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庄镇:以工代赈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0 08:15 1

摘要:“锅底塘海子通过实施以工代赈项目,解决了坝塘除险加固问题,田地灌溉有了保障,村民发展贡菜、制种玉米、秋豌豆的劲头更足了。”从今年5月开始,下庄镇下庄村3组老党员普成明每天都奔忙在3个以工代赈项目的施工现场,履行好项目理事会工程质量监督组的职责。

“锅底塘海子通过实施以工代赈项目,解决了坝塘除险加固问题,田地灌溉有了保障,村民发展贡菜、制种玉米、秋豌豆的劲头更足了。”从今年5月开始,下庄镇下庄村3组老党员普成明每天都奔忙在3个以工代赈项目的施工现场,履行好项目理事会工程质量监督组的职责。

在实施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中,下庄镇按照“先有群众、后有项目”的原则,通过组织群众参与自建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田间道路及桥涵改造、渠道维修,逐渐补齐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短板,大力发挥群众投身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带动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创新机制,构建村民自建新模式

走进下庄社区以工代赈项目施工现场,在搅拌机的轰鸣声中,施工人员把按照标号配比好的水泥砂浆倾倒在2座除险加固坝塘的指定区域,458.44米机耕路配沟渠和一座机耕桥以及200米挡墙修复正在建设中。项目总投资395万元,中央财政以工代赈资金支持390万元,村组自筹5万元。

在项目实施中,下庄镇成立以工代赈项目实施领导组,指导村按照村民自建的政策要求,选举产生项目理事会和监事会,确保公平、公正、阳光地实施项目。

靶向重点,打造效益叠加新样板

上午7点,下庄村6组的村民陈学平戴着草帽、握着锄头,和二十多位乡亲一起在机耕路旁平整土地,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可他心里却格外踏实:“在家门口干活,一天150元,中午有免费盒饭,这是件大好事。”

陈学平口中的“大好事”,正是得益于下庄镇在以工代赈项目建设中,认真执行“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能组织当地群众务工的尽量不用专业施工队伍”的管理要求,通过为村民提供就近就便的就业岗位,发挥以工代赈带动就业增收的推动作用。

下庄村党委书记说:“我们在抖音号和微信群等渠道发布用工需求,组织动员当地农村劳动力、城镇低收入人口和就业困难群体等参与务工。”截至8月8日,累计用工6100余个,发放劳务报酬99.74万元,人均增收3000元。

培育产业,“续航”长效致富

走进下庄村7组农户吕正财的贡菜地里,连片的壮苗嫩叶迎风舒展,甚是喜人。吕正财说:“贡菜从成熟期壮苗开始,每天都需要大水大肥的照管来确保贡菜成品的油绿色泽。”

以工代赈项目的施工期是有限的,但群众对“长期有收入”的期待是无限的,因地制宜的培育长期产业链,打通“短期务工”与“长效增收”的关键纽带势在必行。

祥云县发改局局长段青云说:“通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以扶智、扶志、扶技、扶业的产业链培育,适度超前谋划后续产业发展,掌握技能的村民在项目施工时学技能、项目结束后用技能,让以工代赈不再是‘干完就散’的短期工程,而是把‘临时岗位’变成‘长久饭碗’。”

图文作者 通讯员罗丹 杨建锋

责任编辑 梁晓凯

图文审核 李志刚 张敏来

图文总审 胡林果

讲好祥云故事 传播祥云声音

投稿邮箱 3109820189@qq.com

媒体地址 祥城镇龙溪小区308号

法律顾问 杨明峰

来源:祥云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