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 | 孟加拉国计划斥资22亿美元购买20架歼-10CE战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0 00:32 4

摘要:巴基斯坦拟深化对沙特的劳务合作,将2026年对沙劳务输出规模翻一倍至100万人次。报道称,巴视2025年9月沙巴签署《共同战略防御协议》为深化双方经济合作契机,计划将2026年对沙特劳务输出规模由当前年均50万人次翻倍至100万人次。据了解,沙特是巴最大劳务输

2025年10月08日 总第1062期

值日编辑:贾丽豪 毛雅欣

审核:杜大壮 石雅风

执行主编陈卓

图源:《商业标准报》

NEWS

2025年一季度,海湾国家吸引87%的巴基斯坦移民。其中,70%的技术工人前往沙特。图源:《阿拉伯新闻》

阿拉伯新闻网10月6日报道,巴基斯坦拟深化对沙特的劳务合作,将2026年对沙劳务输出规模翻一倍至100万人次。报道称,巴视2025年9月沙巴签署《共同战略防御协议》为深化双方经济合作契机,计划将2026年对沙特劳务输出规模由当前年均50万人次翻倍至100万人次。据了解,沙特是巴最大劳务输出国和侨汇来源国。2020-2024年,巴累计向沙特派遣劳工188万人次(1.88 million),较2015-2019年的156万人次(1.56 million)增长21%;同期,巴来自沙方侨汇总额从73.9亿美元($7.39 billion)增至85.9亿美元($8.59 billion)。巴翻倍对沙特劳务输出规模主因有二:一是沙特2016年推出“2030愿景”(Vision 2030)以来,各类开发项目对技术型与半技术型外籍劳工需求强劲。二是沙特成功申办2034年世界杯,进一步释放外籍劳工市场需求。为此,巴拟采取三方面举措:一是建立促进对沙特合作机制。巴移民和海外就业局(BEOE)正同巴特别投资促进委员会(SIFC)密切协作,10月5日成立专门委员会,统筹推进巴沙经济合作与劳务协定谈判。二是提升本国劳务水准。巴方与沙特“塔卡莫尔”(Takamol)技能认证项目合作,由国家职业技术培训委员会(NAVTTC)负责在国内对建筑、技术服务等62类工种开展技能认证与培训,提升劳动力技能水准与赴沙就业匹配度。三是提议沙方建立巴籍劳工电子签证系统,以便巴提高劳务输出效率,优化海外就业流程。

NEWS

图源:路透社

印《经济时报》路透社10月7日报道,阿达尼集团旗下防务公司涉嫌在进口导弹零部件时逃避关税,莫迪政府展开调查。据了解,阿达尼防务系统与技术公司(Adani Defence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主要为印安全部队提供导弹、无人机和小型武器等装备。2024年至今,该公司累计从俄罗斯、以色列、加拿大等国进口约7000万美元($70 million)国防零部件,其中自俄进口非爆炸性导弹零部件及配件总价值约3200万美元($32 million)。2025年3月,印税务情报局(DRI)启动调查该公司,指控其在申报部分非爆炸性导弹组件、短程导弹及其发射装置零部件时将其错误申报为免关税项目,涉嫌逃税7.7亿卢比(770 million rupees,约合900万美元),超过其2024–25财年总营收7600万美元($76 million)的10%,占其同财年利润的一半。对此,该公司高管承认申报失误,并援引2025年9月施行新规,称导弹零部件进口已被免关税。然而调查指出,有关规定在其申报时尚未生效。当前,该公司面临或达1800万美元($18 million)罚款。阿达尼集团则回应称,已向印政府提交相关澄清材料,案件“已结案”。

NEWS

图源:路透社

土耳其广播电视公司国际频道(TRT World)、阿富汗Amu电视台报道,阿富汗问题“莫斯科模式”磋商10月7日在莫斯科举行第七次会议,阿富汗长穆塔基(Amir Khan Muttaqi)强调阿不接受在本国领土部署外国基地。俄罗斯、中国、伊朗、印度、巴基斯坦、中亚五国及阿富汗代表参与第七次会议,这是阿塔临时政府外长首次参会。本次会谈致力于促进阿内部“民族和解”,促进阿与邻国加强各领域交往。与会国家发表联合声明,强调支持阿成为独立、统一、和平的国家,推动阿发展与其他国家经贸往来和投资合作。会议期间,阿外长穆塔基表示,阿富汗领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接受其他国家的军事存在。并特别强调“这也包括巴格拉姆基地”。俄外长拉夫罗夫(Sergey Lavrov)也重申,俄反对在阿或其邻国部署任何外国军事力量,称这种做法“完全不可接受”,可能导致“局势动荡和新的冲突”。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表态要“收回”2021年美军撤离时废弃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称该基地因靠近中国西部而具有“战略价值”。俄总统阿富汗问题特别代表卡布洛夫(Zamir Kabulov)表示,俄无意在阿部署军事力量,俄欢迎美与阿塔临时政府之间就互设使馆进行的任何对话。“莫斯科模式”(The Moscow Format)始于2017年,汇集俄罗斯、中国、伊朗、印度、巴基斯坦及中亚国家共同商讨阿富汗政治、安全和人道主义局势。

NEWS

图源:路透社

路透社10月8日报道,贸易界消息人士透露,俄罗斯原油贸易商已开始要求印国有炼油商使用人民币结算。消息人士透露,印最大炼油商——国有控股的印度石油公司最近已使用人民币支付两到三批俄油货款。2023年,印国有炼油企业曾使用人民币结算部分俄油进口,但由于印政府的反对作罢。此后,尽管印私企继续使用人民币结算,但印国有炼油企业使用美元或阿联酋迪拉姆购买俄油。因为这些货币不能直接兑换为卢布,俄贸易商不得不将其兑换为人民币。俄贸易商一直希望印国有炼油企业能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减少多重兑换带来的损耗。近期,随着中印关系出现改善迹象,俄贸易商开始施压印国有炼油企业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俄贸易商以美元为俄油定价以确保遵守欧盟价格上限规定,同时要求支付等值人民币。此外,部分贸易商只接受人民币结算,使用人民币结算将扩宽印国有炼油商的俄油采购渠道。

NEWS

图源:网络

《金融快报》10月7日报道,印国防出口在11年内激增34倍,2024-25财年已达到创纪录的2362亿卢比(₹236.2 billion)。数据显示,私营部门贡献了出口总额的64.5%,约为1523亿卢比(₹152.3 billion),而公共部门贡献了剩余的839亿卢比(₹83.9 billion)。2024-25财年,印国防产品已出口至全球80个国家,出口品类包括弹药、武器、子系统、零部件等。据悉,印政府已设定2028-29财年印国防出口达到5000亿卢比(₹500 billion)的目标。在政策支持、本土研发能力、全球认可度提高的背景下,阿斯特拉微波(Astra Microwave)、数据模式(Data Patterns)、巴拉特动力(Bharat Dynamics)、Zen科技(Zen Technologies)等成为印主要国防出口企业。阿斯特拉微波2024-25财年国防出口已占其总收入10.5%,主要产品包括雷达和电子产品。数据模式主要产品包括雷达、电子战产品等。该企业近年来大力面向北约国家和东亚国家出口,2024-25财年出口额已达其总收入10%。巴拉特动力是一家国有企业,主要专精导弹及相关设备,包括地对空导弹、鱼类、反坦克导弹等。近期,巴拉特动力希望通过扩大出口阿卡什(Akash)防空系统扩大盈利,这是一种弹炮结合的30公里内近程防空系统。Zen科技主打产品包括飞行模拟器和反无人机技术。2024-25财年,其国防出口占总收入比重已经达到38%。

NEWS

图源:AP/PTI

The Wire网站10月6日发表题为《中国已突破特朗普的关税战,印可从中汲取经验》的评论文章认为,中国基于“农业外交”有效反击特朗普政府贸易战,这为印提供宝贵经验。印需要通过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再次发出“不结盟运动”号召,推进区域和金砖国家共同利益的路径,摆脱美国霸权,保护印度农民。本文作者因陀罗·谢卡尔·辛格(Indra Shekhar Singh)是一位独立的农业政策分析师兼作家。

自上任以来,特朗普政府一直试图通过加征关税、强迫各国购买美农产品等方式扭曲国际农业贸易,迫使包括印度、巴西等多国对美国生产的棉花等农产品开放市场。但是,中国却不在其列。中国通过拒绝自美进口大豆、玉米、高粱、猪肉、家禽等一系列农产品,直接打击特朗普的核心支持群体——美国农民,并成功为中国争取到一轮又一轮的关税延期。这展现出其在“农业外交”领域的精妙操作。

中国“农业外交”的关键在于其把握美作为世界主要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对于外部市场的依赖。以大豆为例:伊利诺伊州、爱荷华州、印第安纳州、明尼苏达州、俄亥俄州等五州大豆产量高达约1.19亿公吨(118.84 million);北达科他州70%的转基因大豆需出口至中国市场。在此背景下,通过简单的“禁止美国大豆进口”一项政策,中国成功在美国大豆农业产业链条中引发生产过剩和价格下跌,从而重创美主要大豆产区的农业经济。同时,这种情况不仅在玉米、高粱等其他同为饲料的农产品中发生,也日益波及到禽肉、牛肉、猪肉等饲养农业领域。

中国在“农业外交”领域对特朗普政府的反制措施不仅冲击美农业产区,甚至使美农业陷入了危机。专家分析,由中国反制引发的这场农业危机是自1980年以来美农业所面临的最严重的危机。然而,中国却通过第二阶段的“农业外交”操作,依靠金砖国家网络实现进口农产品替代,满足了自身因反制美国而产生的贸易空白。可以想见,如果特朗普政府未能有效止损,这轮农业危机将成为特朗普对外贸易政策“内爆”的典型案例,损害其在美国农村地区的形象与支持。

鉴于中国“农业外交”战略的成功经验,印也亟需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国利益、摆脱对美依赖、同时兼顾地区和金砖国家利益的多边外交战略。首先,印应在农业领域加强对华合作,探索诸如通过谈判消除中国对印农产品进口限制、争取对华出口印度剩余农产品等符合双边利益的新选项。其次,印应加强与金砖国家经济合作,如自俄进口油气资源、自华进口可满足印需求的产品等,且中俄也可再次成为印出口市场。最后,印需瞄准欧盟和其他金砖国家,基于金砖国家平台再次发起“不结盟运动”,以此摆脱美国霸权,同时保护印度农民。

本期编辑:姜心宇

本期审核:江怡

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

来源:南亚研究通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