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建设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以及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江苏省第二批省级非遗工坊推荐申报工作的通知》,经各保护单位自主申报、各区文旅局推荐,南京市文旅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
南京市首批
市级非遗工坊名单出炉
六合区4个非遗项目榜上有名!
根据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建设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以及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江苏省第二批省级非遗工坊推荐申报工作的通知》,经各保护单位自主申报、各区文旅局推荐,南京市文旅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共同认定24个项目为南京市第一批市级非遗工坊。
六合区
龙袍江畔蟹黄汤包非遗工坊
东沟老鹅非遗工坊
竹镇萝卜工坊
乾元旗袍非遗工坊入选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这四个项目的独特魅力吧!
龙袍江畔蟹黄汤包非遗工坊
龙袍蟹黄汤包是江苏地区的一道传统名点,其制作技艺主要传承发扬于六合地区,以皮薄、卤多、馅嫩、形美、味鲜、肥而不腻而著称。龙袍蟹黄汤包制作技艺距今有26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如今,作为六合一张重要的美食文化名片,龙袍蟹黄汤包对发展全区餐饮行业,振兴地方经济,继承传统技艺,弘扬民族文化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龙袍江畔蟹黄汤包专业合作社由龙袍本地50多家制作销售蟹黄汤包的饭店组成,其中龙袍蟹黄汤包技艺传承人周玉春经营的“老鸿园”饭店、会长杨忠建经营的“六八农庄”、副会长王永贵经营的“长江大酒店”均算得上是“业界翘楚”,凭借着深厚的食客基础,在众多饭店中脱颖而出,成为广大食客聚餐宴请的首选。
东沟老鹅非遗工坊
东沟老鹅制作技艺广泛流传于六合东沟及周边地区,始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东沟老鹅的汤汁、腌制老鹅的老卤都采用百年祖传秘方,丰硕的鹅肉和百年的卤水碰撞出类似果木和奶油香。东沟老鹅在省内的各项比赛中屡次斩获佳绩,品牌受到众多媒体报道,已然成为六合美食的一块金字招牌。
“东沟老鹅专业合作社”共有合作养殖户19家,家禽加工生产基地工人12人,经营门店4家,逐步形成了集家禽养殖、美食加工、门店销售、线上线下销售为一体的复合型发展模式,具有强韧的经济发展活力。
竹镇萝卜工坊
竹镇萝卜干制作技艺是竹镇镇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技艺,它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象征。以该技艺制作出的萝卜干具有色泽鲜亮、口感鲜脆等优点,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
南京市六合区冬日艳丽蔬菜专业合作社汇集有多年萝卜干腌制经验的老手艺人,主要生产加工竹镇本地特色品种青萝卜,经过清洗、切瓣、腌制等工艺,腌制成老街竹镇青萝卜干。老街竹镇萝卜干自推出五香、香辣两种口味以来,以其独特的口感魅力吸引广大食客,迅速成为餐桌常客、馈赠佳礼,几年来售出的萝卜干超过450000罐,销售额超400万元。
乾元旗袍非遗工坊
乾元旗袍非遗工坊聚焦于旗袍制作技艺与盘扣非遗工艺,通过展示、研发和推广传统技艺,让百年服饰文化焕发现代生命力,推动非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工坊依托本地丰富的非遗资源,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打造集技艺传承、非遗创新、文化传播于一体的文化交流平台。工坊的主要产品包括:传统旗袍、中式时装等,完整保留“量体裁衣、手工扦边、刮浆定型”等金陵旗袍核心工艺,复刻民国时期经典款式30余种;将传统盘扣技法与现代审美结合,开发胸针、耳饰等盘扣文创衍生品50余款。
2020年,“传统旗袍制作技艺”入选六合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金陵旗袍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4年,“盘扣制作技艺”入选六合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来源:新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