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选调生初到乡村,面对的可能不仅有环境的陌生,还有发展方式的代差。如何将互联网思维植入乡土社会的肌理,是一道新考题。本期板凳会邀请了3位选调生,从他们为乡村更好“触网”的故事中,聊聊大家是如何用直播、短视频、线上平台这些 “新玩法”,为村级集体经济添活力、推动数
选调生初到乡村,面对的可能不仅有环境的陌生,还有发展方式的代差。如何将互联网思维植入乡土社会的肌理,是一道新考题。本期板凳会邀请了3位选调生,从他们为乡村更好“触网”的故事中,聊聊大家是如何用直播、短视频、线上平台这些 “新玩法”,为村级集体经济添活力、推动数字乡村建设落地见效的。
本期嘉宾:
高一博 河南省济源市承留镇花石村村委会主任助理
王鹏程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梅东村党委书记助理
漆斌强 甘肃省定西市漳县大草滩镇新联村村委会主任助理
01
主持人:欢迎大家参加本次板凳会。初到村里时,你们是如何想到用网络直播或数字手段来破局的?
高一博:说来也巧,我到花石村的第一天,恰逢金花石大食堂开业。我上午报到,下午就被村党支部书记周全喜“赶鸭子上架”推到了直播间。这个突如其来的直播,让我意识到,互联网正是我融入乡村、服务乡村最直接的桥梁。
高一博在直播。(花石村村委会供图)
王鹏程:我学的化学专业,初到梅东村时,真切感受到专业与乡村需求的错位,感到所学无处施展。村党委书记施国军的一番话点醒了我,他说:梅东缺的是能把故事讲出去的人!于是,镜头成了我的“新试剂”,任务就是把村里的围垦精神、土蜂蜜和沙地西瓜等故事“催化”成网络流量、经济效益。
漆斌强:新联村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遮阳山,区位优势显著;不过,走访调研中,我发现产业“散、小、弱”、品牌营销不足等现实问题,制约了特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于是我将工作重心放在推动旅游服务提质增效上,积极探索“数字赋能+农文旅融合”新路径。我的想法很直接:就是要用短视频和线上平台,把村里的好资源“喊”出去,把外面的客人“引”进来。
02
主持人:在推动乡村“触网”的过程中,你们具体做了哪些工作?遇到过什么挑战?
高一博:我的破局从“吃”开始。金花石大食堂是我们花石村联合栲栳、安腰两村,组团发展的第一个项目。通过百余场直播,我不仅介绍饭菜,更讲解养老助餐政策。最开始的困难就是开口,一段简单的开场白,怎么也讲不好,从吞吞吐吐到朗朗上口,反复练习,用了近一周时间。
后来推广村滑雪场,挑战更大,因为村里从未尝试过线上销售。在村“两委”的支持下,我大胆探索短视频推广及线上销售服务。为此,我到教体局办理许可证,联系抖音达人探店宣传,配合相关部门排查整改安全隐患。
王鹏程:面对铺天盖地的带货视频,如何让梅东的好声音传出去?我的破局关键是“讲故事”。单打独斗难成事!在施书记的建议下,我主动寻访村中青年力量,最终找到两位返乡大学生组成团队。我们摒弃直白推销,将镜头始终对准梅东土壤里最宝贵的精神和活力:“手工插秧”视频里,青秧入水,汗滴入土,手指浸入泥水,生动诠释了沙地农人刻在骨子里的“勤劳”精神;“梅东共富工坊”视频里,镜头聚焦一群闲不住的阿姨、奶奶,她们爽朗的笑声在巧手编织间回荡,传递着沙地人永不倦怠的生命力;“梅东土蜂蜜”推介中,镜头滑过养蜂五十年的老师傅布满岁月痕迹的双手,一罐蜜,承载着沉甸甸的匠心与光阴的故事。
王鹏程(左)在桑葚园为袁师傅拍摄宣传视频。 孙铠波 摄
漆斌强:我的破局在于“建系统”。面对景区宣传“出圈”难的问题,我依托传媒专业背景,以自媒体为突破口,重构宣传策略。一年来,制作在村日常与景区宣传短视频80余条,累计播放量突破200万,村庄与景区的网络知名度初步提升。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整合资源,研发上线了“云上遮阳”微信小程序,集农家乐预订、马队预约、特产电商等8大功能于一体。现已整合全村14家餐饮店、12家民宿、11家特产店,收录8条旅游路线与37处旅游打卡点。我们还为农家乐配置云喇叭、小票机等智能设备,接单和处理效率大幅提升。小程序还嵌入了全村智慧导览系统,为游客提供精准导航、导览、导购服务,全面优化旅游体验。
03
主持人:这些努力带来了哪些实在的变化?你们收获了村民怎样的认可?
高一博:当听到顾客说“就是看了你的直播才来的”,或者老人说“在这儿吃饭可方便了”,我心里特别甜。村滑雪场的推广运营也在大家的努力下,最终让雪场收入从同期的44万元增长到63余万元,同比增长超43%,其中线上售票收入占比74.4%。
王鹏程:我们精心制作了十八期视频,累计播放量突破20万,带动村民增收超30万元。不仅讲好了“梅东故事”,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邻村桑葚园袁师傅慕名而来。我们为其拍摄宣传视频,上线后累计引客5000余人!首年开园,销售额直冲4万余元。梅东葡萄宣传视频发布后,播放量达到3.5万,因葡萄园位置偏僻而面临滞销的葡萄7天时间售出3000多斤,让农村好味走出了“深巷子”。
最滚烫的收获,来自村民的认可。走在村里,大爷大妈一声“小王,来啦!”邻村袁师傅那句满是喜悦的“谢谢你的视频,第一年种桑葚就供不应求”。这份被接纳的踏实感,这份用镜头拓宽乡亲们增收渠道的成就感,对于我来说,比任何播放量都更有分量。
漆斌强:变化是看得见的。乡亲们看到宣传短视频带来的实效,也逐渐加入拍摄宣传行列。目前,全村建立了各类自媒体账号超80个,实现从“线下散点”到“全网覆盖”的转变。以抖音平台为例,此前仅1家可线上订餐,如今已达23家,线上订单增长了6倍。我们还成功孵化了8家抖音蓝V认证农家乐,推出“住宿+餐饮+娱乐”套餐,开放15天预订窗口,显著提升营销弹性与客单价,真正实现了从被动“等客”到主动“引客”。
“云上遮阳”微信小程序自今年5月上线以来,访问量突破11万人次,已完成超2000个订单,带动二次消费增长25%。
漆斌强(右二)走访村民。李飞燕 摄
04
主持人:未来在 “网络助农”这条路上,你们还有哪些新打算?
高一博:未来我们要因地制宜利用荒山荒坡林地打造千亩果园,用好手机“新农具”,干好直播“新农活”,吸引更多游客到花石村采摘复购,把花石村打造成大家都愿意来的“花果山”。
王鹏程: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耕本土,通过组建“选调生视频助农团队”,开展田间地头“沉浸式场景直播”等方式,让更多好产品走出“深巷子”,进一步带动村民增收。
漆斌强:下一步,我们将打造具有新联村、遮阳山景区独特辨识度的文旅IP;继续优化“云上遮阳”小程序功能,提升服务精准度;同时做强农产品电商,拓宽线上销售渠道,让特色山货卖出好价钱等。
从 “怕搞砸”到 “成能手”,从 “一个人干”到 “一群人上”,乡村Z世代用实践证明,网络不仅能连接城乡,更能激活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期待未来有更多年轻人加入,用指尖力量,让更多乡村在数字浪潮中绽放新活力。
作 者 | 马燕
编 辑 | 刘琼
微信公众号版权说明
如需转载本微信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稿件来源、作者;
3.未按此规定转载的,本微信公众号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聚焦三农工作队伍聚力乡村振兴战略
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xcgbbtg@vip.163.com
来源:乡村干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