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轻又强还耐高温!美国发明金属泡沫,可用于军事航天核领域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9 20:38 3

摘要: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最近发明了一种金属泡沫,可以抵御600℃的炼狱高温,反复碾压百万次也毫发无伤,甚至还越热越强!这项研究9月30日刚刚发表在《材料科学杂志》上。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最近发明了一种金属泡沫,可以抵御600℃的炼狱高温,反复碾压百万次也毫发无伤,甚至还越热越强!这项研究9月30日刚刚发表在《材料科学杂志》上。

这种近乎“坚不可摧”的复合金属泡沫(CMF)的诞生,将可能改写核能安全、航空航天乃至军事防护等领域。

一、金属泡沫究竟是什么?

泡沫我们都知道,里面布满孔洞,所以非常轻巧。但你能想象一种金属,它可以像海绵一样布满孔洞,同样轻巧却比钢铁还坚韧吗?

这就是复合金属泡沫(CMF),其内部结构如同一个微缩版的宇宙星系:无数颗来自德国Hollomet GmbH的精密空心不锈钢球,被均匀地“镶嵌”在由316L不锈钢粉末烧结而成的金属基体中,如同悬浮在太空中的星辰。

正是这种中空的球体赋予了它极低的密度,而坚固的金属基体则像一张大网,将所有球体紧密连接,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力学整体。

简单来说,它既有泡沫的轻盈,又有实心金属的坚固。这玩意儿,简直就是材料界的“降维打击”!

二、探测这种金属泡沫极限

光说不练假把式。为了探测这种金属泡沫的极限,科学家们为它设计了一场地狱级别的“超级铁人三项”挑战。

他们将样品分别置于三种温度下:舒适的室温(23℃),滚烫的(400℃),以及足以让钢铁变色的炼狱高温(600℃)。

接着,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开始对它进行疯狂的循环压缩,就像一只无形的巨手,一次、十次、一万次、一百万次……坚持不懈地挤压着它。

所有人都屏息以待。按照常理,金属在高温下会变软,强度急剧下降,再被这么反复折腾,很快就会“金属疲劳”宣告报废。

然而,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发生了……

三、挤压137万次仍“坚强”!

实验数据传回来的那一刻,整个实验室都安静了。

在室温下,它的表现中规中矩,和预想的差不多。

但在400℃的高温下,它的潜能被彻底唤醒!在高达60兆帕的压力下,它被反复蹂躏了超过137万次,不仅没有一丝裂痕,甚至连疲劳的迹象都没有!科学家们最终因为时间有限,不得不主动终止了实验。

这简直不可思议!它不仅没被高温削弱,反而变得更强了!这哪是金属,这分明是个“受虐狂”体质的热血青年,越是在高压和烈火中,斗志越是昂扬。

更疯狂的是,即便在600℃的极限高温下,只要压力适中(46兆帕),它同样撑过了125万次循环而安然无恙。只有当压力飙升到极限时,它才会在百次循环后迅速失效。

四、金属泡沫为什么这么强?

这种违反直觉的现象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经过深入的微观结构分析,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在400℃到600℃这个温度区间,材料内部开启了一个名为“动态应变时效”(DSA)的“锁血外挂”。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材料内部的微观交通管理系统。在反复的压力下,金属内部会产生大量的“位错”(可以理解为微小的缺陷),这些位错的移动和堆积最终会导致裂纹和断裂。

但在特定高温下,基体中的碳、氮等“小不点”原子变得异常活跃,它们会精准地跑到这些“位错”面前,把它们牢牢“钉”在原地,不让它们乱跑。

这就相当于给材料的损伤机制来了个“定身术”,大大延缓了疲劳裂纹的产生,让它能在百万次的摧残中屹立不倒。

五、金属泡沫能做什么?

这项研究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一篇论文。它定义了一个全新的安全边界:在高温、高压的极端工况下,只要将应力控制在材料平台强度的50%以内,这种复合金属泡沫几乎可以实现“无限寿命”。

这意味着什么?

更安全的核反应堆:用它制造核燃料包壳或储存核废料的“金钟罩”,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也能保证绝对安全。

更高效的空天发动机:更轻、更耐热的发动机部件,将让人类飞得更快、更远、更省油。

更坚固的深海潜航器和超级装甲:在万米深海的恐怖压力和战场的炮火中,它将是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从实验室的惊人数据,到未来应用的无限可能,这种超强金属泡沫可能为我们描绘一个更安全、更高效的未来。或许有一天,当我们乘坐着由它构成的飞行器遨游天际时,才会真正理解这种材料的牛逼。

参考文献:

Chacko, Z., Lucier, G. & Rabiei, A. Performance of composite metal foams under cyclic loading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J Mater Sci (2025). https://doi.org/10.1007/s10853-025-11516-y

来源:徐德文科学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