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8月25日起,云南广播电视台与云南省档案馆合作,在七彩云端推出特别栏目《经典诵读·红色档案里的抗战记忆》。史海钩沉,从文献、书信、日记、电文中,打捞珍贵的历史片段;深情演绎,用主持人专业的诵读,致敬家国记忆;以声音的艺术让抗战精神穿越时空,照亮前行的道路。
字不言、书无声,
见证烽火连天、家国命运;
纸渐黄、墨尤浓,
饱含赤子衷肠、碧血丹心。
将档案撤去尘封,让声音唤醒记忆,去听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的“最后的吼声”。
从8月25日起,云南广播电视台与云南省档案馆合作,在七彩云端推出特别栏目《经典诵读·红色档案里的抗战记忆》。史海钩沉,从文献、书信、日记、电文中,打捞珍贵的历史片段;深情演绎,用主持人专业的诵读,致敬家国记忆;以声音的艺术让抗战精神穿越时空,照亮前行的道路。
他是第一位云南籍共产党员、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却也是一位再也不能归家的父亲。今天的节目,让我们跟随主持人白倩,聆听革命先驱王复生之女的深情追忆 ——《我的爸爸王复生》。
王复生,原名王濡廷,大理祥云人。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预科班。1920年11月,李大钊建立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王复生成为首批团员。1921年秋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了革命事业,他先后奔走于云南、北京、陕西和黑龙江等地。
1936年6月,王复生不幸被日军宪兵队逮捕,遭到了残酷的刑讯逼供,胸骨、肋骨、腿骨全都被打断。两个月后,王复生在齐齐哈尔北门外江坝被日军杀害,时年40岁。
王复生给妻子郭焕章的信
在王复生的影响下,他的两个弟弟王德三、王馨廷先后走上革命道路。1927年,王德三组建中共云南省特委并任书记,组织领导云南的革命工作。1930年,32岁的王德三因叛徒出卖被捕,于昆明英勇就义。
年龄最小的王馨廷,赴北京求学时就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边读书一边从事革命工作。他在一次学生运动中被军警打伤,吐血成疾,1924年因旧伤复发去世,年仅16岁。
王氏三兄弟1932年在北京与王有德的合影
(左起:王复生、王德三、王馨廷、王有德)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