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惊现最早雕版“广告”!元代商业如此发达,墓主身份更意外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0 00:34 1

摘要:1985年,湖南怀化沅陵县的双桥村,一位农民在挖红薯时,一锄头翻出一支温润剔透的玉簪。他没想到,这一锄竟敲开了元代古墓的大门。当地博物馆馆长夏湘军闻讯赶来,顺着玉簪的线索,在坚硬的红砂岩层中,发现了一座形制诡异的古墓。

1985年,湖南怀化沅陵县的双桥村,一位农民在挖红薯时,一锄头翻出一支温润剔透的玉簪。他没想到,这一锄竟敲开了元代古墓的大门。当地博物馆馆长夏湘军闻讯赶来,顺着玉簪的线索,在坚硬的红砂岩层中,发现了一座形制诡异的古墓。

老张疑惑起来了,玉石长这样是不是太细了点,于是仔细地拨开玉石上面的土,露出它本来的样子——玉簪

更令人心惊的是,墓穴上方有一个深达20厘米的盗洞,但盗墓贼竟因岩层太硬被迫放弃。考古队员用电锤艰难凿开墓室,才发现棺椁被层层“混凝土”(石灰羼砂与糯米泥)密封,完好如初。

虽然有个盗洞,但因为洞内岩层太过坚硬,盗贼估计是挖不动了,挖到一半就放弃了

开棺瞬间,女尸竟“活”了!

石棺开启后,第一口棺内躺着一具女尸,手中桃枝嫩芽翠绿欲滴,仿佛刚摘下的。可就在接触空气的瞬间,桃枝迅速变黑枯萎。紧接着,女尸腹部突然隆起,随即泄气塌陷,舌头猛地吐出口外,尸体迅速腐坏。

但是因为当时技术有限,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桃花枝也是在接触到空气的数分钟后便变成了黑色

专家们对女尸开棺后体内胀气和吐舌头现象十分的不解,于是他们向湖南省人民医院的一位专家进行了求教

医学专家解释:女尸体内繁殖着产气杆菌,开棺后气压骤变,气体冲破口腔,导致“吐舌”现象。而另一口棺中的男尸却保存极好,皮肤仍有弹性,面目如生。

02、

墓主身份与最早“广告单”

男尸棺中漂浮的楠木灵牌揭晓了真相:墓主黄澄存,元代沅陵知州(相当于市长),卒于1305年,享年78岁。棺内还发现一个钱袋,装着“至元通行宝钞”——中国最早以白银为本位的纸币之一。

棺内还发现一个钱袋,装着“至元通行宝钞”

更让人震惊的是,墓中竟有两张元代潭州(今长沙)珠宝店的雕版广告传单!这是世界现存最早的广告实物,证明元代商品经济已高度发达。

这是元代的一张广告,纸上印的广告是木雕版,虽然看着普通,但是它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出土年代最早的一张广告

为何男尸不腐而女尸腐败?

专家分析:男尸年迈皮下脂肪少,且棺液密封更好;女尸脂肪丰厚,体内细菌更易滋生。而墓葬选址红砂岩层,是因元代湘西部落信奉巫术,必须按占卜定穴,即便工程艰巨也不敢违背。

元代湘西部落信奉巫术,占卜定穴

改写历史的“穿越之物”

广告单:印有店铺宣传文字,比西方印刷广告早400余年至元宝钞:见证元代纸币流通制度的世界先进性。桃枝之谜:初春下葬的压胜习俗,暗含元代民俗信仰。
这批文物现藏于沅陵县虎溪书院,而女尸因腐败严重已移出展览。

其遗体和出土的陪葬物放到了博物馆之中进行展览,供人们参观,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千百年以前古人的容颜

05、

这座古墓如同被时光胶囊封存的元代“直播间”:官员夫妻、纸币广告、防腐工艺、巫术习俗……每一个元素都在颠覆我们对历史的想象。而那片吐露的舌头,仿佛仍在诉说沉睡800年

来源:探秘老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