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83年冬天,长安城内的气氛有些诡异。自从泾源节度使姚令言带着五千泾源兵进入长安后,城里就开始流言四起。谣言的主要内容,是这支军队可能会发动兵变。谣言的起因很简单:泾源兵的伙食太差,士兵们心怀不满。
783年冬天,长安城内的气氛有些诡异。自从泾源节度使姚令言带着五千泾源兵进入长安后,城里就开始流言四起。谣言的主要内容,是这支军队可能会发动兵变。谣言的起因很简单:泾源兵的伙食太差,士兵们心怀不满。
泾源节度使治所在泾州(今甘肃泾川),兵源主要是泾水和渭水流域的百姓。泾源节度使原本是个不起眼的职务,只因朱泚之乱,才名噪一时。
泾源节度使姚令言奉唐德宗之命,率五千士兵前往襄城(今河南襄城)解围。大军路过长安时,正值德宗皇帝生日。按照惯例,路过京城的军队应该入城为皇帝祝寿。这本是件喜庆的事,却因为一个意外,给长安城带来一场无妄之灾。
什么意外呢?就是泾源兵的伙食标准。
唐朝给泾源兵的伙食标准,远低于长安守军的标准。所以,当泾源兵在长安城看到守军所吃的美食时,顿时心生不满。他们围住长安的粮仓,希望能吃点好的。
粮仓官员哪敢做主,急忙上报给京兆尹(长安市长)王翃。王翃不敢怠慢,急忙上报给德宗皇帝。
德宗皇帝的处理方法,堪称教科书级别:先稳住士兵,再查明真相。他派了四位善于安抚人心的官员,带着美酒佳肴去慰问士兵,同时命令京兆尹查明事情真相。
姚令言一看皇帝派人来,急忙带着士兵退出粮仓,接受皇帝的慰问。他还对四位使者说:“士兵们离家太久,想多吃点好东西,没有闹事的意思。希望皇帝陛下不要听信谣言。”
泾源兵是奉旨入京的,皇帝请他们吃顿好的,本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唐德宗抠门惯了,不愿出这笔钱,居然对四位使者说:“你们就告诉他们,粮食可以随便吃,但肉和酒就不要想了。”
四位使者很为难,但还是把皇帝的原话告诉了士兵。士兵们一听,气不打一处来:我们千里迢迢来给你祝寿,你就请我们吃粮食?这不是打发叫花子吗?
长安城的气氛,因此变得诡异起来。
谣言开始满天飞,连德宗皇帝也听说了。他召集宰相们商议对策,宰相卢杞说:“泾源兵骄横不法,又没有吃的,如果让他们饿着肚子出城,恐怕会生出事端。不如赏赐他们一些财物,等李怀光(另一支勤王军队)到了,再让他们一起出城。”
德宗皇帝同意了。
姚令言也很高兴,但他没料到,士兵们对赏赐仍然不满意。泾源兵都是西北人,喜欢吃羊肉,根本看不上朝廷赏赐的牛和布匹。
姚令言一看势头不对,急忙入宫汇报。德宗皇帝一听,头都大了,对姚令言说:“你再给他们解释一遍,就说现在仓库里没有羊肉,让他们先凑合着吃。”
姚令言出去了,德宗皇帝对宰相们说:“我悔不该不听窦文场的话,现在事情闹到这个地步,怎么办呢?”
窦文场是宦官,此时负责皇帝的警卫工作。就在谣言满天飞的时候,他曾建议德宗皇帝诛杀泾源兵将领,德宗皇帝没有同意。
宰相卢杞说:“事情还没到不可挽回的地步,陛下不如逃到奉天(今陕西乾县),再作打算。”
德宗皇帝同意了,带着几个皇子、公主、妃嫔,以及宦官、禁军一千多人,趁夜色逃出长安。
德宗皇帝一走,长安城就乱套了。
泾源兵将领朱泚一看皇帝跑了,立即召集士兵们商议对策。他对士兵们说:“你们立了大功,朝廷不仅不赏赐,反而想杀你们,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士兵们一听,顿时炸了窝,纷纷表示要反。
朱泚一看时机成熟,便自称大秦皇帝,改元应天,同时派兵攻打皇宫,捕杀没来得及逃跑的皇族和大臣。
朱泚是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人,原本是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手下的大将。781年,李希烈叛唐,朱泚被俘投降唐朝,被任命为泾源节度使。
朱泚称帝后,立即派兵攻打奉天,将德宗皇帝围困在城内。
奉天之战,是唐朝历史上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德宗皇帝被围困期间,连面饼都吃不上,只能吃野菜和粗米。由于缺医少药,德宗皇帝的妃嫔和公主死了好几个。
德宗皇帝最宠爱的昭靖太子李诵,亲自带兵出城作战,被飞箭射中,差点丢了性命。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带兵勤王,将朱泚打败。朱泚退回长安,李怀光则带着德宗皇帝回到长安。
然而,德宗皇帝对李怀光也不放心。李怀光在奉天救驾有功,希望朝廷给他一个宰相职位。德宗皇帝不仅不答应,还处处猜忌他。李怀光一怒之下,也反了。
李怀光反叛后,与朱泚联手,再次将德宗皇帝赶出长安。德宗皇帝再次逃到奉天,同时发布诏书,号召天下兵马勤王。
经过一年多的战斗,朱泚和李怀光先后被平定。德宗皇帝回到长安,发现经过这场战乱,长安已面目全非。
朱泚之乱,对唐朝的历史走向影响深远。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改变了唐德宗对待藩镇的态度。
朱泚之乱前,唐德宗是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刚即位时,唐朝的藩镇问题已经很严重,但他没有退缩,而是重用杨炎、卢杞等人,试图通过武力削藩。
然而,朱泚之乱让他遭受重创,削藩的雄心壮志也随之破灭。他意识到,以唐朝目前的实力,根本无力消灭藩镇。与其强行削藩,不如承认现实,与藩镇和平共处。
所以,朱泚之乱后,唐德宗对藩镇的态度开始缓和。除了个别藩镇外,大部分藩镇都获得了事实上的自治权。唐朝中央政府对藩镇的控制力虽然减弱,但藩镇之间的战争也随之减少,唐朝也因此获得了短暂的和平。
第二个影响,是宦官势力的崛起。
朱泚之乱中,宦官窦文场、霍仙鸣等人负责皇帝的警卫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德宗皇帝回到长安后,对他们大加赏赐,并让他们统领神策军。
神策军原本是西北的一支边军,朱泚之乱中被调入长安,负责皇宫的警卫工作。德宗皇帝对神策军非常信任,不断扩编,使其成为唐朝中央政府的主要军事力量。
由于宦官统领神策军,所以他们的地位也随之提高。他们不仅参与朝政,还掌握军权,成为唐朝后期政治舞台上的一股重要力量。
第三个影响,是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的野心膨胀。
李希烈是淮西藩镇的将领,781年叛唐。他原本没有称帝的想法,但看到朱泚在长安称帝后,也动了心思。
784年,李希烈自称楚帝,建年号武成。不过,他的运气没有朱泚好。朱泚之乱平定后,唐朝调集重兵围攻淮西。786年,李希烈被部将陈仙奇毒死,淮西藩镇重新归顺唐朝。
朱泚之乱虽然只有短短几年时间,但它对唐朝的历史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改变了唐德宗对待藩镇的态度,还导致宦官势力的崛起和淮西藩镇的动荡。从此,唐朝进入了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黑暗时期。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