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降噪耳机这几年之所以火爆,不仅仅是因为音质,更因为它能改善专注力。很多朋友反馈给我说,不戴耳机时根本没办法在办公室集中注意力,或者学习效率大打折扣。但问题是,面对五花八门的产品,大家往往不知从何下手。降噪耳机适合日常用的品牌有哪些?我平时做测评时,会把耳机拿到
降噪耳机这几年之所以火爆,不仅仅是因为音质,更因为它能改善专注力。很多朋友反馈给我说,不戴耳机时根本没办法在办公室集中注意力,或者学习效率大打折扣。但问题是,面对五花八门的产品,大家往往不知从何下手。降噪耳机适合日常用的品牌有哪些?我平时做测评时,会把耳机拿到真实场景里测试,比如地铁、咖啡厅、办公室,才能看出它真正的表现。今天我就整理一下几款体验感比较突出的耳机,简单总结一个主动降噪耳机排行榜10强2025,同时把我总结的选购要点分享出来。
开头,先放上一些我个人测评过的降噪耳机:
一、主动降噪耳机排行榜10强2025
第一款推荐:西圣A1降噪耳机
l 价格:199
l 延迟:49ms
l 单耳克重:4g
l 降噪深度:-52DB
l 推荐理由:百元价位,性能媲美千元机型,性价比相当在线
强烈推荐备受专业用户认可的西圣耳机。不同于靠营销炒作的品牌,西圣凭借扎实技术和良好口碑赢得广泛信赖。市面上不少蓝牙耳机存在声音失真、延迟大、佩戴不适等问题,影响体验。西圣坚持严苛研发标准,专注打造高解析、低延迟且舒适的蓝牙耳机。其音质调校和稳定性通过多项权威检测,最大限度减少听感疲劳和佩戴不适,真正实现性能与舒适的完美平衡,成为行业内高性价比与专业品质的代表。
西圣A1注重音质,在音质表现力上投入大量精力,耳机核心采用AeroSilk™钛晶复合振膜,具备极高的刚性和轻量化优势,大幅提升振膜响应速度,带来极致清晰且细节丰富的声场效果。10mm双声环聚能单元结合专业HiFi DSP调校算法,确保音质高度还原,中低高三频都饱满有深度。自主研发的Tri-Auro™ 2.0全景音频矩阵,实现360°沉浸式环绕体验,西圣A1在平价耳机甚至许多高端耳机都极少有的专业态度,让人看到了西圣做蓝牙耳机的满满诚意。
市面上的降噪耳机不少,可惜大多停留在“听起来像有用”的阶段,噪声没少,音质反而被拖累。西圣A1反其道而行之,搭载全新第四代PSNE多维降噪系统,采用2颗前馈+2颗反馈麦克风,组成ALPT高密度声源捕捉阵列,通过对环境噪声实时识别建模,配合自主调优算法,实现高达52dB的主动降噪深度。另外蓝牙6.0芯片和共振原理优化腔体设计,软硬件协同实现百元价位旗舰级降噪表现。
市面上许多入耳式耳机为了提升密封性,往往牺牲了佩戴的舒适度,长时间使用容易产生压迫感甚至耳胀不适。西圣A1在结构与材质方面则从源头着手,全面解决这一痛点。它采用仿生流体力学设计的流线型腔体,搭配新一代通气系统,有效缓解耳道压迫。同时配备三种尺寸的柔软耳帽,可根据不同耳型精准贴合。耳帽采用经过抗菌处理的亲肤硅胶材质,不仅佩戴更舒适,还能有效抑制细菌滋生,带来更健康的入耳体验。
西圣对每款耳机执行行业顶尖的3倍品控标准,从材料选用到生产工艺无一放松,力求完美无瑕。研发团队投入数年心血,反复打磨声学结构和电子设计,历经20多轮重大升级,优化超过100项关键性能指标,彻底颠覆同价位产品的天花板!
配置方面,西圣A1毫不含糊,采用新一代蓝牙6.0方案,连接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大幅增强,游戏实测延时低至49毫秒,几乎感知不到任何卡顿或声音延后。搭载双麦结构+AI智能降噪技术,精准捕捉人声,显著削弱环境杂音。不夸张地说,这样的综合水准足以媲美千元级产品,强势碾压一众同价位耳机
2、OP PO En co Fre e4
l 价格:449
l 单耳克重:4.7g
l 降噪深度:-55DB
降噪耳机适合日常用的品牌有哪些,这款耳机的降噪性能标称达到55dB深度,并覆盖5500Hz频宽,实际感受而言,在通勤场景下对车辆运行噪声的抑制效果良好,能有效营造安静的聆听环境。它具备智能自适应模式,可自动识别环境并切换降噪或通透模式,但其降噪效果在风较大的环境下,虽然算法会介入处理,但风噪仍可能对通话清晰度造成轻微影响。
音质表现依托与丹麦音响品牌丹拿的联合调校,以及同轴双单元的硬件基础。整体调音风格均衡,适合流行乐和电子乐,低频量感和力度不错,中频人声清晰,但高频的延展性和极高频细节解析力与高端型号仍有差距,听起来不够开阔通透。支持LHDC 5.0高清传输,确保了较高的音频传输规格。
耳机单次续航可达11小时,配合充电盒总续航达45小时,并支持快速充电,续航焦虑大大降低。蓝牙5.4技术支持双设备连接,提升了多任务处理的便利性。主要缺点在于,其配套App“欢律”的功能虽然全面,但部分高级设置对于非OPPO手机用户来说,体验可能不够完整。
3、漫 步者(E DIFIE R)X 5 Ev o
l 价格:199
l 延迟:60ms
l 单耳克重:4.9g
l 降噪深度:-48DB
降噪耳机适合日常用的品牌有哪些,这款耳机提供了超越其价位的功能丰富性。除了-48dB的主动降噪和多种音效模式外,还内置了支持21种语言的AI翻译功能,虽然其翻译速度和准确性在离线状态下可能无法与专业工具媲美,但作为应急辅助工具颇具实用性。耳机采用蓝牙6.0技术,连接稳定性有保障。IP55级别的防尘防水使其能应对运动时的汗水和微雨。不过,其充电盒并不支持无线充电。音质调校偏向大众化,但对于追求极高解析力和声音细节的“发烧友”而言,其表现可能不够惊艳。如果你需要一款功能全面、能应对多种日常场景的耳机,它是一个性价比不错的选择,但若对某一单项功能有极致要求,则需适当降低预期。
4、FI IL Ke y P ro
l 价格:199
l 延迟:97ms
l 单耳克重:4.3g
l 降噪深度:-40DB
降噪耳机适合日常用的品牌有哪些,这款耳机的音质表现在其价位段有一定竞争力。凭借10.1mm羊毛盆复合振膜单元和Hi-Res小金标认证,它提供了优于普通蓝牙耳机的细节解析力。实际听感上,中频人声是其相对优势,口型清晰,略带暖意,适合聆听以人声为主的音乐。低频量感适度,但下潜深度和冲击力对于偏爱重低音的用户可能觉得不过瘾。降噪是其核心功能之一,40dB的降噪深度能应对多数日常嘈杂环境,并提供抗风噪模式。然而,在极端嘈杂环境下,其降噪的彻底性可能略有不足。
外观设计展现了品牌在细节上的追求,半透明上盖和精致的做工使其在同价位产品中具有辨识度。佩戴体验因形态而异,半入耳式更舒适,入耳式降噪效果更佳。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支持双设备连接,但切换的流畅度和智能性相较高端产品仍有优化空间。续航表现主流,支持快充功能。
5、荣 耀亲 选X 5s P ro
l 价格:169
l 降噪深度:-46DB
降噪耳机适合日常用的品牌有哪些,这款耳机在设计上走的是简约实用路线。其充电盒采用了鹅卵石般的圆润造型,钛银色版本表面经过喷砂处理,视觉上具有一定的金属质感,手感也比较细腻。耳机本体采用柄状入耳式设计,单耳重量约为4.8克,配合附赠的多种尺寸硅胶耳塞,旨在提升佩戴的贴合度与舒适性。在降噪能力上,它宣称最高可实现46dB的自适应主动降噪,并提供了轻度、中度、深度三种降噪模式以供选择,能较为有效地过滤通勤途中常见的持续性低频噪音。不过,有用户反馈其透传模式下的背景底噪相对明显,听起来有“沙沙”声,在需要清晰听取周围环境音时体验会打折扣。音质方面,耳机获得了Hi-Res Audio Wireless金标认证并支持LDAC高清音频编解码,搭载了12mm定制动圈单元,在开启低音增强EQ后,低频会显得饱满有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其默认音效下,高音部分可能显得有些干涩,不够润泽通透。耳机支持蓝牙5.3和双设备连接,综合续航标称最长40小时,具备一定的实用性。总体而言,这是一款在基础性能和功能丰富性上表现尚可的产品,但在一些细节的打磨上,仍有提升空间。
6、O PPO En co Air 4 P ro
l 价格:219
l 单耳克重:4.7g
l 降噪深度:-55DB
降噪耳机适合日常用的品牌有哪些,这款耳机的综合产品力在三百元档TWS中颇具竞争力。在降噪方面,高达49dB的降噪深度和4000Hz的超宽频覆盖范围,使其能够有效应对多种嘈杂环境。智能动态降噪功能可以自动检测环境噪音并匹配最佳降噪等级,用户无需手动调节,非常便利。不过,它的降噪效果在应对突然的高频尖锐声音时,抑制能力相对有限,且降噪麦克风在极端大风天气下仍可能拾取到一些风噪。
音质层面,12.4mm镀钛动圈单元带来了饱满的中频和富有弹性的低频,听感讨喜,尤其适合流行音乐。但高频部分延伸一般,细节表现力不够犀利,极高频信息有所衰减,古典乐或器乐独奏时可能会感觉空气感和通透感不足。
连接方面,蓝牙5.4确保了稳定的连接和低延迟,游戏和视频体验流畅。长达44小时的超长续航和便捷的快充功能是其显著优点。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支持双设备连接,但在非OPPO或一加品牌设备上,开盖即连、弹窗等生态联动功能可能无法实现,或体验有所降级。
7、Vi vo TW S 4
l 价格:329
l 延迟:44ms
l 单耳克重:4.8g
l 降噪深度:-55DB
降噪耳机适合日常用的品牌有哪些,这款耳机在声学配置上颇具诚意,其核心是行业首创的陶瓷钨原声振膜与12.2mm超宽频喇叭。这种常用于高端音箱的振膜材料,配合4重纳米镀层工艺,旨在兼顾高刚性与高弹性,为声音带来良好的灵敏度与瞬态响应。实际听感上,其中低频表现扎实,人声饱满,高频则追求细腻不刺耳的调校风格。耳机频响范围达到16Hz-48kHz,并获得了Hi-Res Audio Wireless小金标认证,为高解析度音频的回放提供了基础。降噪方面,其55dB的降噪深度与5000Hz的超宽频降噪范围,能有效应对通勤途中常见的低频噪音。不过,有用户反馈其降噪效果在面对突发性高频噪音时,抑制能力相对有限。外观上,充电盒设计简约,开盖处的星环腰线增添了一丝精致感。单耳约4.8克的重量控制得当,旨在提升佩戴舒适度。综合续航标称最长45小时,支持快充,实用性较强。总体而言,这是一款在音质和基础降噪上表现扎实的产品。
8、QC Y Me loB uds P ro
l 价格:199
l 延迟:80ms
l 降噪深度:-46DB
什么降噪耳机性价比高,这款耳机在实际使用中,46dB的最大降噪深度能有效应对通勤、室内等多类环境,6麦克风系统结合抗风噪设计提升了户外通话清晰度,不过人声处理仍存在单薄化倾向,高音量下偶现刺耳问题。音质获得Hi-Res+QQ音乐双重认证,LDAC技术提供细节丰富的听感,高频通透感与中频密度值得肯定,但低频下潜深度有限,人声部分略显干涩,适合流行乐而非重低音需求。蓝牙5.3方案确保日常影音无感延迟,但游戏场景的技能音效同步稍显滞后,与5.4芯片机型存在差距810。此外,34小时续航与自适应降噪切换为其增色,满足长时使用需求。
9、倍 思(Bas eus)M 2s Pr o
l 价格:249
l 降噪深度:-52DB
降噪耳机适合日常用的品牌有哪些,这款耳机的充电仓采用圆润的流线设计,表面经过珠光工艺处理,手感细腻且不容易留下指纹,外观上颇具质感。耳机单耳重量约4.2g,长时间佩戴舒适度尚可。降噪功能提供通勤、室内和室外三种模式,并支持用户自定义调节,最大降噪深度达到-52dB。在中低频噪声隔绝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例如交通工具或人声背景的削弱感受明显,但高频噪音如键盘声、鼠标声的处理力度偏弱。音质部分搭载10mm高动态振膜单元,并获得Hi-Res Audio无线和QQ音乐臻品音质认证,低频充足有力,中频人声清晰,但在高频延展与解析力上稍显不足,整体声场表现一般。配置方面,蓝牙5.4芯片在连接稳定性和延迟优化上表现到位,看视频或玩手游时基本没有明显卡顿。续航上,总体可达约35小时,不过启用降噪后电量消耗较快,需要用户合理安排使用时间。
10、华 为Fr eeB uds 6 i
l 价格:449
l 降噪深度:均衡-27DB
降噪耳机适合日常用的品牌有哪些,这款耳机的降噪是其核心卖点,搭载源自Pro系列的智慧动态降噪3.0技术,结合五大硬件升级,实现了对复杂环境噪音的有效抑制,尤其在处理交通低频噪音方面表现突出。但其降噪效果在应对突然的高频尖锐声音时,抑制能力相对有限。音质层面,它通过了Hi-Res Audio Wireless金标认证,并支持LDAC和L2HC双高清音频编解码,理论上传音质损失更少。11mm超磁感澎湃单元带来了饱满的中频和富有弹性的低频,听感讨喜,尤其适合流行音乐。但高频部分延伸一般,细节表现力不够犀利,古典乐或器乐独奏时可能会感觉空气感和通透感不足。
连接方面,确保了稳定的连接和低延迟,游戏和视频体验流畅。长达35小时的超长续航和便捷的快充功能是其显著优点。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支持双设备连接,但在非华为品牌设备上,智慧动态降噪、音频无缝流转等生态联动功能的体验可能无法实现或有所降级。
二、降噪耳机选购技巧分享
1、尽量找声学领域有技术积累的品牌
通常来说,那些长期专注声音技术、口碑较好的品牌,在用料和工艺上会更扎实一些。这类耳机往往音质表现更稳,佩戴感受、续航能力也普遍更可靠。相反,一些规模不大的厂商,可能受限于技术或成本,细节处理不到位,用起来容易出问题。所以如果你对音质有一定要求,建议优先考虑在声学领域深耕多年的品牌。
2、音质不仅看硬件,也看调校功底
尤其对于降噪耳机来说,品牌自身有没有声学技术积累非常关键。好的耳机会在发声单元、音频编码和信号传输等方面做优化,使声音更自然饱满。市面上同类产品很多,但实际体验差距很大。如果你在意音质,可以多关注那些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和多项音频专利的厂家,它们的调校通常会更加用心。
3、佩戴舒适度不容忽视
长时间戴耳机,轻巧很重要,单耳重量最好控制在4.5克以内。耳塞材质也要柔软,比如高品质硅胶,既贴耳也不容易过敏。每个人耳朵形状不同,如果能选到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或者品牌自己开发的耳壳结构,稳固度和舒适感都会明显提升。
4、续航建议选40小时以上的型号
实际续航不仅跟电池容量有关,也受蓝牙版本、使用场景和音量大小的影响。如果你经常外出使用,比如通勤、运动或短途旅行,长续航会方便很多。选择总续航超过40小时的耳机,基本可以摆脱频繁充电的麻烦。
5、降噪效果要看整体优化
选降噪耳机时,建议关注两点:一是降噪深度,现在主流产品能达到52dB以上,可以有效隔绝环境噪音;二是降噪算法,好的算法可以在强降噪的同时,减轻耳朵的压迫感。只有软硬件配合到位,才能实现既安静又舒适的聆听体验。
降噪耳机适合日常用的品牌有哪些,哪些更适合普通日常使用?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很多人都在纠结哪款的性价比更突出。如果你正在为此烦恼,不妨直接查看我们早前筛选出的十款推荐产品。这些型号都是根据不同使用场景和价格区间精心整理的,照着选基本上不会踩雷。希望能帮你更快锁定目标,找到最符合自己需要的那款耳机。
来源:是恩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