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影《志愿军·浴血和平》的上映,为我们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后波澜壮阔的历史。在电影宏大叙事中,曾出现的姚庆祥烈士的牺牲,发生背景不是在炮火连天的正面战场,却是本应该“绝对安全”的谈判中立区。
电影《志愿军·浴血和平》的上映,为我们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后波澜壮阔的历史。在电影宏大叙事中,曾出现的姚庆祥烈士的牺牲,发生背景不是在炮火连天的正面战场,却是本应该“绝对安全”的谈判中立区。
这起事件并非简单的意外冲突,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乃是停战谈判桌上最为激烈和凶险的大国博弈,本文就讲述事件的来龙去脉。
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在原来朝鲜贵族居住的开城来凤庄拉开了序幕。当时,为了确保谈判的顺利进行,双方划定了以会场为中心,大约五英里半径的圆形区域,规定任何武装人员不得携带武器进入中立区内,保障谈判人员的人身安全,巡逻任务由中立国的监察小组监督执行。
可是,谈判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美方仗着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地位,对中方提出了许多蛮不讲理的要求,尤其在军事分界线划定问题上,美军企图攫取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于是,在谈判桌上,中朝和美方为协议的达成唇枪舌剑。当谈判陷入僵局时候,美方就想耍阴招,如不断在谈判桌外制造事端,妄想以“实力政策”对我方施加压力。
根据《朝鲜停战谈判会议》档案记载,仅在谈判初期,美军飞机就多次在开城中立区上空飞掠,甚至想轰炸扫射中朝代表的驻地。可以看到,在美军咄咄逼人的压力下,“中立区”早已经名存实亡,成为一个没有硝烟的第二战场。
正好,在1951年8月19日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枪击打破了这表面的宁静,中国人民志愿军军事警察排长——姚庆祥以生命为代价,在“中立区”的枪林弹雨中守住了中国捍卫的底线,彻底撕裂了美军伪善的阴谋。
现在先讲述姚庆祥的履历,他1929年出生在山东即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童年时候,正逢抗日战争的兵荒马乱年代,12岁时候为了躲避战乱,跟随母亲逃荒到吉林延边的煤矿当童工。
当时,幼年的姚庆祥在日寇监控的矿井里,他每天下井12小时,背煤的箩筐压弯稚嫩的脊梁。苦难的童年,使他埋下了革命的种子。
于是,在1945年,16岁的姚庆祥在煤矿地下党的引导下,瞒着母亲加入了八路军。参军之后的姚庆祥,经历了解放战争的磨练和洗礼,在战斗中屡立战功,获得 “艰苦奋斗” 奖章。
1948年姚庆祥在入党时候,连长在对他的评语中写道:
“该同志作战勇敢,常以‘共产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自勉。”
当全国解放,新中国建立之后,上级组织本打算安排他可以作为退役军人,在地方工作。但当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姚庆祥毅然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切如他留给母亲的家书中写道:
“美帝已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我怎能眼睁睁看着?”
之后,姚庆祥跟随志愿军入朝鲜,被编入47军139师侦察营,1951年奉命驻守开城谈判的中立区,承担保卫停战谈判代表团安全的责任。
在谈判期间,中立区禁止一切武装冲突,志愿军军事警察成为守护和平的特殊力量。当时,姚庆祥当时被选派担任开城谈判的中立区军事警察,并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政治部警卫连副排长,是巡逻和维护这片象征和平区域的安全。
姚庆祥每天带着巡逻队,穿梭在营地和板门店的田埂间,在田地遇到淳朴的朝鲜村民时候,都会主动向村民打招呼。如遇到村里的农妇,都会恭敬用朝鲜语喊着“阿妈妮”,经常为朝鲜当地村民们耕地、为村里的大妈补衣服,很快成为村民们眼中的 “中国儿子”。
可是,美军的阴谋却觊觎这一处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祥和之地。在8 月 18 日深夜,姚庆祥处在的中立区下着瓢泼大雨,他率领一个班冒雨巡逻,一边走一边叮嘱战士:
“敌人想找一些理由主动挑衅,破坏谈判的进程,咱们绝不能给他们可乘之机”
AI制作
于是,姚庆祥率领班组在这一晚的警戒,比任何时候更加严密。他在凌晨时分,从连部汇报工作返回的松古洞山道上,行走在小山坡下面时候,突然遭遇预先设伏的数十名武装人员的突然开枪猛烈射击。
根据中方发布的调查报告和现场战士的回忆,面对袭击,姚庆祥第一时间高举标志中立区军事警察身份的旗帜,并且用英语大声喊话:“这里是中立区!”(Here is Neutral Zone!)”。但是,对方不但没有停止,反而以更密集的火力进行攻击。
袭击姚庆祥的,就是由韩国军方金昌植率领的三十多名美李军武装人员,他们违反了停战的协议,很早埋伏在中立区。
当时,子弹击中姚庆祥的左腿,身边的战友王仁元也应声负伤。可是,在受伤的情况下,姚庆祥虽然持着枪支,却依然捂着伤口大声吼着:
“不许乱开枪!捉活的,让敌人无法抵赖!”
此时的姚庆祥,虽然重伤却却非常清醒理智,如果我方志愿军先开火,美军就可以找到借口,立即渲染是中国和朝鲜一方首先开枪,破坏谈判进程,借用国际舆论施加压力。
鉴于国际关系的博弈,姚庆祥强忍着痛,即使敌人火力密集,也要求自己和手下都不要开枪回击。当战友葛文举想背他,撤离现场时候,姚庆祥却猛地推开说道:
“别管我,通知其他巡逻组!”
AI制作
直到最后,当身边的战友招呼连长带着援兵赶来,穷途末路的韩方军人金昌植对着姚庆祥的头部补了两枪,又抢走他的手枪、手表甚至鞋子作为战利品。而这些 “战利品”,就是美军计划“志愿军挑衅”的“证据”。
于是,姚庆祥就这样壮烈牺牲。在倒下那一幕,战友们发现他的手中紧握的巡逻日志,最后一页用钢笔写着:
“8月19日,晴,中立区安全。”
根据金昌植在朝鲜战争结束后的事后供认,这是美方和韩军共同策划的行动。行动之前,美方曾承诺 “出问题由我们负责”。
美军打的小算盘也是非常清晰,目的就是营造志愿军在中立区部署武装的假象,嫁祸于中方,这样能破坏谈判进程,也能趁此机会发动新一轮的军事进攻。但是,他们没想到,姚庆祥却用生命坚守了中立区的纪律,让美军的阴谋彻底破产。
姚庆祥经常救济的朝鲜松古洞村民,知道他牺牲消息之后,都是悲恸不已,村长率领村民们全部绝食一天。一些村里的农妇捧着姚庆祥身穿穿过的布鞋,哭倒在地,村民们联名要求将烈士的遗骨葬在朝鲜的土地上,永远为他守墓。
志愿军也为牺牲姚庆祥这一位优秀战士,悲恸不已,派代表向美方提出了强烈抗议,要求惩办凶手。在8 月 20 日,志愿军代表团为姚庆祥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会场悬挂着“为和平而牺牲,永垂不朽!”的挽联。这既是对烈士的哀悼,更是对美方破坏和平行径的强烈控诉。
当时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长李克农的主要顾问的乔冠华,为姚庆祥亲自撰写的挽联 “世人皆知李奇微,举国同悲姚庆祥”传遍了全球,国际上的记者亲眼目睹了弹壳、血迹与村民证词,这令美军陷入前所未有的道义危机。
可是,美军的拙劣表演还在继续,在铁证如山的事实面前都是百般抵赖,甩锅推卸责任。当
中方为此事向停战委员会提出强烈抗议,并提交了大量证据,包括子弹分析、目击证词和现场勘察报告。
但是,美国代表却以“无法核实”为理由,推诿责任,甚至暗示可能是“误会”或者“自相残杀”的行为。但中方出示的证据,令美国方面彻底打脸。如敌人使用的M1卡宾枪弹壳上,清晰刻着美军第7师番号。被俘的敌人也供认,行动由美军情报处直接指挥。
最终,在国际舆论的谴责下,美方被迫在联合调查中承认乃是“事件遗憾”,却一直拒绝道歉,也没追究韩国方面的军事责任。
姚庆祥的事件绝非孤立的事件,根据解密的档案,1951年8月至10月,美方在谈判期间制造类似事件达到17起,包括炮击中立区、绑架中方人员等。
美方目的有三个,第一是试探中朝方底线,第二是为“谈判僵局”甩锅,第三是消耗中方耐烦心,借此获取战场上的优势。
但是,姚庆祥的牺牲,令美方的如意算盘落空。中方代表在谈判中表达了强硬的态度,如果再有此类的事件发生,和平谈判将无限期推迟。中方的强硬立场,使美方收敛了挑衅的行为。
在志愿军战士高呼为姚庆祥复仇的呼声下,8月23日,中方宣布了中止谈判,借此抗议美方的挑衅行为。这一次谈判的中断时间长达63天,在谈判中断期间,中朝和美军在战场展开了激烈和残酷的较量。
AI制作
姚庆祥的事件,原本是美国是计划通过制造事端,对中朝一方施加压力,可是没想到反而激起了中国方面坚定的战斗意志,美国在道义上也是输得一塌涂地!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后,1953 年志愿军追授姚庆祥 “和平战士” 称号,追记一等功;1954年,经中央军委批准,姚庆祥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遗体安葬在沈阳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近年来,伴随抗美援朝战争的档案逐步公开,姚庆祥的英雄故事逐渐走入公众视野。2021年,央视纪录片《山河岁月》专门用一集讲述“中立区的守护者”,还原当年姚庆祥巡逻的细节,以及幕后大国谈判的惊险博弈。
现在《志愿军・浴血和平》的上映,令更多人知晓姚庆祥的英雄故事。就是类似于姚庆祥一样,在中立区坚守规则的无名战士,以忍辱负重的克制、冷静的思维和赴死的勇气,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为祖国赢得了尊严。因此,和平从不是谈判桌上无由衷的恩赐,却是用烈士守护的信仰凝聚!
看完本文讲述的姚庆祥烈士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分享。如果觉得令你有所收获,请点赞、收藏或转发,让更多人了解这位为和平献身的英雄。
来源:柳州阿妹侃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