头和书面指令(把任务写在黑板上)。

下达指令后,可以请孩子复述一遍,确保他已接收到信息。

允许“有意义”的活动:

对于需要身体活动的孩子,允许他们使用减压球、或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站着听课。安排一些“跑腿”任务(如发本子、擦黑板),让他们有释放精力的机会。

提供即时反馈与鼓励:

及时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这个问题提得很好”,都是驱动他们专注的“燃料”。

家校合作,保持同盟:

老师和家长应是并肩作战的盟友,而非对立面。定期沟通孩子在校和在家的表现,共享有效的策略,形成教育合力。

结语

重新认识ADHD,是一次从“改变孩子”到“理解并支持孩子”的视角转换。

这些孩子的大脑,就像一台拥有超强引擎、但刹车和导航系统略有不同的赛车。他们充满能量、富有创造力、思维天马行空。他们需要的不是苛责的修理工,而是一个懂得他们赛车性能、愿意为他们搭建适宜赛道的教练。

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的耐心、理解和科学的支持,就是他们成长路上最坚实的跑道和最温暖的阳光。

当我们真正看懂了他们行为背后的挣扎,我们便拥有了帮助他们飞驰人生的钥匙。

#ADHD #注意力缺陷 #家庭教育 #教师指南 #儿童心理 #执行功能

关于帮助ADHD孩子,您有哪些心得或困惑?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来源:现代与经典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