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粉丝数蹭蹭往上涨,视频播放量却像漏了底的水桶,一天掉一个刻度,小凤的账号正上演这出“人多却不看”的怪戏。
粉丝数蹭蹭往上涨,视频播放量却像漏了底的水桶,一天掉一个刻度,小凤的账号正上演这出“人多却不看”的怪戏。
她把主战场挪进直播间,短视频更新从日更滑到周更,一条片子剪得七零八落,镜头里只剩她对着商品口播,背景板还是上个月的圣诞款。
平台算法最认“完播率”和“复播率”,观众刷到三秒就划走,系统立刻把她的视频扔进冷宫,曝光池缩成脸盆大,播放量自然腰斩。
粉丝数为什么还在涨?
直播带货的“关注券”和“秒杀福袋”立了功。
只要点关注就能领五元券,数字看着漂亮,却全是“羊毛粉”。
这些人蹲完折扣就潜水,视频一出他们连拇指都懒得动。
账号粉丝池像气球,吹得越大越空心。
团队把红姐搬到楼上单拍,本意是避开她和胖阿姨的正面冲突,结果砍掉了最有冲突的“吵嘴”桥段。
后台数据监测显示,红姐出场那几期弹幕密度高出平均值47%,人均停留时长多11秒。
少了她,镜头里只剩小凤一人碎碎念,剧情温度直接掉到室温。
小娜被安排成背景板,原因是她说话慢,直播节奏跟不上。
可短视频需要真实反应,她越不敢开口,镜头越不敢给她,恶性循环把她压成透明人。
观众看不到新鲜面孔,点击欲望跟着下滑。
文创园新店是另一口烧红的锅。
园区45%的店铺在半年内关门,租金却逆势涨了两成。
小凤把线下店当直播背景,想省装修费,结果客流高峰全被直播间的“线上特价”吸走,线下价格成了摆设。
进店的人只拍照不买单,月销单量连房租零头都盖不住。
她想要的是“直播成交”与“品牌溢价”两头甜,却忘了短视频是漏斗的上沿。
没有内容蓄水,直播间就像抽井水,越抽越干。
最近三场直播观看UV从12万跌到7万,峰值在线跌破1万,打赏收入缩水40%,这就是把短视频当弃子的直接账单。
同行“阿强日记”走相反路线:日更短视频拍店铺日常,晚上直播只卖三款新品,限时限量。
短视频给粉丝养成习惯,直播用来收钱,两条线互不抢流量,人家一条视频平均播放400万,是小凤现在的四倍。
小凤若还想救回播放量,得把直播间里那套“三二一上链接”的口水话收一收,重新把剧情冲突请回镜头:让红姐下楼,让胖阿姨护短,让小娜当吐槽役,把家庭修罗场拍成连续剧。
线下店也别再当布景,拍“45%店铺倒闭”的实地调查,把园区真实生存战剪成纪录短片,流量自然有人埋单。
数据已经替她敲了警钟:粉丝可以刷,播放刷不动;商品可以堆,人心堆不来。
她得先想清楚,是要一场热闹的直播数字,还是要一条能陪账号走三年的内容护城河。
人多却不看,这账她准备赖到哪天?
来源:无双西柚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