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双通道32GB LPDDR5x 7500MT/s内存能满足大部分用途的需求,内存为板载无法更换。
大家国庆节过得如何?
对于我来说,这可能是人生34年最糟糕的一次国庆长假了
因为肾结石的缘故,导致我在床上度过了一整个假期。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需要躺床上用笔记本电脑,什么类型的产品最合适呢?
今天我们就用一台电脑举例,来简单分析一下:
惠普 星Book Pro 13
左滑看接口
机身左侧
机身右侧
它的配置如下:
AI 7 H 350 处理器
32GB LPDDR5x 7500MT/s 内存
1TB 固态硬盘
13.3英寸 2560×1600分辨率 100%sRGB色域 60Hz刷新率 IPS雾面屏
电池容量 43Wh
厚度 16.2~17.0mm
重量 1.00kg
适配器重量 318g
参考售价7099元
它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
1,白色机身便携性很强
2,同尺寸机器中,接口较多
3,超轻薄本中,性价比较高
缺点!
1,屏幕不支持高刷新率
2,镁合金外壳,缺少金属质感
3,原装适配器较重
【升级建议】
这台笔记本电脑拆机并不难,卸下D壳的螺丝后即可取下后盖。
双通道32GB LPDDR5x 7500MT/s内存能满足大部分用途的需求,内存为板载无法更换。
测试机的固态硬盘容量为1TB,型号为铠侠 BG6,支持PCIe4.0×4和NVMe,机器仅有1个2280规格的M.2插槽,如有需要可以自行更换固态。
【购买建议】
1,对外观和便携性要求较高
2,对外部接口有一定需求
3,对高刷屏没有需求
惠普 星Book Pro 13最大的特点是价格,在一线品牌里,这款超轻本的定价属于比较便宜的级别。
屏幕方面,实测色域容积97.5%sRGB,色域覆盖94.5%sRGB,实测屏幕最大亮度约496nits,以sRGB为参考,平均ΔE 1.08,最大ΔE 3.75。
接口方面,机身左侧有一个USB-A 5Gbps和3.5mm音频接口;
机身右侧有两个USB-C 10Gbps(均支持100W PD充电和DP1.4视频输出)、一个USB-A 10Gbps、HDMI2.1接口。
续航方面,日常应用仿真脚本的测试成绩为7小时40分。
噪音方面,它的满载人位分贝值为43.6dB。(环境噪音为23.7dB)
惠普 星Book Pro 13在JD自营的售价为7099元,一直没有变动过,国补价5680元。
所以如果你喜欢在床上用电脑,需要那种“随时随地”的感觉,那么这类超轻本可以考虑一下。
但这台电脑没换模具,所以小电池、低刷屏的问题依旧存在,如果你这方面挺在意,那么这台电脑可能不太适合你。
【散热分析】
上图是惠普 星Book Pro 13的拆机实拍图,单风扇双热管的组合,与去年保持一致。
室温 25℃
反射率 1.0
BIOS版本:F.02
我们使用Stress FPU进行压力测试。
在满载状态下,开启性能模式,CPU温度稳定在72.5℃,功耗25W,大核频率维持3.0~3.1GHz,小核频率2.0~2.1GHz左右。
左滑看烤机背面温度
机身背面温度
表面温度如上图所示,键盘键帽最高39.6℃出现在“H”键上,WASD键为32.1℃,方向键35.6℃。左腕托温度为28.0℃,背面中心点37.7℃。
总的来说,惠普 星Book Pro 13的散热表现中规中矩,整体性能释放保守,但温度、噪音也控制得比较低,属于超轻本的正常操作。
【猪王的良心结语】
从使用场景的角度思考,在床上用电脑属于“局促环境”,本质上和飞机高铁小桌板是类似的,所以笔记本电脑需要满足一下特性:
1,足够轻薄
在床上用电脑时,肯定会有“挪动”的时候,如果一台电脑很厚重,那挪地方的时候就不方便,所以重量越轻越好。
2,风扇保守
在卧室场景里,空气中的絮状物含量比较高,如果你选择一台通风量很大的笔记本,那时间一长难免会阻塞风道影响散热效率,所以“低性能、低转速”的轻薄本是更合适的选择。
如果条件允许,选择无风扇笔记本会更合适,比如苹果MacBook Air。
3,触屏辅助
床上很难使用鼠标,而触控板的操作精度难以媲美鼠标,此时就需要触屏功能辅助用户执行“精确点击”操作了,触控板+触屏在此刻成为黄金组合。
综上所述,满足上述要求的产品很少,硬要说的话,微软Surface Pro,以及之前测过的H3C MegaBook 14相对适合一些。(但前者齁贵,后者重量偏大)
所以客观地说,这种使用场景一般会选择加钱买一台平板,或者索性“忍一忍、凑合一下”。
身为一个“中年肥宅”,我一直觉得躺床上用电脑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现在年纪大了腰不行了,否则节假日躺床上,吃着东西追着剧,和群友聊天
实在太爽了!
来源:笔吧评测室