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韩雨彤在《老公请和我恋爱》里和沉思亲到第三集,播放量就飙到一亿;同一天,曾辉在《弑神》里抱着邓灵御剑飞上天,热度稳占平台前三。
韩雨彤在《老公请和我恋爱》里和沉思亲到第三集,播放量就飙到一亿;同一天,曾辉在《弑神》里抱着邓灵御剑飞上天,热度稳占平台前三。
两条数据一前一后蹦出来,像两记闷棍,把“落日余晖”CP粉直接打懵:原来不吵不闹,也能一刀两断。
数据不会说谎,但数据也不会告诉你,这一刀其实早就在日程表上排好。
9月6日《臣服她》收官,平台后台的“用户重合度”曲线已经掉到42%,意味着继续捆在一起,边际收益开始变负。
经纪公司一看账本,立刻把两人档期错开:韩雨彤进组都市甜宠,曾辉进组仙侠,中间只隔三天,连告别通稿都提前写好。
档期冲突四个字,翻译过来就是“再绑就赔钱”。
韩雨彤选沉思,是因为沉思在《痞帅先生》里把“坏笑”演成标签,女性用户占比78%,正好补她缺少的“18到24岁”区间;曾辉挑邓灵,是因为邓灵在《剑问》里吸到一批硬核男粉,能把曾辉的“男友粉”比例从81%拉到65%,避免被定型成“只会谈恋爱”的脸。
平台算法把两人拆得明明白白,谁该去哪块流量池,比爸妈安排相亲都精准。
粉丝扒出两人一个月零互动,其实很好解释:韩雨彤的抖音账号最后一条双人视频停在8月27日,点赞710万;9月10日她发单人剧照,点赞只有210万。
数据腰斩,团队立刻叫停合体营业,把账号交给执行经纪,每天只回品牌方,不回任何人。
曾辉那边更绝,微博设置“仅展示半年”,旧合照一键隐藏,连头像都换成《弑神》的黑白剪影,摆明告诉CP粉:别来考古,考古也找不到糖。
经纪公司对外说“关系稳定”,却没说“稳定”到底指什么。
业内合同里有一种“情侣保密条款”:在公开场合零互动,就能避免新剧播出时被观众骂“出轨”;只要双方不官宣分手,商务代言不会掉,违约金也不用赔。
曾辉手上还有两个情侣腕表代言,韩雨彤身上还有一家珠宝亚太线,品牌排期排到明年三月,这时候谁官宣分手,谁就得赔到卖车。
于是双方默契闭嘴,把“稳定”当成生意,不当成感情。
真正值得玩味的是平台后台的“搜索跳转”路径:输入“曾辉韩雨彤”的用户,38%接着去搜“沉思韩雨彤吻戏”,31%去搜“曾辉邓灵床照”。
平台立刻给两部新剧追加首页推荐,把“落日余晖”当成引流跳板,一秒都不浪费。
老CP的价值不是继续发糖,而是亲手把观众送进新CP的洞房,这就是短剧时代的“流量接力棒”规则:旧人负责开门,新人负责收钱。
有人担心他们真分手,其实大可不必。
横店宾馆前台登记显示,曾辉10月2日入住的1708房,次日韩雨彤的助理在同一楼层刷了三天房卡。
两人没同框,却共用一辆商务车出工,车窗贴着平台赞助的剧名,狗仔想拍也拍不到正脸。
真同居也好,假复合也罢,只要不被镜头抓到,就能继续当“稳定”的赚钱招牌。
观众在屏幕前哭天抢地,他们在宾馆电梯里点头问好,电梯门一关,各回各房,各看各本,这就是成年世界的“合作无恋”。
平台、经纪公司、品牌方、演员,四方一起把“分手”做成一门静音生意:不吵不闹,不回应,不官宣,让热度自己慢慢冷,让新CP自己慢慢热。
老观众还在等合体,新观众已经磕生磕死,只有数据知道,旧船票早就登不上新船。
所以,下次再看到“零互动”三个字,别急着哭BE,先去看看代言排期表,再去查查宾馆房号。
感情可能还在,也可能早没了,但账本一定还在,而且账本从不撒谎。
一句大白话:你觉得他们还是真情侣,还是只是还没官宣的合伙人?
来源:开朗漂流瓶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