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华教授的女儿把衣服脱给全香港看,如今却死命按住女儿不许沾娱乐圈,这出反转比三级片还刺激。
清华教授的女儿把衣服脱给全香港看,如今却死命按住女儿不许沾娱乐圈,这出反转比三级片还刺激。
1993年,翁虹在《挡不住的风情》里解开纽扣那一刻,她爸在清华园把电视砸了。
砸的不是电视,是“书香门第”四个字的脸面。
她为什么敢?
舞蹈腿断了,亚姐冠军没人记得,TVB只给她演丫鬟。
她算过:再演十年丫鬟,连北京一套老破小都买不起。
脱,是拿肉身换时间,换钱,换上桌谈判的筹码。
观众骂她下贱,她数着片酬在香港荃湾先付了一套首付,写自己名字。
清华教的是礼义廉耻,她学的是“先活下来再说”。
1994年《满清十大酷刑》票房破千万,片商给她开50万港币一部,三天拍完。
她把钱全寄回家,她妈拒收,原路退回。
银行回执单上“拒收”两个红字,比任何观众骂声都疼。
她没哭,转头又签了三部。
她知道,父母拒收的不是钱,是“女儿用身体换的钱”。
可那又怎样?
她得先让自己值钱,再谈洗干净。
2000年,她拿攒下的片酬入股朋友的广告公司,占股30%,合同写得很细:不参与经营,只分红。
钱生钱,比脱衣服快多了。
2002年,她闪嫁美国赌场高管伍伟杰,婚前协议男方写得明明白白:婚后所得全归男方,女方不得拍亲热戏。
她签了,以为爱情能折价。
不到两年,男方把她的护照锁进保险柜,回香港拍戏要申请。
她半夜撬开保险柜,拿护照飞回北京,第二天递离婚申请。
离婚时她没分到美元,只分到一句话:“你脱过,就永远低人一等。”她没争,转头把离婚新闻卖给香港周刊,独家报价80万港币,用这笔钱开了自己的工作室,名字就叫“虹自己”。
2007年,她嫁给健身教练刘冠廷,婚礼预算38万,全部自己刷卡。
她学乖了:婚前协议反过来写,男方若出轨,净身出户。
婚后生女小水晶,她做的第一件事是把女儿出生当天的域名、微博、小红书、抖音全注册在自己名下,账号密码写进遗嘱。
女儿小学还没毕业,她已经把“小水晶”三个字在45类商标全部注册,连婴儿纸尿裤都不放过。
她解释得很直白:“我不想让她再被资本扒一次皮。”
2023年,小水晶15岁,国际学校家长会,老师夸孩子腿长、脸小,适合当模特。
翁虹当场回:“腿长能跑得快,脸小能挡子弹吗?”她回家把女儿社交账号全清空,留一条置顶:先考SAT,再谈梦想。
同年,她自己的健康食品品牌年营收破两千万港币,客户群定位35岁以上高知女性,广告词一句:“吃得起,也丢得起脸。”她把利润30%存进信托,受益人写女儿,提取条件:30岁后且非娱乐圈收入。
条款冷冰:一旦进入演艺圈,信托自动捐给乳腺癌基金会,一分都不留。
她父母现在搬来北京,外孙女放学由姥爷接,清华老教授穿着女儿买的运动鞋,在校门口等。
记者问:“还恨她当年脱吗?”老人摇头:“她先把自己救上岸,再谈脸面,我教了一辈子书,没学会。”翁虹在旁边听着,不插话,只递过去一瓶自己公司生产的抗糖饮,瓶身印着一句话:先健康,再谈梦想。
她没哭,镜头拍她眼角,连细纹都没动。
三级片标签还在,百度词条第一行永远写着“艳星出道”。
她没花钱去改,也从不申请删除。
她说:“我脱过,也爬起来,标签是钉子,拔了留洞,不如让它钉着,提醒我别回头。”女儿想拍戏,她只给一句:“想演可以,先拿非表演专业本科,再读个硕士,回来签我妈公司,片酬按新人价,一分不溢价。”小水晶听完回屋写SAT作业,再没提镜头。
娱乐圈新人还在走老路,直播脱、红毯脱、综艺脱,脱完发现片酬买不起深圳一套房。
翁虹早把赛道换了,她如今坐在北京国贸高层办公室,看对面大屏播自己1994年的旧片,画面定格在她被绑木桩上,她抬手把百叶窗拉上,转头跟员工说:“去把下周电商直播的库存再核一遍,价格标错一次,比脱错一件衣服更致命。”
她把女儿挡在镜头外,是把当年那个被父母踢出门的小女孩一起护在身后。
可要是小水晶30岁后仍执意要演,她会不会把信托条款一键取消?
来源:高级熊猫Vj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