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女子吃复方甘草酸苷,2年后癌化了,医生:2个用药细节别忽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0 01:07 1

摘要:复方甘草酸苷是一种常用的护肝药物,具有稳定细胞膜、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它能减轻肝细胞因病毒或药物引起的炎症反应,促进受损细胞的修复,降低转氨酶水平,并改善肝功能异常状态。在临床实践中,复方甘草酸苷广泛用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以及脂肪性肝病等肝脏疾病的辅助治

复方甘草酸苷是一种常用的护肝药物,具有稳定细胞膜、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它能减轻肝细胞因病毒或药物引起的炎症反应,促进受损细胞的修复,降低转氨酶水平,并改善肝功能异常状态。在临床实践中,复方甘草酸苷广泛用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以及脂肪性肝病等肝脏疾病的辅助治疗,是医生常用的保护性药物之一。

2023年8月8日,37岁的南京姑娘周芷兰,正在自家花店忙着修剪一批刚运到的玫瑰。那天正值高温,她一边擦汗一边用剪刀去除花枝上的刺。由于手套破了个小口子,剪刀滑了一下,指腹被划出一道细口。出血不多,周芷兰随手拿纸巾按住,简单洗了洗手便继续工作。忙到晚上,她早已忘了这点小伤。

可到了2023年8月15日,指腹的小口子仍未完全愈合,周围皮肤甚至有些红肿。她以为是被泥水和花肥感染,便去药店买了碘伏,每天自己消毒。几天后,手指虽稍有好转,但整个人却开始觉得乏力。早上开门时,搬花桶的动作让她气喘吁吁,脑袋昏沉沉的,连花名都记不住几种。

8月20日那天早晨,周芷兰准备吃点早饭。刚把粥舀进碗,忽然闻到那股油炸花生的味道,胃里一阵翻腾,恶心得差点吐出来。她从没对气味这么敏感过,勉强喝了两口粥就放下筷子。午饭时,员工买来盒饭,她刚揭开盖子就被那股油腻味熏得胃里一阵痉挛,冲进后面的小洗手间剧烈呕吐

同事担心她怀孕,她苦笑着摇头。洗完手时,抬头看镜子,发现自己的脸色发黄,眼白隐隐透出淡淡的黄色。上厕所时,她还注意到尿液颜色深得像陈茶。周芷兰隐隐觉得不对,第二天请假去了医院。

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后,安排了肝功能、乙肝病毒学以及腹部影像学检查。报告结果让人吃惊:谷丙转氨酶达到232U/L,谷草转氨酶为157U/L,总胆红素升至92umol/L,提示肝功能显著异常。乙肝两对半检查显示HBsAg、HBeAg及抗HBc均为阳性,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大三阳)

医生看完报告后问:“你最近有没有去过美容、理发或者针灸等场所?”周芷兰想了想,说起那次手被划伤的事。医生点了点头:“乙肝病毒可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若剪刀未彻底消毒,确实有可能感染。

医院为她制定了系统治疗方案,包括抗病毒药物与复方甘草酸苷的联合应用,用以抑制病毒复制、保护肝细胞。医生叮嘱她:“乙肝是慢性病,必须规律用药、戒酒戒劳、定期复查,否则容易向更严重的肝脏损害发展。

自那以后,周芷兰把生活安排得极为规律。她每天早上七点开门营业,中午定时吃饭,不再加班到深夜做花艺。饮食以清淡为主,戒掉了火锅和烧烤,也不再碰酒。晚上她会在店门口的小空地上散步半小时,听着广播慢慢走。到了2024年2月的复查结果显示:转氨酶已恢复正常,病毒载量大幅下降,HBV-DNA接近检测下限,乙肝指标由“大三阳”转为“小三阳”。医生称这是非常理想的改善。

春天到来时,花店的生意又回到了正轨。周芷兰精神状态比以前好多了,也重新开始参与婚礼花艺的设计。可好景未能持续。2025年3月14日,她在整理一批百合花时,忽然感到手心发烫,有细细的刺痛感。仔细看去,掌心中央出现了密集的小红点,用手按压会暂时变白,放开又恢复鲜红

几天后,脸颊与耳下位置也陆续出现红色小痣,周围布满细细的血丝。她以为是皮肤过敏,买了药膏涂抹,却没有缓解。那段时间整个人越发疲乏,晚上睡不着,白天精神恍惚。花店的账目也开始出错,虽然员工提醒她要去医院复查,但周芷兰仍旧硬撑着,想着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直到2025年4月3日,意外终于来临。凌晨三点左右,周芷兰被一阵剧烈的右上腹痛惊醒。疼痛向背部放射,整个人蜷缩成一团,冷汗湿透睡衣。她以为是胃痛,想喝点热水缓解,可疼得连起身都困难。家人紧急拨打急救电话,将她送至医院。

在急诊室,医生按压腹部时,她痛得几乎喊出声皮肤检查显示典型的肝掌和蜘蛛状红痣。腹部彩超提示肝脏表面不光滑,右叶见低回声区实验室检查结果让医生神情凝重:谷丙转氨酶398U/L,谷草转氨酶327U/L,甲胎蛋白高达972ng/ml

进一步行腹部增强CT显示,肝右叶出现约6.2cm×4.8cm的不规则占位,增强扫描呈现显著不均强化,伴周围肝组织弥漫性变性。结合病史和指标,医生不得不告诉家属:这是乙肝相关的肝脏恶性病变

急诊室的灯光冷白刺眼,听到医生的诊断报告后,坐在病床边的周芷兰双肩微微颤抖,脸色比床单还要苍白,她整个人像是被突如其来的闪电击中,迟迟没能回神。紧接着,周芷兰的双手紧紧抓着病号服的下摆,眼中闪着恐惧的光:“医生,不可能的……这一定是搞错了,我才37岁啊,怎么可能出这样的事?

声音里带着抖,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的哀求。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一遍又一遍地摇头,呼吸急促到几乎要窒息:“我从来没喝酒,也没乱吃药。以前查出乙肝的时候我就特别小心,这两年一直都在用复方甘草酸苷护肝,连剂量都不敢改。医生您看,我每次复查都正常啊,转氨酶都稳稳地在范围内,病毒量早降下来了,我真不明白,怎么会这样……”

医生沉默地看着眼前的这位花店老板。翻阅那一叠叠厚厚的化验单,每一份都像是在反驳当前的现实——指标漂亮得几乎挑不出毛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均维持稳定,乙肝DNA检测为阴性,连表面抗原都早已消失。按理说,以她的病情控制情况,这样的恶化速度根本不可能。

医生抬头望向她,神情凝重,眉头几乎拧成一条线。思维在脑海里快速游走,从病毒突变、代谢性障碍,到药物毒性反应,一一闪过又被否决。以往的病例中,也有病情突变的患者,但那多是多年未规范治疗、酗酒或用药混乱的人。而周芷兰,从记录上看几乎堪称“模范病人”。

你的情况……确实少见。”医生终于开口,声音低缓,“即使放在十年后的数据分析里,这种进展速度也属于极端情况。

他的视线落在她的手上——那双被花泥长期浸泡、皮肤粗糙却仍带着花香的手。医生叹了口气,问:“最近生活上有什么变化吗?工作、饮食、作息……哪怕是一些小细节,也请你仔细想想。

周芷兰努力回忆,眼神有些恍惚。自从两年前接手花店后,日子虽然辛苦,但她始终保持着规律的生活。每天早晨五点起床去批花,白天修枝、扎束、打包、送货,一天下来脚都肿胀。到了晚上,她几乎是靠着惯性在坚持。她声音沙哑地说:“我就一直按时吃药,睡前一片复方甘草酸苷,从来没断过。

医生点点头,继续问:“那有没有同时服用过其他药物?比如保健品、营养粉,或者你认为‘能养肝’的食品?

周芷兰愣了下,随即摇头:“没有的,我从不乱吃。以前看新闻说市面上的保健品不靠谱,我就一直只吃医院开的药。

医生又沉默了一会,继续追问:“那你最近有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保健习惯?比如泡茶、泡脚、运动之类?

周芷兰想了想,轻声说:“也就每天晚上收完店去跑步……我怕自己太累,身体扛不住,就想着多锻炼能强身健体。开始只是跑三公里,后来慢慢加到十公里。有时候忙完已经快十一点了,我也坚持跑完才睡。”

医生听到这句话,眉头不由得拧得更紧,原本镇定的神情也渐渐沉重起来。他低头在病历本上写下几行字,笔尖在纸上停顿了一下,随后又抬起头,语气平静却带着探询:“那你跑步前后,有没有额外服用什么补剂?或者用一些特殊的方式‘养肝’?

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复方甘草酸苷。”周芷兰的声音有些发虚,眼神游移着,“我吃得很规律,从没断过。

医生没有立刻回应,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短暂的沉默在空气里蔓延,仿佛能听见秒针滴答的声音。几秒后,他缓缓吐出一口气,脸上的神情变得复杂。那种若有所悟的神态,让人察觉到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判断。虽然目前还不能完全确认,但从她的生活方式和用药习惯来看,似乎某个关键的细节被忽略了——而这,或许正是病情突然恶化的根源。

医生终于放下手中的病历夹,抬起头,神情沉稳中透着一丝遗憾,声音低缓:“周女士,你不抽烟、不喝酒,也不熬夜,这些确实值得肯定,对肝脏的确有保护作用。

他停顿了几秒,语气逐渐变得凝重:“可问题就在于——你在服用复方甘草酸苷这件事上,忽略了两个非常关键的用药细节。

诊室里一瞬间安静下来,只有心电监护仪发出细微的滴答声。医生缓缓收起病历本,眼神深处闪过一丝叹息:“说实话,这两年我见过不少跟你情况差不多的患者,都是吃着复方甘草酸苷护肝,结果却在无意中犯了两个很容易被忽视的大错……本来以为是在保护,结果反倒把肝伤得更狠。如果当初早点注意到,也不至于走到今天这一步。”

第一个错误出现在周芷兰对药物搭配的理解上。她在花店工作繁忙,每天早出晚归,经常感到身体疲惫。为了“补一补”,她在朋友的推荐下,开始自己搭配所谓的“护肝花茶”,里面放上金银花、枸杞、陈皮、菊花等常见草本。她的想法很单纯——既然这些都是天然植物,就不可能有害,再加上复方甘草酸苷也是中药成分,两者配合应该能起到更好的护肝效果。于是,她几乎每天晚上吃完药后,就泡上一大杯花茶边整理花材边喝。最初的几周,她确实觉得精神好多了,脸色也似乎比以前红润。可她不知道,这种“改善感”其实是身体代谢负担暂时被激发的假象。

复方甘草酸苷属于代谢型药物,进入小肠后需要通过酶促反应被分解再吸收。而金银花与陈皮中含有的黄酮类物质,会改变肠道内药物的溶解环境,使药物吸收速度加快。短时间内,血药浓度迅速上升,虽然药效看似更“快”,但肝细胞要承担更高的代谢负荷。肝细胞膜在高浓度药物刺激下,钠钾离子交换被打乱,细胞膜电位不稳定,代谢活动异常亢进。就像一个工厂超负荷运作,短期内产量增加,但机器的磨损却在加剧。周芷兰并未察觉这些变化,只觉得自己状态不错,还因此更加相信这种搭配。

随着时间推移,她的花茶配方愈发复杂。为了让“护肝效果更明显”,她又加入了枸杞和甘草片。枸杞中含有多糖成分,会延长药物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而甘草片本身也含有甘草酸,与复方甘草酸苷叠加使用,容易导致成分重复。双重刺激让血药浓度峰值更高,肝细胞在短时间内承受的代谢压力翻倍。氧化应激反应频繁启动,肝脏局部出现炎性微环境。身体会尝试自我修复,但在持续的刺激下,这种修复越来越难以完成,局部细胞开始出现坏死、纤维化和异常再生。周芷兰的身体在表面上依旧健康,脸色甚至被同事夸“有光泽”,但她体内的肝组织,早已在无声的高压状态下不断受损。

当她在体检时发现转氨酶略有升高时,她并未在意。医生建议暂时停药观察,可她却认为那是工作疲劳引起的短期波动,还开玩笑说“护肝药吃多了总比不吃好”。这种错误的自信让她继续保持原有的习惯。每天晚上吃完药后喝花茶,睡前还要再泡一杯。代谢负担一点点累积,肝细胞内自由基的水平逐渐升高。自由基是一种极具反应性的分子,能直接破坏细胞膜结构。长此以往,肝脏的代谢系统开始紊乱,部分区域出现细胞坏死和再生异常。她的体检指标虽然波动不大,但实际上,这正是早期肝组织发生结构改变的征兆。若当时能停下来做一次全面的肝功能与药物相互作用评估,或许病情还可逆。

第二个错误则隐藏在她的运动习惯中。周芷兰是个极有毅力的人,每晚关店后几乎雷打不动去跑步。她觉得跑步能增强免疫力,也能“让肝气流畅”。可她不知道,剧烈运动后身体的血液循环分布会发生变化——大量血液被调配到肌肉和皮肤以支持运动,肝脏此时的血流供应反而减少。当她在跑步结束后立即服用复方甘草酸苷时,药物进入血液后无法得到及时、均衡的代谢分布,部分活性成分滞留在肝细胞中,造成代谢中间产物堆积。

运动后身体处于轻度脱水状态,血液黏度升高,药物浓度在血浆中进一步增加。肝脏代谢系统被迫加速工作,线粒体内能量代谢通路被持续激活。长时间维持这种状态,会导致线粒体膜电位紊乱,能量生成效率下降。肝细胞在反复的能量过载与代谢应激中,逐渐丧失稳定性。细胞修复能力下降,受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出现遗传物质复制错误,新的细胞结构不再完整。她在跑步时感到的“轻微刺痛”其实正是肝包膜的牵拉反应,但被误以为是运动后的肌肉酸胀。等她察觉身体真正的不对劲时,右上腹的隐痛已成为慢性炎症的表现。复查时影像学显示肝脏出现不规则占位灶,这才让一切真相浮出水面——原来,持续的代谢应激和错误的服药时机,早已让肝脏的修复机制被拖垮。

参考资料:

[1]蔺小培,尹晓光,李冰,等.复方甘草酸苷联合GSH治疗小儿急性肝功能损害的疗效分析[J].安徽医专学报,2025,24(04):26-28.DOI:10.20072/j.cnki.issn2097-0196.2025.04.008.

[2]刘冬,潘鹏玉,高丽丽.复方甘草酸苷片生物等效性试验研究现状及其审评要求[J].药物评价研究,2025,48(08):2119-2123.DOI:CNKI:SUN:YWPJ.0.2025-08-006.

[3]高倩,陈璇,周轶群,等.五脂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疗效临床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2025,28(04):529-532.DOI:CNKI:SUN:GBSY.0.2025-04-013.

(《37岁南京女子吃复方甘草酸苷,2年后癌化了,医生:2个用药细节别忽视》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来源:唐医生趣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