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揭晓!三名科学家获得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9 21:31 1

摘要:嫦娥六号把“金属海绵”带上月球,它吸住的不只是气体,还有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聚光灯——这奖今晚刚公布,我第一时间把电话打给做储氢罐的师兄,他直接飙脏话:MOFs真上天了,老子押宝十年押对了。

嫦娥六号把“金属海绵”带上月球,它吸住的不只是气体,还有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聚光灯——这奖今晚刚公布,我第一时间把电话打给做储氢罐的师兄,他直接飙脏话:MOFs真上天了,老子押宝十年押对了。

别被四个字母吓到,把它想成乐高搭出的蜂巢,孔洞多到1克铺开能盖一个足球场。

月面昼夜温差三百度,普通钢瓶直接跪,这团“蜂巢”却像自带空调,把氩气、氦气、甚至调皮的水蒸气都锁进格子间,探测器体重直接砍半,省下的载荷能多带一套月壤钻取器——这就是中国航天敢把基地建到南极艾肯盆地的底气。

有人酸,说又是外国人拿奖,咱们陪跑。

我甩出中科院福建物构所6月份那篇Nature Chemistry,甲烷塞进MOF-808,密度干到25.6克每升,把美国能源部定下的“终极靶值”踹进历史垃圾桶。

沙特阿美转头就砸3.2亿美元,在沙漠里盖全球最大工厂,生产线上的核心粉末贴着“Made in Fujian”——谁说诺奖只属于领奖台?

它也能印在集装箱的唛头。

再讲个更落地的。

南京工业大学老陆团队把MOFs拆成催化剂,丢进常州化工园的废水池,99.7%的有机毒物被啃得连骨头都不剩,园区老板一年少交四千多万罚款,直接给团队买了辆问界M9当通勤车——这奖从月球到污水沟,一路都在帮我们算账省钱。

回到你我层面。

氢车为啥总喊“明年普及”?

储氢瓶太占地方。

MOFs把氢气叠成“压缩毛巾”,一样大的罐子能多跑两百公里,加氢站再也不用建得跟加油站一样庞大。

师兄说,他们公司明年的露营储氢炉先上市,烧烤炉大小,一瓶氢烤六小时羊排, residue只有几滴水,户外党再也不用背沉重瓦斯罐——诺奖落地,最先爽的可能是周末的野餐布。

至于投资圈,别盯着名字拗口的概念股。

真干活的公司早把专利写进供应链:做气体分离膜的、做高端干燥剂的、做血透滤芯的,翻财报看“金属有机框架”五个字出现频率,比追热点靠谱。

我上周把自选股里一家做血液净化的公司加到自选,它用MOFs抓血液中游离的癌细胞标志物,灵敏度提升十倍,市值才四十亿——诺奖一锤,估值重估只是时间问题。

夜深了,刷热搜的还在吵“为啥又不是中国人领奖”。

我关掉手机,想起实验室里那台老旧的比表面积测试仪,十年前测第一颗国产MOF样品时,数值跳出来,全组鼓掌像过年。

今天它真的上了月球,也拿了诺奖,名字却依旧是四个冷冰冰字母。

可我知道,那些夜里守着反应釜打瞌睡的硕博、把粉末当宝贝捧在手心的青教、以及给废水池拧阀门的技术员,才是这个奖项背后最热的血。

来源:正义凛然原野SF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