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场争议可不是空穴来风。有数据显示,超过60%的学生觉得学英语压力最大,背不完的单词、抠不尽的语法,占了大半课后时间。更现实的是,多数人走出校园后,英语就成了“沉睡技能”:普通上班族几十年用不上专业英语,就连偶尔看个外文资料,靠翻译软件也能应付。
孩子每天背英语单词到凌晨1点,可家长工作十年没跟外国人说过一句话——这英语到底是必学的“敲门砖”,还是耗精力的“无用功”?
最近“取消英语主科地位”的话题吵翻了天,有人喊着“早该踢出去”,有人急着“不能丢”,可没人真正聊到点子上。
这场争议可不是空穴来风。有数据显示,超过60%的学生觉得学英语压力最大,背不完的单词、抠不尽的语法,占了大半课后时间。更现实的是,多数人走出校园后,英语就成了“沉睡技能”:普通上班族几十年用不上专业英语,就连偶尔看个外文资料,靠翻译软件也能应付。
可反对取消的人也有硬理由:现在是全球化时代,科研界80%以上的前沿成果用英语发表,想跟进技术就得懂英语;做国际生意、跟外企对接,流利的英语更是“硬通货”。还有人提到,对底层家庭的孩子来说,英语可能是“跨阶层的捷径”——不用拼资源,学好英语就能接触更广阔的世界,甚至拿到高薪机会。
更纠结的还有家长和老师:新教材一上来就要求整句输出,孩子没上辅导班根本跟不上,可辅导班老师水平参差不齐,发音错了都没人纠;英语老师则担心“真取消主科,饭碗就没了”。其实大家吵来吵去,核心不是“要不要学英语”,而是“怎么学、学多少”——就像有人说的,“我们不是要取消英语,是想要点选择权”。
喊着“取消英语主科”的人,其实是把“讨厌应试”当成了“讨厌英语”,这根本是跑偏了!
先说说“取消主科”有多不现实:要是真把英语踢出主科,底层孩子可能最先吃亏。那些有资源的家庭,会花钱请私教、送出国,照样把英语学好;可普通家庭的孩子呢?没了课堂系统教学,大概率就彻底跟“英语”绝缘了——以后想考科研院所、进外企、甚至看个国外公开课,都会被卡在“不懂英语”这关。之前有人说“90%的人用不上英语”,可那10%的机会,往往是改变命运的关键,总不能因为多数人用不上,就断了少数人的路吧?
但反过来,现在的英语教学确实该“改改了”!问题从来不是“英语该不该当主科”,而是“怎么当主科”。孩子学英语不是为了“考高分”,而是为了“能用”——要是把听力融入课间(比如放英文儿歌、简单对话),用AI软件实时纠发音,再让学生跟外国网友线上聊聊天,哪怕每次只练10分钟,也比死记硬背强;小学生不用急着学语法,先认识ABC、会说“Hello”“Thank you”就行,把时间多留给母语学习;到了高中,根据兴趣分“实用班”(学日常交流)和“提升班”(学专业英语),高考分值可以降,但不能取消,至少保留“基础门槛”。
那些骂“英语害人”的人,不妨想想:英语本身是个好工具,就像手机、电脑一样,没用好不是工具的错,是用的方式错了。之前有个朋友,普通二本毕业,就因为英语好,进了跨境电商公司,现在年薪比同届同学高两倍——你看,英语不是没用,是要看怎么学、怎么用。
说到底,“取消英语主科”就是个伪命题。我们真正该争的,不是“要不要学”,而是“能不能让英语学得不痛苦、用得上”。英语不该是压得孩子喘不过气的“负担”,而该是帮他们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关键在于,我们要把“应试英语”变成“实用英语”,把“强制要求”变成“弹性选择”。
最后想问你:你家孩子学英语是越学越喜欢,还是越学越抵触?你觉得英语该保留主科地位,但改教学方式,还是直接降为选修?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
来源:只见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